有了濾水器,你還會燒開水嗎?

有了濾水器,你還會燒開水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塵世間,有些習慣看似尋常,卻藏著深邃的文化傳承,喝開水便是如此。

說起愛喝開水,幾乎可稱得上是一種橫跨兩岸的「華人特色」。 為何華人,會對喝開水情有獨鍾?這背後的故事,宛如一卷中醫與西醫相互影響的篇章,有著歷史上的因緣。 首先是中醫的推廣,在中醫的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

「形寒飮冷則傷肺」。

意思是如果受到風寒,還喝冷水,那肺就要受損了。

總的來說,中醫是不贊成喝生冷的水。

甚至在明代《碧血錄》中,記錄了東林黨文官楊漣,上奏彈劾大太監魏忠賢而下獄,遭到酷刑拷打,楊漣「每晨起多飮涼水,以求速死」。

楊漣受宦官迫害,欲求速死,其中的一個辦法,竟是喝冷水。 這種情況在今天看來可以說是讓人啼笑皆非,但是他認定冷水會損害身體的中醫思維,是深深的存在於廣大的華人心中。 至於到了近代,西方的科學思想,如潮水般湧入東方,醫學、技術、理論,紛紛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紮根。 當時的報刊雜誌與譯本書籍,開始向世人揭示微生物的奧秘。

原來,水中藏著無數肉眼難辨的細小生命,若不將水燒開,那些細菌與病毒便會潛入人體,帶來病痛。

這個新奇的觀念,漸漸在接受西方知識的新派家庭心中生根,大家明白了燒水殺菌的道理,喝開水便成了一種防身養生之道。 到了民國二十三年(1934),蔣委員長在江西南昌發起了「新生活運動」。 蔣委員長希望透過這場運動,改造全體國民進入現代生活的宏願。

試圖以新的規範,洗去舊日的陋習,提升民族的精神面貌。

在《新生活運動綱要》第169頁中,清清楚楚地寫道:「注意微菌,生冷宜戒。」

自此,喝開水,被鄭重其事地推舉為新生活的標誌,一種文明的象徵。

熱開水散發的氤氳蒸汽,彷彿成了革新的希望,承載著對健康與進步的期盼。 後來國民政府遷移到台灣,深受新生活運動影響的國民黨官員們,繼續將喝開水的習慣,帶來臺灣推廣,最終成為全球華人特殊的一個生活習慣。 如今,各式各樣的濾水器安裝在各家各戶,號稱隨時隨地都能生飲;而商店中不同廠牌的瓶裝水,也在貨架上,任人挑選。

這份便利,讓人幾乎忘了,曾經對平民百姓來說,要得到乾淨無菌飲用水,是要大費周章的難事。 佛門説:常懷感謝之心。

每當我們端起杯子,享受乾凈飲水之時,更要想起那個燒柴煮開水都奢侈的年代。

開水不僅滋潤了身體,更長養了人心,它像一條綿長的河流,流過歷史,流進我們的日常。



或許,燒的不僅是水,更是歲月裡的一抹溫情,一種對傳統生活的信仰。


懷抱著感恩心喝水的女子

懷抱著感恩心喝水的女子


avatar-img
老安的雜文
187會員
484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蘇勛丞回憶錄《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對於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對比,藉此分析袁世凱擁護慈禧而非光緒的原因,並從愛民角度探討光緒變法失敗的可能性。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象徵著仲春的開始,春雷乍響,萬物復甦。本文詳細介紹了驚蟄的由來、節氣意義、習俗(祭白虎、打小人、吃梨、驅蟲)、諺語、三候以及氣候特點,並提供SEO建議,提升文章的搜尋引擎排名。
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蕭繹下令焚燒十四萬冊珍貴古籍,造成中華文化巨大損失,此事件與秦始皇焚書同樣令人惋惜。文章探討梁元帝焚書的背景、原因及後果,並反思知識與文明的價值,以及個人選擇與歷史命運的關係。
本文探討蘇勛丞回憶錄《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對於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對比,藉此分析袁世凱擁護慈禧而非光緒的原因,並從愛民角度探討光緒變法失敗的可能性。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象徵著仲春的開始,春雷乍響,萬物復甦。本文詳細介紹了驚蟄的由來、節氣意義、習俗(祭白虎、打小人、吃梨、驅蟲)、諺語、三候以及氣候特點,並提供SEO建議,提升文章的搜尋引擎排名。
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蕭繹下令焚燒十四萬冊珍貴古籍,造成中華文化巨大損失,此事件與秦始皇焚書同樣令人惋惜。文章探討梁元帝焚書的背景、原因及後果,並反思知識與文明的價值,以及個人選擇與歷史命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