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智慧製造」、「工業4.0」或「AI機器人」感到好奇,那麼今天這篇文章能給你滿滿的收穫。新代科技(Syntec Technology, 股票代號:7750),這家來自新竹科學園區的控制器大廠,不僅是台灣工具機產業隱形冠軍,更在2024年營收突破百億,EPS 高達 22.31 元,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千金股」。最近他們還與義美、盟立合組新公司「鞍新盟」,搶攻人形機器人與智慧製造市場。這篇文章我會帶你快速了解:
- 新代科技的公司背景與業務分類
- 他們的主要產品與技術優勢
- 最新財報與市場表現
- 與「鞍新盟」的合作細節
- 我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思考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對台灣在智慧製造與機器人領域的未來更有感,也能理解為什麼一家控制器公司能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
新代科技的誕生與定位:工具機的大腦
新代科技成立於 1995 年,總部位於新竹,專注於 PC-based CNC 控制器 的開發。簡單來說,工具機就像機械世界的「手腳」,而 CNC 控制器則是「大腦」,負責下達精準指令,確保機床能完成高精度加工。新代的角色,就像是把複雜的機械語言轉換成工廠可以直接使用的智慧工具。經過 30 年的耕耘,新代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全球工具機控制器領域的重要玩家,市佔率達到 全球約 7%,中國市場約 20%,僅次於日本的 Fanuc 與德國的 Siemens。
業務分類:五大支柱構成完整生態系
新代科技的業務範圍非常廣,依公開資料與實際市場佈局,可以分成五大類別:
1. CNC 控制器與伺服系統
- 車床、銑床、五軸加工中心的控制器
- 配套伺服驅動器與電機,確保高速、高精度運動控制
2. 智慧自動化與工業機器人(Leantec 聯達智能)
- 旗下子品牌 Leantec 提供自動化專機、工業機器人、協作機械手臂
- 提供整廠解決方案,導入 IIoT 與智慧排程
3. 雷射與低碳製程設備(正鉑雷射)
- 透過雷射切割、焊接、雕刻與電漿應用,協助客戶邁向低碳製程
- 支持 ESG 與產業減碳需求
4. 軟體與智慧工廠平台
- SynFactory 智慧工廠平台,整合 ERP/PLM/WMS 等系統
- 提供 CNC/PLC/伺服/雷射等控制軟體,以及雲端工業應用
5. 國際貿易與服務
- 在中國蘇州設有研發與製造基地
- 馬來西亞作為東南亞營運中心,積極拓展印度與新興市場
這樣的多元化布局,讓新代不只是一家「控制器公司」,而是完整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提供者。
主要產品:從控制器到智慧工廠
CNC 控制系統
- 新代的核心產品,用於車床、銑床、木工機與五軸加工中心
- 強調高性價比與客製化,價格壓力下仍具競爭力
伺服驅動器與伺服電機
- 搭配控制器,構成完整「機械大腦+肌肉」組合
- 應用於精密加工與高速製造
雷射設備
- 提供雷射切割、焊接與雕刻解決方案
- 搭配正鉑雷射的產品線,鎖定金屬加工與低碳製程
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
- 協作型機械手臂(H 系列)、自動上下料機器人
- SynMaster 平台,能整合 CNC、機器人、ESG 能耗看板與虛實模擬
智慧工廠平台
- SynFactory 與 3D 視覺取放系統
- 讓傳統工廠升級成「智慧戰情室」
財報狀況:EPS 飆升、成為「千金股」
2024 年成果
- 營收:108.08 億元
- 毛利率:43.85%
- 稅後淨利:13.73 億元
- EPS:22.31 元
這是新代科技首次突破百億營收,且獲利大幅倍增。
2025 上半年表現
- 營收:72.36 億元(前 7 月達 81.84 億元,年增 25.72%)
- 稅後淨利:10.8 億元(年增 34.1%)
- EPS:17.2 元
- 毛利率:46.24%,顯示產品組合優化
憑藉這樣的成績,新代成為台灣首檔「機器人千金股」,股價在興櫃市場一度突破 1000 元。
與「鞍新盟」的合作:跨界組合拳
2025 年 5 月,義美、盟立與新代合資成立「鞍新盟」,核定資本額 7.5 億元,實收資本 2.25 億元。
- 義美(透過金鞍機械):提供桃園龍潭廠區的精密加工製造能力
- 新代科技:提供控制器技術,成為機器人的「大腦」
- 盟立:負責場域整合、系統規劃,並提供機器人關節與減速器
展會亮相
鞍新盟將於 2025 年 9 月 10 日的 SEMICON Taiwan 首度亮相:
- 展出人形機器人(可舉起 20 公斤)
- 展出巡檢機器狗 MD-X
- 推出創新減速器模組,使用 PEEK、鋁合金、鈦合金,比傳統鋼製版本減重逾 50%
這是台灣少數「跨食品、控制器、系統整合」的產業聯盟,未來將有潛力進軍人形機器人與智慧工廠應用市場。
Mech Muse 的觀察
在我看來,新代科技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 台灣製造的隱形冠軍:
他們的產品不是面向消費者,而是面向工廠。但正因為如此,新代掌握的是「工業命脈」。 - 多角化但核心明確:
不論是 CNC、雷射、還是智慧工廠,核心仍是「控制與自動化」。這樣的延伸路徑相當合理。 - 與鞍新盟的合作,具戰略意義:
義美提供製造、盟立提供系統、新代提供控制器,這是一種「組團打怪」的模式。尤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台灣終於有機會整合上下游,而不是各自為戰。 - 資本市場的期待:
EPS 22.31 元、股價破千,資本市場已經給予高度肯定。但這也意味著,新代必須持續交出漂亮的成績,否則壓力會很大。
結語:台灣製造的新篇章
新代科技的故事,提醒我們:台灣不僅能在半導體站上世界舞台,在智慧製造與機器人領域,同樣擁有競爭力。
如果說半導體是「數位世界的大腦」,那麼新代就是「機械世界的大腦」。而鞍新盟的成立,則可能成為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真正的轉捩點。
未來,新代科技能否持續突破?鞍新盟能否走出一條新路?這不僅關乎一家公司的成敗,更是台灣製造業能否在下一波工業革命中站穩腳步的關鍵。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 追蹤 Mech Muse,並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 你覺得台灣的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機會挑戰日本、韓國嗎?
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場產業的新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