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Oracle的Stargate計畫!5座資料中心能撐起AI未來嗎? #80

更新 發佈閱讀 21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科技碎碎念 傳送門
Youtube 傳送門
「大肚報報」社群傳送門

快速重點摘要

  •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競賽白熱化
    • OpenAI、Oracle 與 SoftBank 共同宣布「Stargate」計畫,將在美國新建 5 座 AI 資料中心,總容量目標接近 7 GW。Oracle 將負責建造其中 3 座,而 OpenAI 將向其購買運算能力。
    • 為緩解龐大的現金支出壓力,OpenAI 正在與 Nvidia 協商,可能改以租賃而非直接購買的方式取得 AI 晶片,預期可降低 10% 至 15% 的成本
    • 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投入鉅資,阿里巴巴宣布未來 5 年將投入超過 4 兆美元於 AI 領域,遠超先前計畫。市場普遍認為,積極投資 AI 是維持股價與競爭力的關鍵,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 硬體與作業系統的重大革新
    • Qualcomm 推出新一代 PC 處理器 Snapdragon X2 系列,包含 X2 Elite 與 X2 Elite Extreme,旨在提升 Windows 筆記型電腦的效能與能源效率,直接挑戰 Apple Silicon 的主導地位。
    • Google 證實正在與 Qualcomm 合作,計畫將 Chrome OS 重建於 Android 基礎之上,以整合 PC 和行動裝置的技術平台,簡化開發並加速 AI 創新。
  • AI 技術融入消費者應用與其衍伸問題
    • Google 在美國全面推出即時 AI 語音搜尋功能「Search Live」,讓使用者能透過與 AI 對話的方式獲取資訊。
    • WhatsApp 推出內建訊息翻譯功能,顯示即時翻譯正逐漸成為通訊應用的基礎功能,而非特殊賣點
    • 一份由 BetterUp Labs 與史丹佛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工作廢料(work slop)」現象正影響生產力。研究定義「工作廢料」為由 AI 生成、看似優質但缺乏實質內容的工作成果,反而導致同事需要花費額外時間修正,平均每處理一件案例需耗時近 2 小時
  • 網路安全與科技政策的演變
    • Cloudflare 推出「內容訊號政策(Content Signals Policy)」,允許網站在 robots.txt 檔案中明確表達其內容是否可用於搜尋、AI 輸入或 AI 訓練,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一種在維持開放存取的前提下,主張其數據使用偏好的新工具
    • 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被揭露自 2020 年以來,已在未經國會授權的情況下,秘密收集近 2,000 名美國公民(包含未成年人)的 DNA 樣本,並將其納入 FBI 的犯罪資料庫。
    • YouTube 宣布將允許因違反已失效的 COVID-19 及選舉誠信政策而被封鎖的創作者重新加入平台。

 

AI 發展與基礎設施競賽

  • Stargate 計畫擴大規模
    • OpenAI、Oracle 及 SoftBank 共同宣布將在美國新建 5 座 AI 資料中心,地點包括德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等地。
    • 這項擴建是耗資 5,000 億美元的 Stargate 計畫的一部分,目標是建立總容量達 10 GW 的 AI 基礎設施,以確保美國在 AI 領域的領導地位。
    • Oracle 將負責建造及營運其中 3 座新的資料中心,OpenAI 則作為主要租戶向 Oracle 購買運算服務。
    • 此計畫預計將創造超過 25,000 個現場工作機會,但多數為建設期間的臨時職位,後續維護所需人力相對較少
  • 科技巨頭的鉅額投資與策略
    • 為籌措資金,Oracle 計畫透過發行公司債券募集 150 億美元。
    • OpenAI 正在考慮向 Nvidia 租賃 AI 晶片而非直接購買,這種模式可以避免硬體過時的風險,並減輕其龐大的財務壓力。此舉也反映了 AI 發展背後驚人的運算成本。
    • Nvidia 自身也宣布將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此舉被部分分析師質疑為一種循環投資(Nvidia 資助 OpenAI,後者再用資金購買 Nvidia 的硬體),但 Nvidia 強勁的現金流足以支撐此計畫。
    • 阿里巴巴宣布將大幅增加 AI 投資至未來 5 年超過 4 兆美元,並推出其最新的「通義千問 3 VL」模型,聲稱其性能媲美或超越 Gemini 2.5 Pro。
  • AI 投資背後的市場動機
    • 分析指出,當前科技業存在一種「囚徒困境」,即公司必須持續宣布大規模 AI 投資,以避免被市場視為落後者而導致股價下跌
    • 儘管 AI 產業的營收能否支撐每年預估 5,0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仍是未知數,但對成為下一代科技革命領導者的恐懼與渴望,正驅動著這場投資狂潮。
    • 頂級 AI 新創公司成為創投追捧的對象,資金高度集中於少數幾家公司,例如 Decagon AI 在短短 3 個月內估值從 15 億美元飆升至 50 億美元。

