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座國際奢侈品交易樞紐,勞力士向來是「硬通貨」的代名詞。無論是早年入手的 Submariner,還是搶手的 Daytona 限量款,許多錶主在換錶或資金周轉時,都會接觸勞力士回收市場。但面對中環林立的回收店、上門估價的平台,以及差異懸殊的報價,不少人難免犯愁:「點先可以賣得好價又唔受騙?」本文將拆解香港勞力士回收的核心邏輯,從渠道對比到價格關鍵,一文講清回收全流程。
一、香港勞力士回收市場現狀:需求旺盛,價格波動有跡可循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自由港,其勞力士回收市場因稅收優惠與強大的國際流通性,成為亞太二手名錶交易的樞紐。
- 市場行情:2025 年初數據顯示,熱門款勞力士回收價較三年前平均上漲 23%,鋼殼運動款備受青睞;上半年金殼款回收價波動 ±5%,鋼殼經典款則持續穩定漲價,與國際金價關聯緊密。
- 驅動因素:勞力士門店購買排隊難,促使二手市場成獲取熱門款主渠道;經濟波動下,勞力士被視爲 “避險資產”,提升了回收市場流動性 。
二、勞力士回收渠道大比拼:邊個渠道最抵?最安全?
香港的勞力士回收渠道可分為五大類,各有優劣,適合不同需求的錶主。以下為詳細對比:

三、影響勞力士回收價的 4 大關鍵因素,你一定要知!
回收商的估價邏輯並非憑空而定,勞力士回收的價值主要取決於以下四點,差一點可能就差幾萬港幣:
型號稀有度:運動款遠超正装款
- 勞力士的回收價通常呈現「運動款>復古款>正装款」的價值梯度。以熱門運動款和正装款對比,運動款回收價往往能達到公價的較高比例,而正装款回收價則相對低於公價。
成色與保養:劃痕影響超預期
- 回收商會以「10 成新」至「6 成新」評分。所謂「10 成新」需滿足:未撕原膜、機芯無拆修、錶殼無劃痕;而「8 成新」若有明顯錶耳磨損,可能直接壓價 30%。
配件完整性:「全套」與「裸錶」差價巨大
- 購買憑證、保卡、原裝錶盒、說明書統稱「全套配件」,缺少任何一樣都會影響價格。保卡上的「銷售地區代碼」也很關鍵,香港本地代碼(如 480)比海外代碼更受回收商青睞。
市場時機:避開「新品發布季」
- 勞力士每年 3 月、9 月發布新品,此後 1-2 個月內,舊款回收價會下跌 5%-8%。新品發布後,上一代回收價格出現了明顯下跌。在節假日需求高峰期,回收價格通常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浮。
四、勞力士回收避坑指南:3 招防騙,賣得安心
香港回收市場雖成熟,但仍有「套路」,尤其是對新手錶主。以下 3 點必須留意:
拒絕「先拆錶後報價」
- 正規回收商會先目測、測走時,報出初步價格後,經你同意才拆錶檢測。若一上來就要求拆機芯,很可能是想以「零件損壞」為由壓價,甚至偷偷更換原裝配件。
落實「書面報價單」
- 口頭報價不可信!無論是門店還是上門估價,都要讓對方出具寫明「型號、成色、配件狀態、最終回收價」的報價單,並加蓋公章。避免出現「上門後壓價」「檢測後砍價」的情況。
稀有款優先選拍賣行
- 若手中是古董勞力士(如 1970 年代的 6263 Daytona)或限量款,建議聯繫蘇富比、佳士得。雖手續費高達 15%-25%,但拍賣價往往比門店高 30% 以上

總結
勞力士回收在香港不僅是「賣錶」,更是一場對市場认知與渠道選擇的考驗。想要賣得好價,關鍵在於「做足功課」:先通過專業平台查詢最新行情,帶齊全套配件,避開新品發布季,再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渠道 —— 急錢用選典當行,求高價選專門店,稀有款選拍賣行。記住,正規回收商從不吝嗇專業解釋,若遇到「語焉不詳」「強制檢測」的商家,請果斷遠離。畢竟,一塊勞力士承載的不僅是時間,更是資產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