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王國的後院:加利薩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當我們攤開萊昂王國 (Reino de León) 地圖,可以發現主要由阿斯圖里亞斯 (Asturias)、萊昂 (León) 和加利薩 (Galiza) 三部分組成。上個月介紹過「阿斯圖里亞斯 - 萊昂語」(Asturlleonés),今天接著以歷史上的三次分合,來看加利薩的歷史。

今天西班牙五十省地圖

今天西班牙五十省地圖


萊昂王國的前身為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Reinu d'Asturies),八世紀初伊斯蘭幾乎全面統治整個伊比利半島,這個王國就是基督徒在半島北端山區碩果僅存的火種。從八世紀中期到十世紀初,阿斯圖里亞斯逐漸往半島西北擴張,相繼攻下了加利薩和萊昂。

八世紀中期的伊比利半島

八世紀中期的伊比利半島

九世紀上半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九世紀上半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十世紀初阿斯圖里亞斯國王「大帝」阿方索三世 (Alfonso III el Magno) 將王國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加西亞 (García) 獲得萊昂;二哥奧多紐 (Ordoño) 分得加利薩;弟弟弗魯埃拉 (Fruela) 繼承阿斯圖里亞斯。這是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決定。

十世紀初的伊比利半島

十世紀初的伊比利半島


910年「大帝」阿方索三世駕崩,三個兒子之間的爭鬥也日益白熱化。914年老大加西亞過世,二哥奧多紐奪得繼承權,於是本來已經當上首任「加利薩國王」(Rei de Galiza) 的奧多紐,再身兼「萊昂國王」(Rey de León)。他決定把都城遷往萊昂,統治重心也跟著轉移,名號也改為「萊昂國王奧多紐二世」(Ordoño II de León)。

二哥萊昂國王奧多紐二世

二哥萊昂國王奧多紐二世


至於繼承阿斯圖里亞斯的弟弟弗魯埃拉,也對二哥表示臣服,但保留「阿斯圖里亞斯國王」(Rei d'Asturies) 頭銜。924年二哥奧多紐二世駕崩,弟弟弗魯埃拉繼位成為萊昂國王。自此「加利薩國王」和「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這兩個頭銜轉變為榮譽稱號,實際掌握實權的是「萊昂國王」。

象徵「阿斯圖里亞斯國王」的「勝利十字」

象徵「阿斯圖里亞斯國王」的「勝利十字」


十~十一世紀絕大多數時間,加利薩都歸萊昂國王統治,逐漸和萊昂整合,「加利薩國王」僅為虛銜,發揮影響力的是「聖地牙哥大主教」(arzobispo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也就是說,加利薩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宗教層面,因為聖地牙哥和羅馬、耶路撒冷並列為基督教三大聖地。

聖地牙哥大教堂

聖地牙哥大教堂


時間來到十一世紀中期。萊昂國王「偉大的」費南多一世 (Fernando I el Grande) 決定將王國分給三個兒子:大哥桑丘 (Sancho) 獲得卡斯提亞;最受寵愛的二哥阿方索 (Alfonso) 分得最大塊的萊昂;弟弟加西亞 (García) 繼承擴張後的加利薩。

萊昂國王「大帝」費南多一世

萊昂國王「大帝」費南多一世


1065年「偉大的」費南多一世駕崩,三個兒子之間也隨即大打出手。大哥卡斯提亞國王桑丘二世自身武德充沛,還有當時威震伊比利的「辣個男人」熙德助拳,簡直如虎添翼。

大哥卡斯提亞國王桑丘二世和熙德

大哥卡斯提亞國王桑丘二世和熙德


大哥和二哥私下達成協議,先把最弱小的弟弟打敗並瓜分他的領土。儘管「加利薩國王」加西亞 (García de Galiza) 先是平息內部叛亂,並盡可能加強守備,無奈被兩位兄長南北夾擊,1071年往南方撤退途中不幸被俘,短暫復國六年的加利薩王國宣告滅亡。

