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買票的時候,一直在煩惱銀河映像策展要看哪幾部。時間考量下我最多只能選三、四部,影人出席場次是首選,再來就是我真的很喜歡的電影或我沒看過的電影。心裡的備選片單一換再換,唯一沒變過的選擇就是《一個字頭的誕生》。
以前在google blogger寫廢文時曾經玩過電影專題「我愛劉青雲」系列,進而發現《一個字頭的誕生》。這部片幾乎不會在第四台播,冷門得不得了,我卻很喜歡。這部電影的拍攝方式超脫商業手法,帶有不少實驗性質;探討命運與選擇的主題嚴肅,卻以極其荒謬的黑色幽默呈現。

選擇決定命運
即使已經看過《一個字頭的誕生》,現場聽登徒先生分享當年貼身採訪的趣聞,更深切體會導演韋家輝當時面臨的職涯困境。即使當初設計劇情時並沒有刻意把片名裡的「字頭」(黑社會堂口)投射為銀河映像,然而面對選擇的掙扎與反思不僅忠實投射在電影裡,甚至成為日後銀河映像作品反覆出現的命題。
拍攝手法的實驗性
電影第一段展現出強烈的實驗色彩:手持攝影機的長鏡頭、餐桌正中心跟著說話人物旋轉移動的視角,以及桑拿混戰中時間倒轉的片段,都讓觀眾感到暈眩不適,甚至連登徒先生都笑說這次重看依然「好暈」。
第二段則完全不同,以大量廣角遠景和平行對稱的構圖為主,讓觀眾難以專注某個人物,進而感受到一種「命運集體處境」的壓力。這些商業片少見的影像手法,一方面出自資金限制(器材無法隨心所欲),另一方面則來自韋家輝脫離電視台後,終於能自由創作,因此刻意挑戰自己過去沒做過的拍攝方式。
兩段命運分歧
電影開場以手錶錶面引出「時間」的隱喻,鏡頭帶到阿狗(劉青雲飾)看手相的場景。算命師口沫橫飛,但聲音被刻意抽掉,觀眾無法得知對話內容。這裡埋下了命運不確定的種子。
阿狗是洪門小混混,與朋友大寶(張達明飾)一群烏合之眾談妥走私車生意,並在桑拿時出現故事的分歧點:
- 第一段:窩囊阿狗版本
阿狗一幫人去湛江交付賊車,「拿錢卻掉錢,埋屍連傳呼機都埋掉,黑社會不懂開車」,好不容易在大寶老婆的帶領下準備黑吃黑,大寶老婆竟然馬上風死掉……「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卻死了,死的都是帶路的」,簡直荒謬至極。一班烏合之眾跟去劫鈔現場,沒有武器如同自投羅網,最後死在武警槍下。 - 第二段:義氣阿狗版本
阿狗在桑拿店拿錶抵壓,嘴裡高喊洪門精神,使命運扭轉。阿狗去機場送機巧遇要去台中當殺手的阿Matt,人到台中後稀里糊塗卷入黑白混戰,結果黑白領袖雙雙身亡。洪門長老聖公雖賞識阿狗的義氣,卻又懷疑他和阿Matt是砸死自己老婆的兇手。一場槍戰中阿狗頭部中彈卻僥倖生還,反被推上新堂口大哥之位。
片末再度回到片頭的算命場景,這次觀眾終於聽見算命師的解說:「這是一個關口,你可能因此花開富貴,也可能冚家富貴。過不了就仆街,過得了則到達另一個層次。」
阿狗追問「哪邊富貴,哪邊全軍盡沒?」 算命師回答:「地方不是問題,問題在你的心。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富貴或失敗在於你是否找回自己了。」
命題與結構
韋家輝的電視台背景,讓他在結構上極為嚴謹。《一個字頭的誕生》雖然在兩段故事裡對阿狗與阿Matt的人設有所矛盾,但整體命題卻非常清晰:性格影響選擇,選擇決定命運。
登徒先生在映後提到,韋家輝的首部執導作品《和平飯店》因投資方與老闆干預,連杜琪峯都直言「這不是你原本要拍的東西」,成立銀河映像是為了拍自己真正想拍的電影。
《一個字頭的誕生》最初的想法只是一群人成立堂口的故事,最後演變成雙線進行的結構帶出了因果論、平行世界與蝴蝶效應等哲學思考。命運被人的選擇所影響,而選擇源於你的心,但有趣的是,不管你做什麼選擇,依然在命運的框架之下。
我當時觀看此片的時間離1997年上映已經過了約莫十多年,影像裡忠實記錄了當時台中的場景和臨近香港回歸的不安浮躁,又因當時年紀臨近片裡男主角命運轉捩點的32歲而特別有感觸。
2025年,《一個字頭的誕生》都快30歲了(映後座談時影評登徒先生說電影在1995年拍攝,上映是1997年)。21世紀過了四分之一,我離32歲也有點遠了,重新再看《一個字頭的誕生》後對照香港電影現今的大環境、銀河映像的經營,甚至於我自己的人生,又有新的感觸。
《一個字頭的誕生》在上映當時票房極慘淡,然而韋家輝選擇忠於自我,拍攝出一部即使今日看來仍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吧!有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選擇,然而只要確定自己的心之所向,那就是最佳解。
一個字頭的誕生
上映年份:1997年
導演:韋家輝
編劇: 司徒錦源、鄒凱光、韋家輝
演員: 劉青雲、吳鎮宇
第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司徒錦源、鄒凱光、韋家輝
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吳鎮宇
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