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最終審判》觀賞後分享(有雷,請評估後閱讀)
在看《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前,聽聞兩極反應和看法,有人說更勝一籌的從理智面、脈絡性看人性和罪罰。
但也有人感覺令人感動的元素少很多,要融入劇情,要花點力氣專注,才能走進故事。
從觀賞的位置上,確實四條軸線(江林、解怨脈、李德春、49號貴人金秀鴻)的故事,要交代清楚,還要匯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是有難度的。加上交代的是一千年前的古代背景的故事,觀眾要投射和連結不容易的情況下,要理解得慢慢跟著故事被揭曉,才能恍然明白的。
當明白的那一刻來到時,那是很震撼的,不僅故事中的主角震撼,觀眾也會很震撼。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故事中錯綜複雜的因緣裡,為什麼江林和解怨脈、德春三人,成為協助貴人轉世投胎的「陰間使者」?這並非是湊巧偶然成隊,而是在他們三人一千年前的人世裡,三人的恩怨情仇,使得解怨脈和德春,都死在江林手下。
殺人做錯事的江林,必須帶著自己這一段殘忍的記憶,帶著解怨脈和德春為貴人轉世,來作為贖罪的代價(閻羅王的懲罰)。
因此,可想而知,當解怨脈和德春終於知道自己枉死在江林刀下,以及解怨脈曾經因為戰爭的任務,殺了德春的父母,即使用盡所有的方式,要向德春彌補自己的罪惡感,但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哪是可以輕易就劃清釐清的,那早已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算」起了?
在一段人生的際遇裡,究竟誰是壞人?誰是無辜者?然而,這個壞人是從誰的角度看?又有誰可以斷言哪一個人是十足的罪大惡極?而自己是絕對無辜受害?
「沒有誰是很壞的人,只是會有很壞的情況。」家神成照說。
家神成照,正是一千年前引領三位死者的「陰間使者」,對他們無奈又苦難的人世最了解的神。所以,他心有所感的知道,沒有人真心的想做壞人,但情況的逼不得已,以及各自的立場和許多的選擇下,最壞的情況就此發生,而不可原諒的憾事,也無法避免的存在在人世間。
正因為江林,內心深處總無法解脫沒有救父親的罪疚感,因此他希望第49貴人金秀鴻的冤死,可以得到真相;那因為恐懼和己利而選擇不挽救,活埋了金秀鴻的中尉,能來得及在金秀鴻面前,求得真心的原諒⋯那是江林錯過的機會,懷抱一生罪咎感,也無法求得父親原諒的內心傷痛。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裡所謂的「審判」,我認為不在那陰間的七道審判,而是在人心中對自己的審判。在那些化為有形的七道審判中,由判官用業鏡的呈現,做為控告人在世作惡的依據,決定人死後要依照什麼方式,懲罰靈魂。但又有什麼有形的懲罰,可以勝過人的內心對自己的指控和懊悔呢?
當你的心,活在自我罪咎和無盡懊悔,又再也沒有機會重來,也沒有方法彌補從前的過錯,一切已然成為事實,你失去了最敬愛的人,或誤解了一個很敬愛你的人,又或是無意間就錯傷了一個無辜的人⋯不論那是什麼,有意或無意,都有你親手造成的惡和殘忍⋯⋯也造成他人的人生不可抹滅的傷口。當你被這樣的愛恨情仇糾纏時,這已是身臨「地獄」了。
如何從「地獄陰間」中轉世呢?
如果將地獄陰間,隱喻成我們內心的懲罰和無盡折磨,我們究竟能怎樣解脫?怎麼贖罪?又如何獲得轉世的重新開始呢?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從故事中,看見人心人性中,不可漠視的「報復心」。江林因為父親收養了一個完全無血緣的外邦人小孩,還要出生名門後代的他,稱呼這個小孩「弟弟」,親眼目睹父親對這個「弟弟」的疼惜教導,看重及栽培這個「弟弟」,都讓他妒火中燒,以致處處針對這個「弟弟」找碴,做盡羞辱和攻擊,甚至最後奪取「弟弟」的命,並懷恨父親,讓憎恨蒙蔽自己的親緣,做了不救父親的行為⋯
這些種種,不僅因為江林看重父親的存在,敬愛父親,也來自他一心追隨父親,想成為父親肯定的左右手,甚至能傳承父親的偉業。但是眼看一位沒有正統血緣的低賤胡人小孩,能得到他所擁有的一切,甚至還有父親的肯定和愛護時,江林的怨與仇恨,也就一點一滴的吞噬了江林。
親緣是其次,品格是其次,自己的心性是其次,只有怨和仇,成了江林絕不放下的「報復心」。
江林面對自己人生的這些「意外」,還來不及思索父親的意念為何,也來不及弄明白自己內心的受傷和失落是什麼,憾事便不由自主的發生了。或許,在局面中的人,正是如此的反應,還不懂自己為何走了第一步,那後面的每一步就自顧自的展開了。直到最壞的情況,讓當中的所有人都毀滅,都不幸。
看完了整部戲,對我來說,離開地獄的方式,正是導演要傳達的理念:「真心的懺悔,真誠的道歉,求得對方真心的原諒。」不再是否認、隱瞞、假裝、防衛,及合理化。
只有你的真心懺悔可以寬恕你自己;只有對方的真心原諒,可以讓你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