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爸媽去旅行-南美篇] 自助行前準備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6年,不知為何我會想不開,挑戰朋友眼中不可能的任務-「一人帶爸媽、自助南美、三週」的艱難巨擔!想知道我如何帶著爸媽與他們的友人—四位平均年齡65歲的團員,在語言不通情況下闖蕩南美嗎?想知道沿途有多崩潰嗎?家庭旅遊的真諦何在呢?請follow我,讓我徐徐道來。
客倌們也許會問,不是帶爸媽嗎?怎麼還會有他們同行友人?這就要回到我的天兵老爸,在我好意提出邀請後,他開心的四處放話:「欸要不要跟我們去南美啊~~~我女鵝要開團哦哦哦哦哦不去可惜啦這麼遠~~~」結果真的有不明就裡的不熟友人說要來(握拳)。我媽知道後,翻白眼叫我爸自己跟我解釋。我爸用國中生犯錯不知如何是好的維諾語氣說,「可以嗎?我都答應別人了...現在叫他們不去...不好意思耶QQ(眼睛濕濕小狗臉)」。我朋友們紛紛搖頭表示:「你們不是家庭旅遊嗎?怎麼會有人想要加入別人的家庭旅遊?」這,真的只是個開始⋯⋯。
 
在此之前,上一次家庭旅遊是...?我其實想不起來了,可能二十(多)年前吧。不過,前一年帶了阿母去沖繩,讓她人生初體驗海洋獨木舟和浮潛;以及後來帶著阿母、我弟與我朋友在義大利旅行一個月順利圓滿,讓我信心滿滿,高估自己的耐守度,直接挑戰南美洲。
我們在二月出發,好處是農曆新年可以請比較少假,以及南美是雨季,在鹽湖可以看天空之鏡。我們總共在南美洲待三週,也就是不含台灣往返,當地總共是21天,花費約12萬(台北祕魯來回機票近六萬)。機票是可以更省,但因為長輩們不想搭中國航空公司、不想搭紅眼班機、也不想增加轉機點等來等去變得很累...總之,算了!就這樣吧(放棄溝通)南美幅員廣大,交通動輒半天起跳,建議在當地行程間格安排彈性休息的一兩天,來緩衝長途跋涉的疲倦,以及作為交通可能有突發狀況意外的調整日。加上帶長輩出遊,時間需抓得更彈性。
我們玩祕魯和玻利維亞兩國,用逆時針方式玩回來,途中在普諾(Puno)辦玻利維亞簽證。主要停留城市與天數如下:Paracas 鳥島 2天、阿雷基帕 Arequipa 2天、蒂蒂喀喀湖3天(祕魯側 Puno1天、玻利維亞側 Copacabana 2天)、拉帕斯 La Paz 2天、鹽湖 Uyuni 3天、亞馬遜河 4天、拉帕斯 La Paz 1天、庫斯科 Cuzco與馬丘比丘 3天、利馬1天。
 
考量到長輩無法像少年郎顛沛流離、吃苦耐勞、擠青旅。這次我的原則是,一天最多花6小時在交通,通常少於4小時。能坐飛機(國內線)就坐,不坐長途巴士,也不考慮夜車。在高海拔地區(蒂蒂喀喀湖、鹽湖與拉帕斯La Paz)行程能鬆就鬆。南美選住宿最重要的就是熱水和wifi,尤其熱水比什麼都重要,旅館評價大家都在評熱水。在海拔三四千的地方,脫光光發現水溫比體溫還低,再搭配陳綺貞「微涼的你」越洗越冷,會很想死。
我們行前先打了黃熱病疫苗(辦簽證會用到),阿母擔心當地衛生條件不好還多打了A肝。(當時茲卡病毒沒有擴及我們旅行的範圍)另外,都有請團員們到醫院請醫生開高山症的備用藥,醫生叮嚀進入3000米前一天開始服用,在高海拔地區持續服用,就不會有問題。行前也有讓長輩們規律運動,但後來還是出現始料未及的狀況!

 

我在當地隨身帶的旅遊書是日文版的《地球步方-祕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我很喜歡老字號、在日本被喻為旅遊聖經的「地球步方(地球の步き方)」,它的交通方式、小地圖和時間很清楚,最主要的景點介紹不但仔細,文字充滿詩意與深度探索的韻味,編排設計方便快速查找,而且更新很快。(Lonely Planet 重視夜生活和酒吧,景點介紹貧乏,實在不得我心。可看此文比較Lonely Planet與地球步方的景點介紹)我們是2016年2月出發,我買的日文版是當年1月出的。後面還有簡單的西文對話教學,以及食物和食衣住行的對照表。相信我,就靠這本在出發前西文程度是0的情況下,我還能順利擔任領隊和導遊存活下來。

關於打包

我自己帶登機箱加一個可折疊的35升背包準備進馬丘比丘,團員們也都帶拖箱。事實證明不帶登山背包也還好,只有在La Paz一家沒有電梯的旅館,(因高緯度)搬上搬下比較喘。行李打包我參考甜牙齒的清單(雖然她有爬四天三夜的印加古道,我們只有一天爬馬丘比丘山的行程),另我們有熱帶雨林(亞馬遜河)行程,需搭配夏天和防蚊穿著。基本上因兩三天就會移動,儘量帶快乾的戶外服裝,用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行前閱讀書單

