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四十週年音樂會觀後感:重溫經典,思考命運與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早陣子特地到高雄觀賞悲慘世界四十周年音樂會,勾起我對悲慘世界的熱愛和回憶。其實在上年我曾到倫敦觀賞音樂劇,可惜因為火車罷工我錯過了前面三分一的部分,慶幸今次終於能觀賞完整的劇目。

悲慘世界是我音樂劇的入坑作,關於小說和音樂劇我想分享的有很多,不過這次先來分享一下對這齣音樂劇的基本感受吧。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曲目推薦

音樂劇中我喜歡的numbers有很多,當中以The Confrontation 和One Day More最震撼人心。兩首都有overlapping melodies,疊唱得來又不會覺得亂。

The Confrontation 最經典的莫過於十周年音樂會的版本,Philip Quast 的’you wear a different cha-ain’和Colm Wilkenson 的’my race is not yet ru-un’真的百聽不厭。

至於One Day More,眾人有不同目的,一場起義完美將眾人人生交叉,一首曲目完美將眾人的歌聲融合,交代他們的動機和為下半場鋪墊,可以說是整齣音樂劇寫得最好的歌曲之一。

1832年巴黎共和黨起義

音樂劇中的起義是參照1832年的六月起義(不是法國大革命),起初這場起義被定性為暴動,也被世人所遺忘,多得雨果把它記載於小說中才把這場起義帶到人們眼前。音樂劇中起義的部分比我想像中佔更多的幅度,幾乎佔了Act 2大半,而這也是我是次音樂會中最動容的部分。

這次音樂會最讓我感觸的number 是Drink With Me,尤其是當中Grantaire (R)的歌詞:

Drink with me to days gone by

Can it be you fear to die?

Will the world remember you

When you fall?

Could it be your death

Means nothing at all?

Is your life just one more lie?

以及後段的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Here they talked of revolution

Here it was they lit the flame

Here they sang about "tomorrow"

And tomorrow never came

/

Oh, my friends, my friends, don't ask me

What your sacrifice was for

雖然ABC之友抱持崇高理想,發動起義,但他們也預視到起義可能以失敗告終,至少他們知道自己需要面對離別和死亡。到底他們的付出有沒有意義?有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犧牲?未來本應光輝燦爛的他們再沒有「明天」,Marius也莫辯他們的犧牲有否意義,畢竟,再過一陣子就沒有人提起他們了。

然而可幸的是,雨果把他們的事跡記載下來,及後音樂劇以燴炙人口的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把他們的意念傳遍開去,作為現代不少革命的理念之歌。某程度上,他們的犧牲也算有意義了。

雜談

倫敦西區 Sondheim Theatre

倫敦西區 Sondheim Theatre

這次巡演把The Second Attack(Death of Gavroche)删除掉了,是有點可惜因為我在觀劇時滿喜歡Gavroche的演員的表演。

(Fun fact:在A Little Fall of Rain中,Eponine唱不到’grow’,而Gavroche在他的歌中唱不到’up’,拼在一起指他們兩姊弟never grow up.)

音樂劇中我最喜歡的角包就是Eponine, Gavroche跟Enjolras。 Eponine愛情的求不得讓人覺得很悲痛,On My Own也是一首我很喜歡的歌。話說不同版本的Eponine的歌聲都是非常明亮清澈,在合唱中也能清楚聽到她的聲音。Gavroche可能是我觀賞這次音樂會中最喜歡的角色,年紀小小卻非常聰慧,他那種’I rule this town’的自豪非常孩子氣非常可愛。至於Enjolras,滿懷理想的熱血青年,誰不愛呢?

結語

我實在很喜歡悲慘世界,很慶幸有機會看到四十周年巡演。有時間的話我希望寫一些有關悲慘世界的分析,以及分享一下其他音樂劇。

最後以一段我認為很優美的歌詞作結:

And remember

The truth that once was spoken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令隨筆
0會員
3內容數
音樂劇、書本,和動漫相關的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藝術創作牽起人的情感,光與影、聲與喊吶也可以激起人的豪情萬象、視死如歸的激情,Two Steps From Hell - Victory 被視為這些觀感的代表名曲,實至名歸。
Thumbnail
藝術創作牽起人的情感,光與影、聲與喊吶也可以激起人的豪情萬象、視死如歸的激情,Two Steps From Hell - Victory 被視為這些觀感的代表名曲,實至名歸。
Thumbnail
披星戴月,為口奔馳,很久沒有靜聽身邊的聲音,包括自己的内心。有些痛,難以減退,亦難以啓齒。或許,我們也渴望有人能傾聽自己的故事,分擔彼此的憂愁,讓那難以忘懷的痛楚能夠被卸去一些。許廷鏗的音樂侘寂之道來到第二站——倫敦,尋找散落在此地的香港人,互相分享自身的經歷,也純粹的為《聆聽世界這分鐘》進行了
Thumbnail
披星戴月,為口奔馳,很久沒有靜聽身邊的聲音,包括自己的内心。有些痛,難以減退,亦難以啓齒。或許,我們也渴望有人能傾聽自己的故事,分擔彼此的憂愁,讓那難以忘懷的痛楚能夠被卸去一些。許廷鏗的音樂侘寂之道來到第二站——倫敦,尋找散落在此地的香港人,互相分享自身的經歷,也純粹的為《聆聽世界這分鐘》進行了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Highlight的演唱會,是期待很久也很開心的一天!每個舞台都好好看,每首歌都好喜歡,以前只能在網路上看的那些歌,如今就在我眼前,真的好感動,就像我內心的美好回憶重現眼前,斗俊、耀燮、起光、東雲,他們每個人的樣子、聲音,都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而且這場是拿回Beast團名之後的演唱會
Thumbnail
今天去看了Highlight的演唱會,是期待很久也很開心的一天!每個舞台都好好看,每首歌都好喜歡,以前只能在網路上看的那些歌,如今就在我眼前,真的好感動,就像我內心的美好回憶重現眼前,斗俊、耀燮、起光、東雲,他們每個人的樣子、聲音,都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而且這場是拿回Beast團名之後的演唱會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依筆者的獨斷與偏見挑出更適合入門的「四大音樂劇」,讓沒接觸過美國音樂劇的人大概了解不同時期與題材可以展現出來的感覺。
Thumbnail
依筆者的獨斷與偏見挑出更適合入門的「四大音樂劇」,讓沒接觸過美國音樂劇的人大概了解不同時期與題材可以展現出來的感覺。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一個深陷病痛與無盡痛苦的人在音樂中尋求救贖。從那無盡的地獄式生病經驗中,反思社會常人所認定的思維模式,病痛中的掙扎和對自由與救贖的渴望。文章探討了個人的抗爭與無奈,表達了瘋狂與快樂之間的矛盾心理。
Thumbnail
一個深陷病痛與無盡痛苦的人在音樂中尋求救贖。從那無盡的地獄式生病經驗中,反思社會常人所認定的思維模式,病痛中的掙扎和對自由與救贖的渴望。文章探討了個人的抗爭與無奈,表達了瘋狂與快樂之間的矛盾心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