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何清涟:美国在背离新闻自由路上越走越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話,恐怕已經沒用了。憲法第一修正案將言論自由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上,曾經有人不以爲然。說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駡娘真那麽要緊嗎?
痛定思痛!衹能承認,這是一個建國先賢從未遭遇的兩難問題。難怪亞當斯說: Our Constitution was made only for a moral and religious People. It is wholly inadequate to the government of any others.他這樣的智者如此斷然説出如此政治不正確的話,絲毫未能設想今時今日的美國,早已「墮落」到如此地步,誰還膽敢將那些不僅不「moral and religious」,甚至明目張膽否定傳統價值攻擊美國歷史的「people」,排除出選民行列(説來好笑,臺灣擯棄郵寄選票,選民必須持有效證件親臨票站,居然遭到美國左瘋媒體嘲笑,說這樣一來豈非剝奪了部份選民的民主權利。於是乎,美國驢黨公然製造等敗曲線半夜計票以便將奇奇怪怪的選票混進票箱甚至推遲截止日期好讓老妖婆一早就讓人稱呼等敗老婆為第一)?那些左瘋,張牙舞爪堂而皇之宣稱要在美國徹底實行「覺醒woke、取消cancel」主義,牠們會怎樣看待怎樣想象美國是如何建立如何歷盡艱辛直到今天的。牠們之所以要覺醒要取消,一言以蔽之,不就是下定決心,要從根本上改變甚至推翻美國憲政。試圖抗拒這個潮流的人,例如老川等等,已經以及正在遭遇怎樣的詈駡、攻擊甚至迫害。國内已然如此,那些公然否定聖經巴比塔教訓的左瘋,主張全球一體化甚至組織世界政府的今日國際,未見其利,先蒙其害。靠撒旦所創造的「便利」工具,認知作戰已成爲顛覆政權的利器。美國深層政府藉此到處伸手慫恿顔色革命,然後食髓知味,將這套工具及操縱手法用到國内。新聞、消息這些第一脩正案明確要求保護的「人」權,終於真假不分,是非難辨。「便利」就這樣簡捷地墮落成爲其反面。】

何清涟:美国在背离新闻自由路上越走越远

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
2月8日,美国著名媒体人塔克·卡尔森亲往莫斯科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视频发表,两天内高达1.9亿的点击率(不包括附上俄文及中文字幕的版本)。此行无异于在整个“恐俄”的西方社会投下一枚巨型“炸弹”:白宫官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人不应该相信普京在卡尔森的采访中所说的任何话;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全员出动表达愤怒,甚至还有政客认为卡尔森是“美国的叛徒”。世界皆知,美国的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美国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记者采访“美国敌人”,这种先例有CBS名主持迈克·华莱士在前,2006年8月他退休之后对伊朗总统内贾德的采访,还让他获得了第21次艾美奖。
美国曾以新闻和言论自由傲视世界
世界了解美国的新闻自由,多从“扒粪者”(muckraker)故事开始。美国新闻史上有个著名的“扒粪运动”,指1903年至1912年这10年间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参与主体是新闻记者与大众媒体。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高度腐败状态,权钱交易猖獗,全社会都深卷其中,社会道德整体败坏,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已经危及社会的稳定。这群以“扒粪者”自命的新闻记者,通过这场运动将美国从堕落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从那之后,揭露真相,直批各种社会黑暗,成为美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骄傲。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行规:事实是唯一的,评论可以自由;要采访各方当事人并报道他们的看法;所有事实必须经过重复查证。这也是美国普利策奖设立之初的基本评比原则。
美国在言论自由方面的立法保护,确实世界第一。那种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美国文化精英对新闻自由传统一直引以为傲。堪称美国左派祖师爷的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以痛恨美国著称,与古巴国家元首卡斯特罗(Fidel Castro)等社会主义独裁者都保持友谊,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生活在美国,他的解释是:“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余案: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戰越戰的失敗,居然有國内政治的因素。於是誕生了超限戰最有效的組成部份:認知戰這就是當今世界無處不在的假新聞假消息。赤納習用的大外宣行之有效。於是就到處亂用。到處有政府仿效。這個世界由此不再是正常人間。】