  • [拉美局勢]
  •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 《孤寂的盡頭:全世界能向拉丁美洲學到什麼?》
  • 《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 [亞馬遜河]
  • 《860天!前所未有亞馬遜河徒步大冒險》
  • 《雲霧森林:亞馬遜叢林探險紀事》
  • 《迷走亞馬遜》
  • [切格瓦拉] 在玻利維亞被處決的格瓦拉
  • 玻利維亞日記
  • 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 [拉美文學]
  • 祕魯作家、差一點當上總統的諾貝爾獎得主略薩《天堂在另一個街角》、《胡莉亞姨媽與作家》
  • 《歲月的孩子:366個故事》
  • [南美探險]
  •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9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Thumbnail
爸媽第一次說想去泰國,奉命執行的孝親行可說是意外重重
Thumbnail
一個人從旅行中體驗到的樂趣,會隨著歲數而遞減,所以玩要趁早,錢不要省到老。 去年九月「四打三」帶阿公阿嬤開心遊宜蘭兩天之後,我們便想要玩就玩大的,「趕緊」帶他們出國去,卻也醞釀了整整一年。 先前考慮過包車或自駕,以結果來看,最終的自組小團是最合適的方案,雖然旅費得多一些 (每人NT42500,五
Thumbnail
自2012年開始,累積超過10次帶爸媽出國的紀錄,足跡遍及日本北海道、東京、紐約、倫敦、義大利,跟團、自由行的形式都有。想一想,把這些年帶爸媽出國能“大致”順心歸國、平靜下莊的經驗分享出來,減少世界上的家庭紛爭,也算功德一件。XD
Thumbnail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抵達梅山口前的民宿,打算隔天早點出門,吃了在地的小吃店,早早回到民宿九點上床睡覺。
Thumbnail
爸媽年紀越大之後,心裡最有感之一就是能帶他們出去玩的機會越來越少,默默在心裡許下一個每一年至少要帶爸媽去玩兩次以上的願望,找到適合的時機就要吆喝兩個老人家一起出門,今年第一回合帶著爸媽去旅行的地點是「南橫」。
Thumbnail
年紀越大,最擔心的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病症狀與不適感,長輩煩惱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是否會引發後續併發症狀,孩子擔心無法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這時候,最需要有位專屬醫師為長輩整合用藥,同時追蹤年長者的健康需求。
Thumbnail
氣質(Temperament)早在孩子的認知能夠理解世界、人格形成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來,是嬰兒的先天特徵,包括情緒、活動水平、情緒反應。最親近的照顧者通常能夠透過孩子的行為觀察出來,像是孩子面對新環境如何反應?孩子怎麼面對挫折?孩子能夠控制他的行為與情緒嗎?孩子能多快從悲傷中恢復?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Thumbnail
爸媽第一次說想去泰國,奉命執行的孝親行可說是意外重重
Thumbnail
一個人從旅行中體驗到的樂趣,會隨著歲數而遞減,所以玩要趁早,錢不要省到老。 去年九月「四打三」帶阿公阿嬤開心遊宜蘭兩天之後,我們便想要玩就玩大的,「趕緊」帶他們出國去,卻也醞釀了整整一年。 先前考慮過包車或自駕,以結果來看,最終的自組小團是最合適的方案,雖然旅費得多一些 (每人NT42500,五
Thumbnail
自2012年開始,累積超過10次帶爸媽出國的紀錄,足跡遍及日本北海道、東京、紐約、倫敦、義大利,跟團、自由行的形式都有。想一想,把這些年帶爸媽出國能“大致”順心歸國、平靜下莊的經驗分享出來,減少世界上的家庭紛爭,也算功德一件。XD
Thumbnail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抵達梅山口前的民宿,打算隔天早點出門,吃了在地的小吃店,早早回到民宿九點上床睡覺。
Thumbnail
爸媽年紀越大之後,心裡最有感之一就是能帶他們出去玩的機會越來越少,默默在心裡許下一個每一年至少要帶爸媽去玩兩次以上的願望,找到適合的時機就要吆喝兩個老人家一起出門,今年第一回合帶著爸媽去旅行的地點是「南橫」。
Thumbnail
年紀越大,最擔心的是身體開始出現慢性病症狀與不適感,長輩煩惱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是否會引發後續併發症狀,孩子擔心無法親力親為照顧父母。這時候,最需要有位專屬醫師為長輩整合用藥,同時追蹤年長者的健康需求。
Thumbnail
氣質(Temperament)早在孩子的認知能夠理解世界、人格形成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來,是嬰兒的先天特徵,包括情緒、活動水平、情緒反應。最親近的照顧者通常能夠透過孩子的行為觀察出來,像是孩子面對新環境如何反應?孩子怎麼面對挫折?孩子能夠控制他的行為與情緒嗎?孩子能多快從悲傷中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