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內容重點
3.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北榮醫院數據戰情室
政大:國際化與跨領域;
中原:擬定招生策略;
交大:優化校務決策;
北醫:媒合學生科系、找到發展亮點。
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
- 關注台灣「高教」議題
- 大專院校也開始因應各自的需求導入數據
重點內容
校務儀表板的由來與框架
- 市場的改變
- 高教已經變成買方市場→學生挑學校
- 找出學生選擇學校時在意的關鍵指標
- 企業化經營思惟,做為學校招生的戰略思考
- 數據蒐集、整理&圖表化呈現
- 學校發展計畫、定位
- 成本資訊(學術、人力、財務等)
- 課程與教學資訊
- 學生與校友資訊
- 校外評比與競爭對手分析
- 輿情追蹤與分析
關鍵資訊〉152項指標,聚焦學生需求
- 科系特色、教學內容、學習成效、就業出路、名聲口碑
- 銜接職場的能力
- 求職時的加分條件
- 學生資料:各級人數、入學管道、入學成績、家庭經濟、地區來源等
- 學習成效:生師比、輔系與雙主修學生數、跨領域學生數、成績、休退學人數等
- 就業狀況:追蹤學生的畢業流向、就業起薪、雇主滿意度、產學課程數等
- 校友資料庫:校友人數、職業屬性、傑出校友等
了解什麼樣的學生最適合、最容易選擇中原
知道該鎖定什麼樣的學生和家長
分析發現:學測、繁星、指考入校的學生,學測的入學分數最高;
四年下來,學習表現最好的,卻是繁星的學生→未來在招生時,可能就更強化繁星的比重。
提早找出有危險的學生
- 追蹤Dcard、PTT等各種討論區
- 校園外重要指標:校園的整體感、宿舍的完善度、選課的便利性等
高年級優先→通識學分不夠&年級高底
競品分析〉設定招生策略、宣傳重點
競爭對手分析
- 校外成效:大學排名、網路輿情、產學合作等
- 競爭對手定義:針對志願表上的其他學校做統計(高中生只能選填六個志願)
「同區域大學」:大桃園地區的中央、元智、長庚;
「同層級私立大學」:淡江、逢甲、東海、亞洲、輔仁。
- 和這些學校相比,具有哪些「學生會在意」的優勢
- 對比找出彼此重複的重點高中→行銷宣傳的主力戰場
曾把中原放入志願表,最後卻選擇了別家學校
Ex.消費者把商品放進購物車,最後卻沒有結帳
- 找出學生為何做出這樣的取捨
- 交叉比對網路討論的內容→未來招生上的改善重點
品牌行銷〉整合回饋,找出最佳誘因
招生就像品牌行銷
- 理解消費者需求、做好競品分析、追蹤評價輿論
- 並搭配學生與校友的「消費者回饋」
散落各處的資訊,有系統地串連
建構一套完整的「顧客管理系統」
- 擷取正確的校務數據
- 分門別類組合:觀察學校在外口碑與優缺點
- 讓學校更了解學生,也讓學生更喜歡學校,成為招生出線的關鍵助攻
個人心得
- 議題與策略決定何謂關鍵數據
- 數據平台建置時,時間思維也要納入考量
- 除了組織內部資料,也要借助外部資料協助分析
- 不要被原有的資料維度限制
交叉分析找出關鍵指標(要考量關聯性與因果關係)
一條龍或自建團隊;數據文化或減輕日常作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