 

硬體與作業系統革新

  • Qualcomm 挑戰 PC 晶片市場
    • Qualcomm 於其年度高峰會上發表了新一代 PC 處理器 Snapdragon X2 Elite 與 X2 Elite Extreme。
    • 新晶片採用第三代 Oryon CPU,核心數增加至 18 個,並聲稱在同等功耗下,CPU 效能比競爭對手快上 75%。
    • 這項發展被視為 Windows 陣營對抗 Apple Silicon 的重要一步,旨在打破 Intel 和 AMD 長期以來在 PC 市場的雙頭壟斷局面
    • 此外,Qualcomm 也發表了新款行動晶片 Snapdragon 8 Gen 5,其時脈速度達到 4.6 GHz,號稱是全球最快的行動 CPU。
  • Google 整合桌面與行動作業系統
    • Google 高階主管 Rick Osterloh 確認,公司正在推動一項計畫,將 Chrome OS 的核心技術重建於 Android 平台之上。
    • 此舉旨在建立一個橫跨 PC 與智慧型手機的通用技術基礎,有助於簡化工程開發、加速 AI 功能的整合,並改善手機、配件與 Chromebook 之間的協作體驗。
    • 分析認為,此舉是為了解決 Chrome OS 用戶在進入大學或職場後,因功能限制而被迫轉向 Windows 或 Mac 的問題,Google 希望提供一個更強大、無縫升級的選擇
  • 其他硬體市場動態
    • Intel 在美國政府與多家企業(Nvidia、SoftBank)注資後,正積極尋求 Apple 的直接投資,以協助其在美國建立晶片產線。
    • Logitech 推出了售價 99 美元的 Signature Slim Solar+ K980 太陽能鍵盤,可完全依靠環境光充電,在無光環境下續航達 4 個月。
    • iPhone 17 Pro 系列傳出陽極氧化鋁製的相機邊框周圍容易出現刮痕的問題,專家推測可能與相機模組邊緣過於銳利,導致陽極氧化層不均勻有關。

 

消費者科技與軟體應用

  • AI 功能在應用程式中的普及
    • Google 正式在美國向所有 Android 與 iOS 用戶推出「Search Live」功能,使用者可透過語音與 AI 進行即時對話式搜尋,甚至可以搭配相機鏡頭進行視覺搜尋。
    • WhatsApp 推出了內建訊息翻譯功能,Android 版本初期支援 6 種語言,iOS 版本則支援超過 19 種語言。此功能顯示,即時翻譯已不再是賣點,而是通訊軟體的標準配備
    • Google 相簿在 Android 平台推出 AI 編輯功能「Help me edit」,允許使用者透過自然語言指令(語音或文字)來修改照片。
    • Microsoft 宣布將在其 AI 助理 Copilot 中整合 Anthropic 的 AI 模型(Claude Opus 4.1 與 Claude Sonnet 4),為商業用戶提供 OpenAI 以外的選擇。
  • 「工作廢料」現象引發對 AI 生產力的質疑
    • 一份研究報告提出了「工作廢料(work slop)」的概念,意指由 AI 生成、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但實質內容空洞或錯誤的工作產出。
    • 研究發現,40% 的員工在過去一個月內曾收到過「工作廢料」,且平均需要花費 1 小時 56 分鐘來處理或修正每一件由 AI 產生的問題內容
    • 這個現象凸顯了企業在推動 AI 工具時,若缺乏適當的訓練和問責機制,不僅無法提升效率,反而可能製造更多無效工作,增加員工負擔
  • 串流媒體與社群平台動態
    • Instagram 的月活躍用戶數已達到 30 億,追上 Facebook 和 WhatsApp 等其他 Meta 旗下的平台。為持續推動成長,Instagram 計畫更新演算法,並在部分地區測試預設開啟 Reels 的功能。
    • Disney 宣布自 2025 年 10 月 21 日起,將調漲旗下 Disney+、Hulu 等串流服務的價格,部分方案漲幅達 2 至 3 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9 年推出以來,無廣告版 Disney+ 的價格已上漲了三倍

 

