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拉丁孤城:巴爾幹的拉古薩共和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拉古薩共和國國旗。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St. Blaise - State Flag of the Ragusan Republic.svg"

拉古薩共和國國旗。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St. Blaise - State Flag of the Ragusan Republic.svg"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薩」(Ragusa)。隨著斯拉夫人移居巴爾幹,這個寡頭共和國家為諸斯拉夫語族群包圍,成為了巴爾幹半島在亞得里亞海一帶的拉丁孤城。

拉古薩共和國曾有的疆域。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Ragusa.png"

拉古薩共和國曾有的疆域。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Ragusa.png"


這座拉丁孤城中人口不多,不過貿易興盛,頗為有錢。由於硬實力不足,又強敵環伺,這座城市並不吝於名義上臣服於拜占庭、威尼斯、鄂圖曼等強權的腳下。這座城市共和國就這樣靠靈活的姿態存活了上千年,終於還是在十九世紀初為拿破崙取消。

城市的菁英寡頭們使用拉丁語和後來出現的義大利語。但當地的拉丁語後裔,達爾馬提亞語和斯拉夫語的克羅埃西亞語也通行。可惜的是,達爾馬提亞語已確定於十九世紀末滅亡。今日只能在當時搶救、紀錄下來的資料上做研究了。

資料來源:

Andrew Baruch Wachfel,The Balkans in World History, p50-53.

英語維基百科條目,"Republic of Ragus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默默飄來支持一下白稜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謝謝!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86會員
736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4/12/19
鄂圖曼帝國的砲兵。照片拍攝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 The Vinkhuijzen collection of military uniforms 十三世紀的拜占庭澡堂遺跡。在希臘大城,塞賽洛尼卡( Thessaloniki)。 與流傳的「澡堂文化消失」相反,拜占庭人一直是挺愛上澡堂的。
Thumbnail
2024/12/19
鄂圖曼帝國的砲兵。照片拍攝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 The Vinkhuijzen collection of military uniforms 十三世紀的拜占庭澡堂遺跡。在希臘大城,塞賽洛尼卡( Thessaloniki)。 與流傳的「澡堂文化消失」相反,拜占庭人一直是挺愛上澡堂的。
Thumbnail
2024/07/08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2024/07/08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2024/07/08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2024/07/08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杜勒斯(Durres)是阿爾巴尼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擁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的古蹟、景點和海濱度假勝地,包括圓形劇場、羅馬廣場、威尼斯塔和防禦工事等。
Thumbnail
杜勒斯(Durres)是阿爾巴尼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擁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的古蹟、景點和海濱度假勝地,包括圓形劇場、羅馬廣場、威尼斯塔和防禦工事等。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札達爾之旅,此城擁有許多傲人的歷史,數千年來一直是達爾馬提亞首都,擁有豐富的麗史文化,從那斑駁的牆垣與無數的宗教紀念碑足可證明:包括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大學、第一本小說、第一份報紙都是在此誕生。首先穿過古老的羅馬城門,拱門上方的石獅子,正是當時威尼斯的象徵,前往舊城區裡的最具代表性的聖多那教堂,圓錐形
Thumbnail
札達爾之旅,此城擁有許多傲人的歷史,數千年來一直是達爾馬提亞首都,擁有豐富的麗史文化,從那斑駁的牆垣與無數的宗教紀念碑足可證明:包括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大學、第一本小說、第一份報紙都是在此誕生。首先穿過古老的羅馬城門,拱門上方的石獅子,正是當時威尼斯的象徵,前往舊城區裡的最具代表性的聖多那教堂,圓錐形
Thumbnail
利比安納是斯洛維尼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美麗的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古老建築與橋樑,以及高地上始建於中世紀的城堡,一定要前往參觀。
Thumbnail
利比安納是斯洛維尼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美麗的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古老建築與橋樑,以及高地上始建於中世紀的城堡,一定要前往參觀。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