前者為大哥卡斯提亞國王桑丘二世;後者為弟弟加利薩國王加西亞

前者為大哥卡斯提亞國王桑丘二世;後者為弟弟加利薩國王加西亞


接著換卡斯提亞和萊昂正面對決。武德爆棚的大哥桑丘二世在隔年的戈沛赫拉戰役 (Batalla de Golpejera) 大破萊昂,標誌著卡斯提亞的完全勝利。「辣個男人」熙德在這幾年間跟著主公桑丘二世南征北討,持續練功升等刷戰績。

1070年三兄弟爭霸期間的伊比利半島

1070年三兄弟爭霸期間的伊比利半島


同年1072年,剛剛臣服的萊昂貴族盤據在薩莫拉 (Zamora) 發起叛變,桑丘二世準備親征平叛,不料卻死於暗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劇變,二哥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原本是大哥的手下敗將,此時卻繼承了王位,成為統一王國的國王,統治重心再次回到萊昂。

二哥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

二哥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


1071年戰敗被俘的弟弟加利薩國王加西亞,先是被關押在卡斯提亞首都布爾戈斯 (Burgos)。隔年大哥被刺殺,換成二哥上台後,再被轉移到萊昂北部的月堡 (Castelo de Luna) 囚禁,就這樣一路過著階下囚的生活,直到1090年悄然死去。加利薩也就回到過去近兩百年來的常態,持續作為萊昂王國的後院。

勝者為王敗者寇。加利薩國王加西亞和加利薩王國的歷史就此被逐漸遺忘...

勝者為王敗者寇。加利薩國王加西亞和加利薩王國的歷史就此被逐漸遺忘...


時間來到十一世紀末。掌權二十幾年的二哥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為了平衡利益,避免一家獨大養虎為患,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以米紐河 (Rio Minho) 為界將擴大後的加利薩劃分為兩半,以北為「加利薩伯爵領地」,以南為「葡萄牙伯爵領地」,分別封給兩位勃艮地來的打工仔,雷蒙多 (Raimundo de Borgoña) 以及恩里克 (Henrique de Borgonha)。

加利薩伯爵勃艮地的雷蒙多

加利薩伯爵勃艮地的雷蒙多

葡萄牙伯爵勃艮地的恩里克

葡萄牙伯爵勃艮地的恩里克


不只賜予伯爵領地,阿方索六世還把兩個女兒分別嫁給這兩位外國打工仔來籠絡人心:長女烏拉卡 (Urraca) 嫁給雷蒙多;小女兒特蕾莎 (Teresa) 嫁給恩里克。值得一提,恩里克和特蕾莎將生下日後葡萄牙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

葡萄牙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的父母:勃艮地的恩里克和萊昂的特蕾莎

葡萄牙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的父母:勃艮地的恩里克和萊昂的特蕾莎


經過這一番平衡操作,阿方索六世削弱日益坐大的勃艮地軍事集團,也從擴大後的加利薩分出「葡萄牙」,使加利薩疆域回到十世紀初期的狀態,不至於有再次挑戰萊昂的實力。至於新分出來的葡萄牙,位於面對摩爾人的第一線,更不可能對萊昂產生威脅。起碼在阿方索六世駕崩前的十二世紀初來看是這樣沒錯...

葡萄牙伯爵領地的開局狀態

葡萄牙伯爵領地的開局狀態


1107年「加利薩伯爵」雷蒙多過世,妻子烏拉卡成為加利薩女伯爵。1108年阿方索六世的兒子陣亡,使烏拉卡成為整個萊昂王國的第一順位接班人。1109年阿方索六世駕崩,烏拉卡繼位成為萊昂女王烏拉卡一世 (Urraca I de León),「加利薩伯爵領地」理所當然再度回到萊昂王國當中。