上述新闻界奉行的原则被政治正确侵蚀,发生在奥巴马当上总统之后,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自2020年5月以来美国流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许多记者、文化名人都因发表左派不喜欢的言论面临被“取消”。就在今年2月13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雇了屡获殊荣的资深记者赫里奇(Catherine Herridge),原因是她报道了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的故事。通过这些案例,国际社会看到一个与2020年以前完全不同的美国。

【余案:曾經擔任美國之音官員的龔小夏博士對此憂心忡忡。她見證左瘋媒體如何跟政府合謀絞殺美國的自由,其中甚至有情報部門的直接參與。這些曾經有美國法律規範的强力機構在海外推行顔色革命屢獲成功。於是食髓知味,將這套手段移植到國内。自由媒體遂成黨媒,成爲赤納一般的喉舌與絞肉機。】

三位美国记者所处时代与他们的命运
一、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崇尚新闻自由的美国时代产物。
华莱士在1968年到2006年担纲CBS王牌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主持人,一生获奖无数。华莱士几乎遍访了20世纪的世界名人,其中有本国政要,还有不少“美国的敌人”,如阿拉法、霍梅尼、卡斯特罗、萨达姆、普京等【余案:星加坡媒體這裏故意忽略華萊士當面稱呼受訪江澤民為「獨裁者」的光輝一刻。他說若是走路叫聲都像鴨子的就稱之爲鴨子。你行爲處事跟獨裁者一樣,那還不是獨裁者嗎】。他在采访中以尖锐强势的提问风格和深入犀利的调查报道闻名,其中1979年他对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采访成为业界经典。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在于所处的是美国崇尚新闻自由的辉煌时代。
现在,他的儿子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忘记了父亲一生的成就奠基于新闻自由赋予记者的自由采访权之上,在他的CNN节目《克里斯·华莱士秀》中对卡尔森颇多恶语,称其采访时表现得像一只“热切的小狗”,对普京而言他是“有用的白痴”。【余案:未必是「忘記」吧?有其父卻未必有其子。「不肖」就是這個意思。】
二、经历新闻自由到政治正确至上的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
赫什1937年出生,比华莱士晚出生15年,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几乎与华莱士同时,因喜欢与美国政府作对并写出高质量的揭露性调查报道,获得不少荣誉。1969年,他因报道越战中的美莱村屠杀而获得1970年普利策奖——在奥巴马时代之前,这个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他还于1969年、1973年、1974年、1981年、2004年,五次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他的一切报道,都只执着于一件事——寻找被政府掩盖的真相。他的诚信与负责任的写作,被业界誉为“他就是真相”。
赫什晚年正逢极左当道的时代,曾对2022年9月发生的最大谜案北溪二号被炸毁进行调查,并于2023年2月8日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长篇调查《美国如何毁了北溪二号管道》,直指拜登政府策划实施的这次行动是美国“最愚蠢的决定之一”。可惜正逢美国主流媒体成为服务于政党利益之时,他因这篇揭露北溪2号被毁真相的文章,被美国主流媒体视为“阴谋论爱好者”,并称文章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赫什写作此文,就是一直在想方设法“报复美国政府”。

【余案:這次卡森特意就北溪二號被被炸案詢問普京。回答是刑事犯罪調查的常識,誰受惠受益誰有這種能力與機會等等。普京頭腦很清楚。不會和盤端出手中機密。他還正確指出這個事實:輿論工具掌握在西方手中,真相不會得到傳播。陰謀論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衹是因爲這個墮落世界實在有太多陰謀已經並且正在實施中。格式塔可以根據已知條件做出符合邏輯的推論。於是就必定成爲牠們口中的陰謀論了。】

