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使用過數位相機,或在醫療院所裡看過血糖機、內視鏡,很可能都間接接觸過台灣影像解決方案大廠 華晶科(Altek,3059.TW) 的技術。這家公司從 1990 年代起步,歷經數位相機黃金年代與智慧手機衝擊,如今再度轉型,跨入 AI 影像晶片、醫療影像、車用鏡頭與無人機視覺模組。這篇文章,我將帶你深入了解華晶科的 業務分類、主要產品線、近期財報表現,並特別解析它與無人機產業的交集,最後分享我個人的觀察。讀完後,你會清楚明白為什麼華晶科被稱為「機器人的眼睛」,以及它如何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卡位。
公司簡介|從數位相機巨頭到 AI 影像專家
華晶科技成立於 1996 年,總部位於 新竹科學園區。早期它是全球最大數位相機設計代工廠之一,憑藉影像晶片設計與模組製造能力,曾與多家國際品牌合作,在數位相機盛世時期名列前茅。
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數位相機市場急速萎縮,華晶科也面臨營運轉型壓力。近十年,它逐步轉向 AI 影像解決方案,將自身擅長的影像處理技術延伸到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
- 車用影像
- 醫療影像
- AI 監控
- 無人機與機器人視覺模組
在董事長兼總經理 夏汝文 的帶領下,華晶科逐漸擺脫單一代工廠定位,強化自有技術與專利布局,朝高附加價值的「智慧影像平台」邁進。
業務分類|橫跨電子、醫療與國際貿易
根據公司登記與公開資訊,華晶科的業務版圖涵蓋下列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