網路安全威脅與對策

  • AI 被用於發動更複雜的網路攻擊
    • 網路犯罪分子正利用 AI 技術發動更具威脅性的攻擊。一份 MIT 的報告指出,近 30,000 起勒索軟體攻擊中,有 80% 使用了 AI。
    • 攻擊手法包括製作「深度偽造(deepfake)」的影片和音訊,例如模仿老闆的聲音或影像,誘騙員工進行未經授權的轉帳或點擊惡意連結。
    • 中小型企業與地方政府由於預算和專業人才有限,成為這類攻擊的主要受害者,因為他們難以部署與攻擊者同等級的防禦工具
  • 重大網路安全事件
    • 歐洲多個機場因其使用的 Collins Aerospace 行李與報到系統(MUSE)遭到勒索軟體攻擊,導致航班嚴重延誤。航空公司被迫改用手寫方式處理登機證與行李標籤。
    • 英國國家犯罪局已逮捕一名 40 多歲的涉案男子。專家指出,此次攻擊使用的可能是「勒索軟體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工具,顯示攻擊的技術門檻正在降低。
    • 資安公司 Binarly 發現 Supermicro 伺服器主機板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存在兩個嚴重漏洞(CVE-2025-7937 和 CVE-2025-6198)。
    • 攻擊者可利用這些漏洞繞過簽章驗證,植入惡意韌體,從而獲得對伺服器的永久性控制權,這種攻擊方式能橫跨系統重啟和作業系統重灌。Supermicro 已發布修補程式。
  • 網站內容使用的控制與規範
    • 為應對 AI 公司大量抓取網路數據進行模型訓練所引發的「搭便車問題」,Cloudflare 推出了「內容訊號政策(Content Signals Policy)」。
    • 這項新政策允許網站在其 robots.txt 檔案中,透過簡單的「yes」或「no」指令,明確告知網路爬蟲其內容是否可用於「搜尋(search)」、「AI 輸入(ai-input)」或「AI 訓練(ai-train)」。
    • 此舉旨在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一個標準化、機器可讀的方式來表達其數據使用偏好,以在開放存取與內容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 Cloudflare 已為超過 380 萬個網域在其管理的 robots.txt 中預設加入了不允許 AI 訓練的訊號。

 

科技政策、法規與倫理議題

  • 美國政府擴大 DNA 監控範圍
    • 根據喬治城大學法律中心分析的政府數據,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旗下的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自 2020 年以來,已秘密收集了近 2,000 名美國公民的 DNA 樣本,並將其上傳至 FBI 的全國犯罪資料庫(CODIS)。
    • 這項計畫在未經國會明確授權的情況下進行,對象甚至包括年僅 14 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從未被指控犯罪的旅客
    • 自 2020 年以來,DHS 已向 CODIS 貢獻了約 260 萬份個人資料,其中 97% 是在民事而非刑事授權下收集的。
    • 批評者警告,此舉已將 CODIS 從一個用於調查暴力犯罪的工具,轉變為一個大規模的基因監控檔案庫,可能導致被納入資料庫的個人終身受到執法部門的嚴格審查
  • 科技平台的內容審核政策轉變
    • YouTube 母公司 Alphabet 在致眾議員 Jim Jordan 的信中表示,將允許先前因違反 COVID-19 及選舉誠信相關政策而被終止帳戶的創作者重新返回平台,前提是這些政策現已失效。
    • 此舉是對國會調查的回應,該調查旨在釐清政府是否曾施壓科技公司審查言論。
    • Alphabet 在信中承認,儘管當初依賴衛生主管機關的指引是出於善意,但不應以犧牲對重要議題的公眾辯論為代價
  • 澳洲對社群媒體的年齡限制
    • 澳洲的電子安全委員會(eSafety Commission)已擴大聯繫範圍,以確定哪些公司需要遵守該國即將於 2025 年 12 月 10 日生效的禁令,該禁令禁止 16 歲以下用戶使用社群媒體。
    • 被聯繫的公司名單涵蓋範圍極廣,包括 Meta(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TikTok、YouTube、Snap、Discord、Reddit,甚至包含遊戲平台 Steam、Roblox 以及程式碼託管平台 GitHub。

 

