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重點摘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數據領進門,解讀看個人

交通部其實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從公用/私用運具、汽車、機車等。有些是每幾年例行調查一次,有些則是配合當下的時空背景而有的一次性調查。

這些公開的調查報告與統計數據,也是移動載具產業寶貴的資料來源。除了可以當作背景資料,在準備做使用者調查時,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做為基礎「假設」,配合組織需求與內部資料問卷發展。

組織內部的調查結果出爐後,再將兩者調查結果做交叉比對,檢討異同的部分,作為後續產品定位、行銷策略或落地執行的方向與原則。

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每兩年調查一次:statistics — 交通部統計查詢網- 中華民國交通部)。

由於維度眾多,本來想拆成幾篇文章騙騙篇幅,猶豫再三後決定,只用一篇文章的份量,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

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機車使用者

三個重點:使用者是否為車主本人?使用者性別?年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是否兼用其他交通工具?

107年度以後改為複選題。變成複選後,沒有兼用其他交通工具的占比仍上升,但在有的選項上,可以發現公共運具、自行車與其他的比重都有明顯增加。

機車最常乘載人數

主要關注在男女的差異上:

raw-image

發現在不論何種性別,都是單人騎乘為主、雙人乘載次之。有趣的是,從上圖可以發現到,男性在單人騎乘的數據上,常年略高於女性;反觀在雙人乘載上,則是女性略多於男性一些。

很可惜的是,在乘載人數上的維度上,沒有額外切出男性、女性的角度探究為何產生如此差異的數據,僅有剩cc數、職業、年齡、縣市、用途等單點維度,無法透過交叉分析獲得更多洞見。

每周平均使用天數

raw-image

騎乘五天以上(含五天)的比重落在七成上下,其中每天騎乘的占比更是高達三成左右,常年調查下來都保持第一的寶座。

另外,我們將騎乘5-7天的男女拉出來看差異:

raw-image

從上表會發現,女性的占比都比男性在高一些。至於兩性之間為何會有些微差異?同乘載人數的統計困境,無法用兩性與cc數、職業、年齡、縣市、用途等維度做交叉比對,對於想更進一步探究其差異的組織而言,要嘛去跟交通部要數據看看,要嘛就是自己發展問卷做調查。

機車主要用途

raw-image

機車最主要被用於上下班通勤,佔據五成比重;其次為購物,近年來占約兩成上下的比重。

同樣我們用性別的角度來看的話:

raw-image

除了通勤與購物外,發現男性在洽公、休閒上也有一定的比重;女性則在探親或接送親屬的項目上有較高的比重。

平均一天騎乘時間

raw-image

騎乘時間有八成落在15分鐘到1小時半之間,又以15-30分鐘占比最高,30-45分鐘次之。

通勤學為何以機車代步?

本問題於107年開始為複選題,從上表也能看到,自從複選後,107年與109年的占比皆大幅提升。

raw-image

不論男女,機動便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為移動時間較短。

機車移動外,是否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raw-image

壓倒性的沒有,每次調查都逐次攀升,109年甚至高達94.7%!

機車相關花費

機車每星期耗油、充(租)電費

raw-image

每周有八成的油費(電費)都落在130元以內。以機車類型來看:

raw-image

會發現大型重型(紅、黃牌)平均花費最高,電動車次之。

機車每月停車費

raw-image

每個月為停車花費的比重逐次攀升,兩者將近各半。其中每個月平均支付金額為162元。以機車類型來看:

raw-image

從上表可以看到,大型重型(紅、黃牌)平均花費最高。

機車平均每年保養費

raw-image

每年保養費最主要落在500–1000元之間,其次為3000元以上,第三則落在1000–15000元。以機車類型來看:

raw-image

可以發現大型重型(紅、黃牌)明顯高於一大截,達到六千元的水準。

數據是客觀的,解讀是主觀的

各項數據看似沒有關聯,但如果你願意用特定的角度看數據,都會得到不同的收穫。

打個比方,幾乎每個數據都有「c.c.數」的維度,當你把上述的數據都用「普通重型」的角度去看待,就會得出屬於「普通重型」機車的「輪廓」,這個輪廓就能作為背景數據,搭配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的總掛牌數、新車掛牌數做交叉分析,或是其他資料,就能獲得更清楚的白牌樣貌。

透過多面向的數據作為「廣度」的基底後,就可以根據手中數據提出許多假設,後續透過量化或質化的調查方式,去驗證與調整假設,盡可能去貼近「普通重型」的使用情境與騎乘體驗。

