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一年喝掉 546 億元的威士忌!3 張圖,看台灣怎麼躍升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讀後感:一年喝掉 546 億元的威士忌!3 張圖,看台灣怎麼躍升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一年喝掉 546 億元的威士忌!3 張圖,看台灣怎麼躍升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研究產業報告時看到這篇文章
  • 對於台灣威士忌市場有初步認識

作者想表達甚麼?

  • 台灣威士忌產業近年進出口變化概況
  • 台灣威士忌愛好者需求的轉變

重點內容

台灣人有多愛威士忌?

  • 威士忌品牌推出新的酒款首發市場選在台灣,一旦台灣成功、全世界就會成功
依據台灣人的口味喜好量身定做獨家在台灣上市的酒款
  •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發佈的2019年蘇格蘭威士忌年報
2019年出口總價值台灣排名第四,僅次於美國、法國、新加坡
全球十大市場中成長最快的市場
  • 全球威士忌主要5 大產區
蘇格蘭、美國、愛爾蘭、加拿大、日本
  • 蘇格蘭是全世界最大的威士忌產國
不管是果香、煙熏、泥煤、堅果等豐富且多樣化的口味

蘇格蘭威士忌稱霸全球市場!台灣市占達 92%

財政部關務署2019 年的數據顯示

  • 5 大產區威士忌進口台灣的數量
英國的威士忌名列第一,是第二名日本威士忌的 25 倍之多
  • 台灣市場規模
蘇格蘭調和威士忌及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占率就高達 92%

威士忌進口量成長!與包桶文化、獨立裝瓶、出口中國有關

  • 《酒訊雜誌》
2019 年的成長,除了與主流威士忌產品的消費量提高之外
「單桶原酒」以及「獨立裝瓶廠」的崛起是一個原因
  • 單桶原酒(Single Cask Strength)
  1. 「單桶」講究的是單一橡木桶威士忌的風味特色,每一瓶威士忌酒液只來自於一個酒桶;
  2. 「原酒」代表的是沒有加水稀釋的威士忌,維持酒液在橡木桶中的酒精濃度。
  3. 「單桶原酒」為單一個橡木桶裡不稀釋的原酒裝瓶而成的威士忌。
  • 獨立裝瓶廠(Independent Bottle,IB)
本身沒有蒸餾廠,而是向其他酒廠、中間商購買原酒來裝瓶販售的公司
近年來受到許多威士忌玩家的喜愛。
  • 台灣喜歡單桶威士忌的消費者愈來愈多
  1. 除了愈來愈多酒類專賣店(酒專)
  2. 威士忌社團推出「包桶」的威士忌
  3. 開始有許多威士忌玩家開始瘋威士忌包桶。
  • 台灣的進口量成長→中國的威士忌市場逐漸升溫
  1. 中國烈酒市場仍以白酒為主,近年來威士忌正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2. 台灣蒸餾酒類的稅賦:每公升按酒精成分每度徵收 2.5 元
  3. 中國威士忌則須要加上關稅、進口消費稅、進口增值稅,最終稅率為 48.31%
  4. 出現進口到台灣後,再從台灣轉口貿易到中國、賺取貿易稅差
  • 外部市場的需求仍在,台灣威士忌的進口量可望持續增加

威士忌進口單價不斷提高,台灣人愈喝愈貴

  • 關務署的威士忌進口量與價值計算
  1. 2015 年每箱的威士忌單價為 5,366 元
  2. 2019 年已攀升到 6,580 元
  3. 5 年間單價有高達 1214 元的價差
  • 2019 年威士忌年報
  1. 台灣並無排入出口數量的前十名
  2. 卻是出口總價值的第四名
  3. 更有高達 22% 的成長率
  4. 台灣人有愈喝愈貴的趨勢

結論

  • 威士忌價值激增背後的驅動力
  • 台灣人對更昂貴的威士忌的需求日益增長
  • 威士忌喝的數量有愈來愈少的趨勢
跳脫過去應酬、狂飲的形式
  • 台灣的威士忌市場好玩的地方
  1. 變化很大且快速、豐富有趣
  2. 對於不同的威士忌的口味接受度非常高
  3. 這樣的市場對於有些品牌來說可能很難做

個人心得

  • VPC角度看消費者剩餘
價格敏感V.S差異化
  • 台灣雖小,但在全球經濟市場上有舉無輕重的影響
駐法代表處在FB貼出一個數據:
  1. 台灣的GDP全球第20,跟瑞典差不多
  2. 台灣人均GDP排28,跟德國差不多
  3. 土地面積全球140名,跟荷蘭差不多
  4. 軍事評比,全球26,跟加拿大差不多
  5. 進口值全球17,和瑞士差不多
  6. 出口值14名,和西班牙差不多
  7. 人口排全球57,和澳洲差不多
  • 多看經濟數據、產業數據,對台灣才會有「正確的」認識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88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