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一下,說不定就漲回來了。」、「都已經跌這麼多了,現在賣掉太可惜了。」、「我就是不想承認自己看錯了。」這些內心的聲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們面對帳面虧損時,它們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響起,將我們牢牢地困在原地。
為何「停損」如此困難?因為你把它當成了判決。對大多數人來說,執行停損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將其解讀為:
- 對能力的判決: 「我錯了,我的分析能力有問題。」
- 對結果的判決: 「我虧錢了,我是一個失敗的投資者。」
- 這種心態讓我們陷入「損失規避的心理陷阱,寧願承受更大的潛在風險,也不願實現一筆確定的「小額損失」。
M.Formex 的停損藝術:這不是價格問題,是「劇本問題」。
要掌握停損的藝術,你必須將焦點從「價格的漲跌」轉移到「邏輯的存廢」。M.Formex 系統不預測市場,但它嚴格管理我們應對市場的內在秩序。
你的停損點 = 「原始投資劇本」的失效點。在你買入任何一檔股票之前,必然有一個「投資劇本」。可能是:
- 「我看好 A 公司的新產品將在下一季帶來爆發性營收。」
- 「B 公司的股價已跌破淨值,我認為市場過度恐慌,這是價值投資的機會。」
- 「C 公司的技術線圖剛完成一個漂亮的 W 底,突破頸線是個強烈的買入訊號。」
所以你的停損點,不應該是一個隨意的 -10% 或 -20%,而應該是明確定義「這個劇本已經演不下去了」的那個訊號點。
- 劇本失效範例 1: A 公司的法說會宣布新產品延後上市。—— 劇本失效,執行停損。
- 劇本失效範例 2: B 公司爆發財務醜聞,證明其淨值有假。—— 劇本失效,執行停損。
- 劇本失效範例 3: C 公司的股價非但沒有上漲,反而跌破了 W 底的支撐。—— 劇本失效,執行停損。
從「僵化規則」到「動態權衡」的藝術
為了那個未來可能陷入不理性的自己,我們在理性時必須擬定好作戰劇本。但真實的戰場遠比計畫複雜。當觸及預設的失效訊號時,我們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只看單一條件,而是必須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裁決。因為我們買入的理由,可能不只一個。
也許,C 公司的股價雖然跌破了技術線圖的支撐(技術面劇本失效),但同時公司卻發布了超乎預期的營收報告(基本面劇本強化)。這時,兩個劇本的理由就產生了抵觸。
此刻,你的任務不是盲目執行單一規則,而是啟動更高層次的決策框架:
- 動筆寫下「投資劇本」: 在下單前,寫下你買入這檔標的的所有核心理由(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
- 明確定義各劇本的「失效訊號」: 為每一個理由,都設定一個清晰的失效標準。
- 納入《個人投資憲法》: 將這套評估流程視為鐵律,不容許任何臨場的情緒藉口來挑戰它。
- 權衡與裁決: 當各項理由呈現抵觸時,則必須進行最終權衡。哪個理由在你最初的決策中佔據更高的權重?哪個訊號對你的整體持股構成了更根本的威脅?
我們的任務是確保自己能夠永續生存。有時這意味著果斷砍倉,有時則意味著在深入評估後,選擇相信更強的那個劇本。
停損是高級的藝術,是動態的自我對話的過程。它必然是多維度、非線性且非僵化的通盤權衡。
這,才是 M.Formex 真正的藝術。
免責聲明 (Disclaimer): 本文件所提供之所有分析、判斷依據與操作建議,為蒐集客觀數據推導出的邏輯結論,僅為輔助決策之教育工具,其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招攬或邀約。任何依賴本文件內容所做的投資決策,使用者需自行承擔全部風險。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