年齡可以這樣做,還有性別、職業、縣市等等,端看自己的目的來決定切入的維度與用途,都可以獲得機車使用族群在特定視角下的輪廓。

下次機車使用調查的關注重點

每次機車使用調查的週期為兩年一次。沒意外的話,今年12月將會發布111年度的機車使用調查報告。

107、109年持續增加「電動機車」面向的調查,只是部分資料沒有出現在交通部的數據庫,必須去讀當年度的報告檔,你才能看到數據庫中沒有揭露的細節。

如果是關注電動機車的讀者,建議去交通部看完整的107年與109年調查報告,會對電動機車這一塊的輪廓有更多了解。

此外,109年剛好面臨疫情,因此111年的報告可以當作疫情前後的差異比較,到時候就能知道,機車的使用方式是否因為疫情,而有部分發生改變使用習慣的狀況發生。

關於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我就點到這,剩下的就讓有心人去找做功課吧!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參考資料來源

  1. statistics — 交通部統計查詢網- 中華民國交通部
  2. 統計專題分析

延伸閱讀

台灣機車市場相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網上可以搜尋到有關機車的數據大略是,台灣總人口數2300萬,機車總數大約1400萬輛,每年全台交通事故總數是37萬件,因而死亡的人數大約一半是機車騎士或同座乘客,共1964人,每天平均接近六人。和機車有關的其他交通事故;而沒有死亡的件數,就不得而知了。 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前二十名的地區機車的使用率和
Thumbnail
網上可以搜尋到有關機車的數據大略是,台灣總人口數2300萬,機車總數大約1400萬輛,每年全台交通事故總數是37萬件,因而死亡的人數大約一半是機車騎士或同座乘客,共1964人,每天平均接近六人。和機車有關的其他交通事故;而沒有死亡的件數,就不得而知了。 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前二十名的地區機車的使用率和
Thumbnail
根據機車近兩年汰舊換新的數據,我們發現電車所遇到的成長瓶頸-思考如何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價格補貼確實吸引到價格敏感的客群,但是那些不為所動的民眾,在觀望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油車有」但「電車沒有」而「消費者很在乎」的「關鍵因素」?只要電車尚未解決那些痛點,整體換購的意願就很難提高。
Thumbnail
根據機車近兩年汰舊換新的數據,我們發現電車所遇到的成長瓶頸-思考如何解決價格以外的痛點。價格補貼確實吸引到價格敏感的客群,但是那些不為所動的民眾,在觀望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油車有」但「電車沒有」而「消費者很在乎」的「關鍵因素」?只要電車尚未解決那些痛點,整體換購的意願就很難提高。
Thumbnail
某天看到一則新聞標題說著「消滅機車族」的口號, 此話一出,立馬遭到「機車族」一頓唾罵,意指候選人為了競選搶新聞版面,遭到痛罵後被封鎖。 身為機車族十多年的我也覺難度很高。 先不論候選人政見究竟是搶版面還是真誠的競選政見,執行難度比我減肥還難阿。 但當我用行銷角度思考時,突覺這主題蠻有趣,讓我來試著用
Thumbnail
某天看到一則新聞標題說著「消滅機車族」的口號, 此話一出,立馬遭到「機車族」一頓唾罵,意指候選人為了競選搶新聞版面,遭到痛罵後被封鎖。 身為機車族十多年的我也覺難度很高。 先不論候選人政見究竟是搶版面還是真誠的競選政見,執行難度比我減肥還難阿。 但當我用行銷角度思考時,突覺這主題蠻有趣,讓我來試著用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趨勢從紅牌轉以黃牌為主流,紅牌幾乎是進口重機的天下。從新掛牌數的數據能得知,大型重型的市場選擇有限,如果能在級距內推出一款TA喜愛的車款,容易在紅牌或黃牌奪得一席之地,市佔就會有非常明顯的上升變化。 為什麼會有黃牌新掛牌數多於紅牌的情形發生?這就與大型重型機車的價格、路權和稅金有關了。
Thumbnail
大型重型的市場趨勢從紅牌轉以黃牌為主流,紅牌幾乎是進口重機的天下。從新掛牌數的數據能得知,大型重型的市場選擇有限,如果能在級距內推出一款TA喜愛的車款,容易在紅牌或黃牌奪得一席之地,市佔就會有非常明顯的上升變化。 為什麼會有黃牌新掛牌數多於紅牌的情形發生?這就與大型重型機車的價格、路權和稅金有關了。
Thumbnail
先前文章探討普通重型的數據較多,接著探討與大型重型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的車型、燃料別、縣市分佈以及品牌市佔資料,最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燃油為大型重型唯一選擇,大型重型國外品牌佔八成,紅牌更佔到九成多。整體而言,大型重型的數據與一般的250cc以下的分析結果,僅有在品牌數據上有較明顯不一樣的看法。
Thumbnail
先前文章探討普通重型的數據較多,接著探討與大型重型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的車型、燃料別、縣市分佈以及品牌市佔資料,最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燃油為大型重型唯一選擇,大型重型國外品牌佔八成,紅牌更佔到九成多。整體而言,大型重型的數據與一般的250cc以下的分析結果,僅有在品牌數據上有較明顯不一樣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