这位集各种美国新闻奖于一身的资深记者,因这一篇报道饱受攻击,本身就证明美国极左时代的荒谬。
三、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
卡尔森于2016年起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政论节目《卡尔森今夜秀》,因大胆尖锐的批评及敢于直视真相的勇气,使节目自2021年7月始,成为美国新闻节目中的收视率冠军,每晚高达300万。《华盛顿邮报》批评卡尔森政治不正确,指他不时在节目中“使用各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发表一些“支持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观点”。
2023年4月,因卡尔森指责多米尼电子投票系统舞弊【余案:做賊容易抓賊難。即使有《騾子》這樣的真憑實據影像記錄牠衹要一句僞造的就可以置之不理。等敗那個寶貝兒子的筆電呢,也是僞造的。一句話。衹要不符合牠們的既定標準,誰也不可能探知真相。我擔心即使老川真的囘朝也未必有機會找到足夠證據來指控牠們。要知道整個建制盤根錯節的都是這些人啊你又不可能親自去調查取證。還得靠這些披著公務員外衣的既得利益者。奈何?】,引致福克斯新闻支付高额的和解赔偿,卡尔森被解职。同年12月11日,他宣布成立塔克·卡尔森新闻网,提供各种形式的节目,包括访谈、短视频和独白,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自媒体。
他打破左派设置的政治禁忌采访普京,将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也将为他带来非常多的政治麻烦,甚至有传言说他将会以叛国罪被捕——这种传言就证明美国言论自由被严重侵蚀。在卡尔森之前,两度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奥利佛·史东于2015年至2017年间,对普京做了多次深入访问,完成长达四小时的电视纪录片《普京访谈录》,试图让美国人了解普京的想法,消除美俄之间的误会,以避免这两大强国陷入战争。
其实,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民主党前副总统戈尔去年12月出席迪拜第28届缔约方气候变化会议的发言,被概括为“让美国人从主流媒体之外获取信息是对民主的威胁”,在网上广为流传。
戈尔的原话是这样:民主的运作依赖于“共享知识基础,作为集体推理的基础”,但“由算法主导的社交媒体打破了这种平衡,公民不再获得相同的印刷新闻(宣传),政府无法控制的社交媒体算法,让人们获取主流媒体来源之外的信息,这是对民主的威胁,社交媒体算法应该被禁止”。【余案:社媒早已成爲左瘋政客的合謀者。《推特檔案》披露的,衹是其中極小部份也已足夠震撼。可是言者諄諄,你這裏勞心費力嘗試挖掘真相,牠們又豈止藐藐啊。直接封殺禁止將司法系統武器化。現在老川經歷的恐怕不要多久每個人都有機會享受。難怪聽聞不少久居紐約的富豪聞風色變起意搬離這座已成罪惡淵藪的「高譚Gotham」市。】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都知道“阅读相同的印刷新闻”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严重剥夺,如果美国任由左派继续折腾下去,将新闻传播当作洗脑工具,美国的新闻自由将成为过去式。

来源:联合早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sTong的沙龍
3會員
24內容數
歷年來一些隨機寫作或者藉題發揮的電影評論
MsT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3
年頭年尾搭住上,暖風偏吹冷梅香。帘捲斜照落日處,幾多新芽爭短長。
Thumbnail
2025/02/03
年頭年尾搭住上,暖風偏吹冷梅香。帘捲斜照落日處,幾多新芽爭短長。
Thumbnail
2024/12/01
九九歸一氣象新,十一有五報佳音。新年未至人先至,老川還朝駕祥雲。
Thumbnail
2024/12/01
九九歸一氣象新,十一有五報佳音。新年未至人先至,老川還朝駕祥雲。
Thumbnail
2024/11/12
看到一本正經的胡説八道,有時也是一件賞心樂事。下面就是一個絕佳例子
Thumbnail
2024/11/12
看到一本正經的胡説八道,有時也是一件賞心樂事。下面就是一個絕佳例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