產業動態與市場趨勢

  • 運動賽事引入科技輔助
    •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宣布,將自 2026 年賽季起,正式引入自動好壞球系統(Automated Ball-Strike system, ABS),俗稱「機器人裁判」。
    • 該系統並非完全取代人類裁判,而是作為挑戰機制的一部分。投手、打者或捕手每場比賽有 2 次挑戰機會,若挑戰成功則可保留次數
    • 該系統使用 12 台攝影機追蹤球的軌跡,誤差範圍極小,旨在提高關鍵判決的準確性,並減少因好壞球爭議引發的衝突。
  • 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
    • Waymo 正式推出「Waymo for Business」服務,邀請企業、大學和活動主辦方等組織,利用其全自動駕駛叫車服務來滿足交通需求。
    • Waymo 指出,在其服務區域內,已有近六分之一的本地乘客依賴 Waymo 進行通勤,證明其服務的可靠性。
    • 透過提供企業入口網站、客製化優惠碼和報告工具,Waymo 旨在將其技術從個人消費市場擴展至企業級應用,協助組織達成永續發展目標並展現創新形象
  • 其他市場動態
    • 印度最大的支付服務供應商 PhonePe 已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初步文件,該公司擁有超過 6.1 億註冊用戶。
    • 美國國土安全部提案修改 H1B 簽證計畫,將根據申請工作的薪資水準給予不同的抽籤權重。薪資最高的申請者將獲得 4 次抽籤機會,而最低薪資者僅有 1 次,此舉旨在優先引進高薪專業人才
    • 亞馬遜宣布將關閉其在英國的所有 19 家 Amazon Fresh 生鮮超市,其中 5 家預計轉型為 Whole Foods 門市。

 

產品體驗與評測

  • Netgear Orbi Wi-Fi 6 網狀網路系統
    • 使用者 Sarah Lane 分享了她使用 Netgear Orbi 全屋三頻 Wi-Fi 6 網狀網路系統(包含一台路由器和兩台衛星)的體驗。
    • 她的公寓格局狹長,辦公室和臥室位於兩端,導致原有的單一路由器在臥室的 Wi-Fi 訊號極差,Apple TV 經常無法正常運作。
    • 安裝 Orbi 系統後,她將主路由器放在辦公室,一台衛星放在臥室,另一台放在位於兩者中間的客廳。她發現,當三台設備形成一個彼此距離不過遠的網狀結構時,網路速度提升了十倍,效果最為顯著
    • 該系統主要透過手機 App 進行管理,提供網路速度測試、設備管理、韌體更新等功能,設定相對簡單,屬於「設定後即可忘記」的類型。
    • 儘管此系統對她而言是免費的贈品,但她也指出,一套全新的三件組售價約 650 美元,翻新版約 400 美元,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她建議,只有在居住空間較大或現有網路覆蓋確實存在問題時,才有必要考慮這類產品。
  • Logitech Signature Solar Slim+ K980 太陽能鍵盤
    • 此款售價 100 美元的鍵盤完全依靠內建的太陽能板充電,沒有任何 USB 連接埠。
    • 鍵盤採用再生塑料製成,搭配低平的鍵帽和剪刀腳開關,打字手感被評為「尚可但不享受」,聲音有些鬆散,手感偏軟。
    • 其最大的優勢在於續航力,理論上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可無限使用,且在完全黑暗中也能持續運作 4 個月
    • 然而,評測者也擔憂其耐用性。由於沒有有線連接的備用方案,一旦太陽能板或內部專有電池故障,鍵盤將在幾個月後變成無用的擺設。Logitech 表示電池壽命長達 10 年,並承諾屆時將透過 iFixit 提供替換零件。
    • 評測結論認為,與同價位的 Logitech MX Keys 系列相比,K980 在打字體驗和製造品質上均顯遜色,其唯一的亮點是太陽能充電,但潛在的故障風險使其吸引力下降。

 

資料來源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4會員
100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本文聚焦人工智慧產業的巨額投資計畫、技術突破與面臨的財務挑戰,同時探討科技巨頭的策略佈局、產品更新,以及全球安全與監管的最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9/24
本文聚焦人工智慧產業的巨額投資計畫、技術突破與面臨的財務挑戰,同時探討科技巨頭的策略佈局、產品更新,以及全球安全與監管的最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9/23
本文探討 TikTok 美國業務重組方案的細節與挑戰,AI 在法律與安全領域的應用問題,以及科技巨頭在市場策略中的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9/23
本文探討 TikTok 美國業務重組方案的細節與挑戰,AI 在法律與安全領域的應用問題,以及科技巨頭在市場策略中的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9/23
本文探討人工智慧在晶片、模型及應用層面的競爭,科技巨頭面臨的法律挑戰,以及新硬體與網路願景的演進。
Thumbnail
2025/09/23
本文探討人工智慧在晶片、模型及應用層面的競爭,科技巨頭面臨的法律挑戰,以及新硬體與網路願景的演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