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妹一回家就把我拖去看鬼片,看鬼片是一個很有趣的感受和體驗。坐在電影院的位子感受這種氛圍感比我看英雄電影來得享受,但我還是不會主動一個人去看的:)。
我在鬼修女那篇雜談:《鬼修女2》I HATE JUMP SCARED 就說過了,我本人是一個超容易被Jump Scared嚇到的人,但這部片我依然覺得拍的不錯,尤其是嚇人手法有比鬼修女棒的這點,但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老樣子,劇透警告!!!
如標題,會說中規中矩的部分是起承轉合都有做好,在劇情安排上沒有太大的硬傷,但在劇情的創新度,且我認為沒有很好的結合史莫爾事件本身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把華倫夫婦故事線收尾的意圖太過明顯,反而有點顧此失彼的感覺。但仍不失是個還不錯的電影,畢竟Boss感也蠻強的,象徵意義在哪不知道,但可以直接讓人吐出玻璃碎片來真的很厲害。
還有這次驅魔驅的很隨便= =,真的。
我認為這次可惜的點有三:
一、驅魔驅得很隨便(給我除了以聖父聖子聖靈之名以外的東東ㄚ!)
二、史莫爾事件元素沒有真的用到(感覺上啦,至少一定沒用完,史莫爾家是很虔誠的教徒,為什麼這個元素沒有被凸顯出來?)
三、茱蒂有點太工具人了
關於茱蒂的設定我也覺得很鳥,你華倫一家就都有驅鬼的因緣,你有經驗還不好好引導女兒,而且西方驅魔的關鍵是信仰。整部片出了跟高登神父交好以外,完全不覺得華倫一家是特別有信仰的一家人,驅鬼不過是工作。
為什麼華倫夫婦為其他家庭衝鋒陷陣,因為這種靈異事件你要不是有頭有尾的處理完,那是公親變事主欸。
如果用帶「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角度去看鬼片的話會發生什麼?
(自問自答篇)
Q:如果帶著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不是鬼片本身,而是我看鬼片的行為,我會因為害怕他的Jump Scare(我知道他會來但還是會被嚇到)而把眼睛矇起來,這是一種住相的行為嗎?
A:關鍵依然在「心態」。你是知道這只是虛幻的,把眼睛矇起來只是你的有為法。
Q:「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魔鬼會極盡所能的製造幻境讓人陷入其中,如果我是高登神父,面對已經熊熊燃燒的十字架,我能握住他嗎?還是如同高登神父一樣,因為疼痛丟掉它,然後被惡魔奪取身體然後上吊自盡墮入地獄嗎?
A:這就跟是否擁有堅定的信仰心有關,如果高登神父沒有被魔鬼製造的火焰與水泡蠱惑,就不會丟掉他拿的十字架,也就不會是這個結局了。
而且拿茱蒂的劇情來看也符合這個說法,不專業的人是沒辦法分辨魔鬼的呼喚或者甚的旨意的,就跟大家時常搞混高我與小我的聲音一樣。
Q:我一直覺得基督教應該是最好理解的一部經典,但或許就是太過口語話導致一直被曲解?
A:話語永遠無法傳遞背後的智慧,結果是這個結果沒錯,但是因就會是同一個嗎?你是先有因才有果?還是倒果為因了呢?
再來是我觀察到西方對於魔鬼的驅逐,或是對魔鬼驅逐的想像,關鍵都在於信仰的虔誠度,處理恐懼的方式是交給基督或者不去看、去感覺房間裡的大象。這件事也在整部劇本裡的結尾推翻,他們最終領悟到了唯有面對恐懼才能消除恐懼。
小結
老實說,對於恐懼,我也還在跟我內心的小警總嘗試和平共處,要把小警總轉化成小可愛。但幾十年如一日的檢查、安排、計畫,就像一個我骨頭縫深處的藤蔓,現在從尖端開始枯萎,再慢慢剝落中。
為什麼說一切都有代價,這件事情並不是交易,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他不是買賣,今天你出賣了你的時間就會換到你想要的報酬嗎?這取決於你的價值是自己定的還是別人定的,對吧?
就像閱讀浪漫小說,幻想跟帥氣多金的男朋友談戀愛結為連理,但你回到現實裡還是一個成天叫你做三明治、洗碗的混蛋,那個帥氣多金的男朋友永遠不會進到你的生命裡,因為你沒把前一個清出你的生命中。
並不是要你說:哦,如果我想吸引一個帥氣多金的男朋友,我要變得一樣有錢、一樣漂亮、有成就之類的。
那樣我們就會卡在一個你想像中「完美女友」的相裡,我再說一遍,一切都只關乎你自己,你自己是誰。
你會想要一個有錢又大方的男朋友,是因為你害怕摳門又小氣的人嗎?還是你不敢這樣對自己,而是希望有一個他人來滿足你這個需求呢?
你要求自己變漂亮是因為內心深處的你對自己的外貌自卑嗎?
你希望你的男朋友有社會地位,是因為你覺得那樣的人滿足了你對階級躍升的想像或成為工具了嗎?那麼你為什麼想要實現階級躍升呢?
你想要你的男朋友專一會報備,是因為你害怕他出軌嗎?
如果大家真的對顯化有興趣,我非常推薦嬋娜 的《人生: 大型靈性實驗》,她是啟發我顯化的創作者之一,另一個是霏霏: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
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