萊昂女王烏拉卡一世

萊昂女王烏拉卡一世


此後加利薩繼續和萊昂深度綁定,再也不曾被獨自分封出去。一百多年後的1230年代,費南多三世重新統一萊昂和卡斯提亞後,加利薩也就進一步被吸納進去,比萊昂更早也更快失去其獨立性。

加利薩王國旗幟

加利薩王國旗幟



參考資料:

https://es.wikipedia.org/wiki/Reino_de_Asturias

https://es.wikipedia.org/wiki/Reino_de_Le%C3%B3n

https://es.wikipedia.org/wiki/Reino_de_Galicia

https://es.wikipedia.org/wiki/Archidi%C3%B3cesis_de_Santiago_de_Compostela

https://es.wikipedia.org/wiki/Anexo:Monarcas_de_Galicia

https://es.wikipedia.org/wiki/Ordo%C3%B1o_II_de_Le%C3%B3n

https://es.wikipedia.org/wiki/Fruela_II_de_Le%C3%B3n

https://es.wikipedia.org/wiki/Fernando_I_de_Le%C3%B3n

https://es.wikipedia.org/wiki/Garc%C3%ADa_de_Galicia

https://es.wikipedia.org/wiki/Alfonso_VI_de_Le%C3%B3n

https://gl.wikipedia.org/wiki/Raimundo_de_Borgo%C3%B1a

https://es.wikipedia.org/wiki/Urraca_I_de_Le%C3%B3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葡語圈•福爾摩沙
57會員
343內容數
這裡是樂浪的葡萄牙文空間。 Aqui é o espaço da língua portuguesa do Augusto.
2025/09/17
1157年「全西班牙皇帝」阿方索七世駕崩後,卡斯提亞、萊昂再次分裂各自單飛。到了阿方索九世時已是分裂後的第二代。究竟阿方索九世能否維持住萊昂的獨立性,進而突破萊昂先天既有的「夾心餅乾」地緣困境呢?
Thumbnail
2025/09/17
1157年「全西班牙皇帝」阿方索七世駕崩後,卡斯提亞、萊昂再次分裂各自單飛。到了阿方索九世時已是分裂後的第二代。究竟阿方索九世能否維持住萊昂的獨立性,進而突破萊昂先天既有的「夾心餅乾」地緣困境呢?
Thumbnail
2025/09/03
父親「全西班牙皇帝」阿方索七世駕崩後,大哥繼承了卡斯提亞,身為三子的費南多繼承了萊昂。儘管土地和人力都是最充實的,地緣上卻是擺脫不了夾心餅乾、四戰之地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9/03
父親「全西班牙皇帝」阿方索七世駕崩後,大哥繼承了卡斯提亞,身為三子的費南多繼承了萊昂。儘管土地和人力都是最充實的,地緣上卻是擺脫不了夾心餅乾、四戰之地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8/27
祖父創業維艱,父親守成不易,前兩代國王為了爭取各方勢力支持,賜予了貴族和教會許多領地與特權。到了第三代,最大的核心挑戰就是如何收回這些領地與特權?
Thumbnail
2025/08/27
祖父創業維艱,父親守成不易,前兩代國王為了爭取各方勢力支持,賜予了貴族和教會許多領地與特權。到了第三代,最大的核心挑戰就是如何收回這些領地與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探訪葡萄牙王國第一任國王誕生地吉馬良斯,包括吉馬良斯城堡和布拉幹薩公爵宮的探索,以及舊城區奧利維拉廣場和巴西共和國大道的風光。
Thumbnail
探訪葡萄牙王國第一任國王誕生地吉馬良斯,包括吉馬良斯城堡和布拉幹薩公爵宮的探索,以及舊城區奧利維拉廣場和巴西共和國大道的風光。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上次介紹過若昂一世的「10雷亞爾」,今天接著來介紹阿方索五世的「大雷亞爾」。
Thumbnail
上次介紹過若昂一世的「10雷亞爾」,今天接著來介紹阿方索五世的「大雷亞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