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半個月前碎念到的問題,這麼快就又搬上了檯面。
簡單來說,就是有店家紅卡賽,依舊收費500元,但沒有給任何卡包。
而玩家投訴給代理商,卻優先得到的回覆是:那500元是場地費。
後續似乎還在確認怎麼處理,又或者...可能就沒有後續了。
店家方面:
- 收費方式是否符合"規則"
- 收費方式是否能讓消費者接受
代理商方面:
- 是否擁有"規則"制訂權
- 是否擁有懲罰權(且如實執行)
從回應來看,代理商的回覆─正面看待,是比較謹慎,先搞清楚兩造的狀況。
但將500元都視作場地費這個說法,表示規則上容許,這其實是足夠讓玩家們心寒的點。
至於這樣的規則,若是萬代制訂、代理商執行,恐怕較難歸責於代理商,
但實際狀況無從得知。
而懲罰權這件事,從之前的熟客事件處理來看,似乎沒有聽說該店家有受到任何影響,
反而很像軍中那種處理方式:一個新兵營出事,加諸更多規範在所有新兵營的監管上。
整體來說,代理商與店家是"合作夥伴",從錢的流向來說,也較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嚴格處置店家,秉持有錢大家賺,因此處置上給人比較消極、想息事寧人的方向。
不過這些都不是這次想講的重點,
包括店家是否是有在規則劃分的圈圈內這一點,也是難以確認。
因此要談的是店家的第二點,
那今天會爆出爭議,自然就是消費者無法接受,
所以精確地說,要談的是店家跟消費者間的「銷售/消費共識」。
較佳的策略
上次抱怨完,也有跟其他牌友聊到此點。
後來想想,覺得確實這樣講不太好─與其單純抱怨看到不好的部分,
不如提出怎樣做會更好,或是已經看到有哪些店家的做法更好,更能改善這樣的困境。
作為消費者,能夠理解店家庫存賣不掉的壓力,但也不能接受直接將這樣的成本轉嫁。
而這之間應該有一些可以相互妥協的作法。
部分銷庫存
以3+2或2+3的方式,至少有兩包是最新補充包,在接受度上也比較高,
可以表達出店家經營上的困難,也做出適度讓步讓玩家能夠獲得想要的卡包。
服從市場機制
一開始看到該店家將最新彈提高到超過原訂售價,覺得過於剝削消費者;
但同時,對於滯銷的彈數也調整至低於原訂售價,則看到了願賭服輸的氣度。
在紅卡上,雖然也會藉機銷庫存,但是願意給予超過5包的數量,
在數量上給人賺到的感覺,也因此讓人平復了被塞貨的那份不滿。
奪盒獎品
奪盒是自辦賽事,消費者擁有完全選擇的權利。
而獎品本來就是「免費」額外獲得的,相較於自己花錢獲得價值落差的商品來說,
免費獎品的價值稍低,依舊是「賺到」的心情,而不會有那麼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