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為什麼大家一跌就慌?
當新聞充斥「美股暴跌」「台積電ADR下跌6.41%」等字眼時,
情緒自然會被市場牽著走。
但冷靜想想——
股市下跌,真的代表我們虧錢了嗎?
如果是長期投資人,只要還沒賣出,損失都只是「帳面波動」。
市場情緒會起伏,但最終仍會回歸企業基本面與獲利能力。
📊 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說過:
「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
短期波動反映情緒,
長期報酬反映紀律與價值。
📊 二、恐懼與貪婪指數:市場情緒的溫度計
CNN 的 Fear & Greed Index(恐懼與貪婪指數),
是觀察市場情緒的常用指標。
當指數落在:
0~25:極度恐懼(市場過度悲觀)
25~50:恐懼
50~75:貪婪
75~100:極度貪婪(市場過熱)
十月初,指數下探至 29(恐懼區),
代表市場短線悲觀,但往往也是長線投資的甜蜜區間。
💡 三、為什麼下跌反而是「加碼」的機會
真正的投資不是猜底,而是用紀律分批攤平成本。
當市場下跌時,
同樣金額能買到更多單位,
平均成本自然下降,
未來反彈時獲利空間更大。
舉例來說:
若每月定期投入 3,000 元,
股價下跌 10%,你就能多買到一成的單位數。
長期下來,這筆錢比一次性投入更有效率。
下跌不是危險,而是折扣。
真正的危險,是被情緒牽著走。
📅 四、理性投資三原則
1️⃣ 定期定額不要停
跌時扣、漲時扣,紀律比預測更重要。
2️⃣ 有閒錢就分批加碼
別一次 All in,用分批攤平風險。
3️⃣ 保留現金彈性
市場波動時,能夠冷靜加碼的人才有機會勝出。
巴菲特曾說過:
「別人恐懼時,我要貪婪;
別人貪婪時,我要恐懼。」
☕️ 五、結語:堅持紀律,市場會回報有耐心的人
市場不會永遠上漲,也不會永遠下跌。
能走得長遠的,不是最聰明的人,
而是最有紀律、能控制情緒的人。
下次大盤大跌時,
請不要急著打開交易App。
深呼吸、冷靜想想:
「現在是恐懼的時候,
還是折扣來臨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