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春雷,今天才驚蟄,接下來下雨機會多。

昨天打春雷,今天才驚蟄,接下來下雨機會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未過驚蟄先打雷,

四十九天雲不開!


2025年3月5日是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代表著仲春的開始。

以下是網路上關於驚蟄的由來、習俗和典故的詳細介紹:

#驚蟄的由來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

因為在古代萬年曆中,有關二十四節氣的交節時間,有些不準確。

所以現在都用太陽到達黃道經度345°時,稱為驚蟄。通常是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名稱演變:

驚蟄在古代原稱「啟蟄」,意指蟄伏的昆蟲開始活動。

漢朝時,為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改為「驚蟄」。雖然唐朝後不再避諱,但「驚蟄」之名已成習慣,沿用至今。

#節氣意義:


驚蟄象徵春雷初響,萬物復甦,蟄伏的昆蟲被春雷驚醒。

實際上,昆蟲並非被雷聲驚醒,而是因氣溫回暖而結束冬眠。


驚蟄代表春耕的開始,農民要開始忙於農事了。

#驚蟄的習俗

1、祭白虎、打小人: 民間傳說白虎是是非之神,驚蟄祭白虎可化解是非。

「打小人」(在香港,廣東一帶)則是驅趕霉運的習俗,象徵驅逐小人和不順。


2、吃梨:

春天天氣乾燥,梨有潤肺功效,驚蟄吃梨有助於身體健康。


「梨」又同音「離」,驚蟄吃梨有祈願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的說法。

3、驅蟲:

驚蟄後昆蟲復甦,古人會用艾草等驅蟲藥材熏家中角落,驅趕害蟲和霉味。

在門檻上撒石灰,也象征著給害蟲一個警告。

#驚蟄的諺語


除了「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之外,還有農諺「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表示驚蟄後進入春耕時節。

另外有「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鳩。」

描述驚蟄時有三種徵候,桃花盛開、黃鶯鳴叫、老鷹減少鳩鳥出現的景象,代表仲春的到來。


(黃鶯又名倉庚)

(秋冬高翔捕獵之鷹,到了春天蟄伏起來繁育後代,而鳩鳥之類,則從蟄伏的狀態開始鳴叫、求偶、孕育後代,此時多見鳩鳥而少見鷹,故人們就想像了鷹鳩互化的神話,認為是春天到了,氣候溫和,連凶猛的鷹都變成溫柔的鳩了。

而杜鵑之類的鳩鳥,因會幫助農人去除農林的蟲害,故深受人們喜愛,被視為益鳥。)

驚蟄時的氣候特點:

驚蟄前後,氣溫回升較快,雨水增多,但天氣仍不穩定。

春雷開始出現,但有時會出現「冷驚蟄,暖春分」的現象。


所以還是要:

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raw-image


avatar-img
老安的雜文
187會員
483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蘇勛丞回憶錄《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對於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對比,藉此分析袁世凱擁護慈禧而非光緒的原因,並從愛民角度探討光緒變法失敗的可能性。
在這塵世間,有些習慣看似尋常,卻藏著深邃的文化根柢,喝開水便是如此。說起愛喝開水,幾乎可稱得上是一種橫跨兩岸的「華人特色」。 為何華人,會對喝開水情有獨鍾?這背後的故事,宛如一卷中醫與西醫戶相影響的篇章,有著歷史的因緣。 首先是中醫的推廣,在中醫的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 「形寒飮冷則傷肺
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蕭繹下令焚燒十四萬冊珍貴古籍,造成中華文化巨大損失,此事件與秦始皇焚書同樣令人惋惜。文章探討梁元帝焚書的背景、原因及後果,並反思知識與文明的價值,以及個人選擇與歷史命運的關係。
本文探討蘇勛丞回憶錄《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對於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對比,藉此分析袁世凱擁護慈禧而非光緒的原因,並從愛民角度探討光緒變法失敗的可能性。
在這塵世間,有些習慣看似尋常,卻藏著深邃的文化根柢,喝開水便是如此。說起愛喝開水,幾乎可稱得上是一種橫跨兩岸的「華人特色」。 為何華人,會對喝開水情有獨鍾?這背後的故事,宛如一卷中醫與西醫戶相影響的篇章,有著歷史的因緣。 首先是中醫的推廣,在中醫的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 「形寒飮冷則傷肺
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蕭繹下令焚燒十四萬冊珍貴古籍,造成中華文化巨大損失,此事件與秦始皇焚書同樣令人惋惜。文章探討梁元帝焚書的背景、原因及後果,並反思知識與文明的價值,以及個人選擇與歷史命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