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是「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源自於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祝美國生日快樂!Happy Independence Day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以其豐富多元的移民文化著稱。今天就來了解在美國的葡萄牙人 -「葡裔美國人」(Luso-americanos) 的歷史吧!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航海家也有航行到北美洲。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 (Vasco da Gama) 啟程前往印度的同時,若昂‧費南德斯‧拉布拉多 (João Fernandes Lavrador) 也向葡萄牙的西北方前進,航經北美大陸東岸,最終到達今屬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島。

還有一位航海家若昂‧羅德里哥斯‧卡布利柳 (João Rodrigues Cabrilho) 則幫西班牙打工,在1540年代從墨西哥航行到加利福尼亞海岸。他出生在葡萄牙 Montalegre,位於葡萄牙北部和西班牙的邊境,也有一說是他本來就是西班牙人。

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卡布利柳紀念碑
葡萄牙人定居美國之始,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紀上半的葡萄牙猶太人 Mathias de Sousa。此後一百多年直到獨立戰爭前,在麻薩諸塞州 (Massachusetts) 周邊島嶼已有幾個葡萄牙移民定居點。

位於羅德島州的猶太會堂,由葡萄牙猶太人於十八世紀中期建立
獨立戰爭期間,在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中,有個鶴立雞群的巨人士兵名叫佩德羅‧法蘭西斯科 (Pedro Francisco)。他生於葡萄牙亞速爾群島 (Arquipélago dos Açores),自幼隨著父母移居新大陸維吉尼亞 (Virginia),長大後成為一位鐵匠,據說身高近兩米 (198公分)。

十九世紀有愈來愈多葡萄牙人移居美國,主要來自亞速爾及馬德拉群島 (Arquipélago da Madeira),以捕魚維生。東岸主要落腳在麻薩諸塞 (Massachusetts) 和羅德島 (Rhode Island);西岸則在加利福尼亞 (California)。
除了繼續從事捕撈和漁業加工,在加州的葡萄牙人很多投入務農或紡織業,努力存錢買地,並招募更多同鄉來打工。在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和聖荷西都有葡萄牙移民社區。在聖荷西甚至還形成「小葡萄牙」。

位於加州聖荷西「小葡萄牙」的天主教堂
十九世紀末受到夏威夷甘蔗園打工契約的吸引,也有些葡萄牙人開始移居夏威夷,成為當地繼華人和日本人之後的一大移民族群。今天家喻戶曉的樂器「烏克莉莉」(Ukulele),就是葡萄牙移民從馬德拉帶過去並加以發揚光大。

在夏威夷由葡萄牙移民組成的烏克莉莉樂團
二十世紀中期移民美國的葡萄牙人,除了來自葡萄牙本土,還有來自葡萄牙海外殖民地,例如維德角、澳門和東帝汶。進入二十一世紀,葡裔美國人的人數已突破一百萬。

葡裔美國人分布圖。美東主要在麻州和羅德島;美西則是加州和夏威夷
為了入境隨俗,許多葡萄牙文姓氏都「英文化」:
Magalhães (麥哲倫) → McLean
Martins (馬丁斯) → Martin
Moraes (莫拉埃斯) → Morris
Oliveira (奧里維拉) → Oliver
Pereira (佩萊拉) → Perry
Rodrigues (羅德里哥斯) → Rogers
Silva (席爾瓦) → Silver
Madeira (馬德拉,意為「木頭」) → Wood
Pontes (朋特斯,意為「橋樑」) → Bridges
Rocha (羅夏,意為「石頭」) → Rock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uguese_Americans
https://pt.wikipedia.org/wiki/Imigra%C3%A7%C3%A3o_portuguesa_nos_Estados_Unido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uguese_immigration_to_Hawai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ttle_Portugal,_San_Jo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