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多少人跟我一樣,對於知識的追求感到焦慮,具體來說就是感受到時間的有限,但是知識的無垠導致自己可能終其一生無法搆上一點邊。我開始閱讀「書」,是很晚的事情,換言之,我的書齡很年輕。大學後半才開始念教科書,畢業通過考試後,才開始從書局中教科書旁邊那些一般被稱作課外書的材料中開始摸索。到現在大約四年了,從一開始懞懞懂懂看一些商業書籍比如說什麼xx力、xx的力量、xx是天賦,到閱讀越多漸漸地也培養出對於書的鑑別力,尼采、卡夫卡、卡繆、彌爾、涂爾幹、韋伯、殷海光、馬克思、吉登斯、包格曼、弗洛姆等等,不自覺地就走進「書」的領域。然而,越是前進,卻越覺得沒有終點,越是覺得知識體系的整體之龐大,以人的短促生命是無法窮盡,即便我或許成長到了「人」的地步,知道自身的無知,然而我還是止不住焦慮,看到身邊的書櫃上堆著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完的書,打開網路之後更是讓我感到沈重,買書網站跟Amazon的暫存清單翻了好幾頁,四處都是知識性的網站裡頭又有不少質量兼備的文章。曾經,我甚至算過人的平均壽命,我距離死亡還有幾年幾天,幾天能看完一本書,我這輩子還有幾本書的額度,進而,讓我閱讀每一本書都戰戰兢兢,因為當你知道人的生命有限,又以閱讀為旨,那麼,當閱讀一本書的時間經過,就等於在那龐大的書海中一本書的時間被剝奪了,就失去了接觸或許是一本經典的時間。更甚至除了閱讀以外,覺得一切都在壓迫閱讀的時間,其他的一切生活都變成是不得不,不得不吃飯、不得不運動、不得不充斥著生活的各處,閱讀變成了一種壓迫。
或許我極端了,但我想我也沒說錯,雖然今日的我經過些許調適或是因為時間的緣故使得焦慮降低了不像過往那麼的緊繃,然而這股感覺仍像不捨的幽靈一般緊跟著我,然而,偶然看到一篇 Joseph Epstein 在網路上的文章,題名是《 The Bookish Life 》,進而再看了叔本華所寫的《 On Reading and Books 》,消解了我不少的焦慮,所以我才想進行本文的抒寫。
在《 The Bookish Life 》中述及,哈佛經濟學家Alexander Gerschenkron曾提出好書的標準是有趣、可記憶性、可再讀性。然而,這是無用的標準。可想而知的,這是要閱讀完書後才可能得到是否具備此等特徵之判斷基礎的,且若是由某位閱讀者,即便是權威所提出具有此等特性之書籍的判斷結論,然而,充其量這也不過是個閱讀(權威)者的判斷結論,而無法遽認這就是好書。這就連結到另一種選項,在當今來說可能是來自於網站、書商、書店或其他等處所提出的人生必讀的一百本書,但這也同樣是無用的,因為總是可以加上第一百零一、一百零二本,甚至一直加下去。更糟糕的是,通常這種排行榜都只不過是暢銷書的排行榜。
我個人也無法提出一個判準,雖然隨著閱讀範圍與數量的增加,就可能具有更堅實的基礎去進行材料的擇選,諸如學習會從像是作者、題名或是出版社這些可以是指標與反指標的項目來進行判斷,但我也無法說這些就是判斷標準,而且我說可能,是因為仍然有另一個可能是閱讀很多書,仍然還是一無所長地在看一些沒營養的書,所以或許不是因為閱讀範圍與數量的增加就必定會充實自身的基礎,且若要對書的好壞進行判斷,未經閱讀更是不可能的,不過或許造成前二者之間的區別之原因在於對於「知識」的渴望進而使己日益趨向閱讀好書的方向,在過程中就獲得了這種鑑識能力吧。然而對於好壞標準的尋求不過是想要問出一條通往知識的捷徑,但並沒有這條捷徑。如同 Joseph 所說,這是一個沒有地圖、沒有藍圖、沒有計劃也沒有捷徑的路。
叔本華在《 On Reading and Books 》雖然也沒有提出一個標準,但是他嚴詞進行了批判,對於爛書甚至用夏天裡的蒼蠅的四處充斥來形容,或稱為毫無價值的垃圾,壟斷了時間與金錢以及應屬於好書的目光及其高貴的目標,這些爛書僅是被寫作來賺錢或是佔位而已,爛書不僅沒用,甚至還是會摧毀心靈的有害。在內文中,叔本華大肆批判了四處充斥的庸俗書籍,以及使此出現的作者、檢閱者以及出版者。
就這個問題來說,叔本華認為「不閱讀的藝術— the art of not reading」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不要僅因該書在該時取悅於絕大多數的公眾就將其執於手中,其或許會在幾年之中再版個幾次,然而叔本華說:
不如記住為愚人寫作的總是找得到廣大的群眾;且僅將有限的時間讀那超越所有時代與國度其他人之偉大心靈的作品,即那名聲所指者。僅此些才真正教育與指導。
於此或許可以窺見好書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超越國界與時間的,雋永。而於此也說到了另一個重點,也就是閱讀。在閱讀上,為了讀好書,就必須做出一個條件,就是絕不要讀爛書(bad books),因生命短促,且時間跟體力都有限,這就是不閱讀的藝術。也就像Joseph所說:
任何讀過百頁以上希羅多德(Herodotus)的人感覺到那可能是個錯誤...去讀600頁的 Bobby Kennedy 的傳記,除非,你能找到是色諾芬(Xenophon)寫的。
我們不僅要閱讀,也要不閱讀。我們選擇閱讀什麼,也同時選擇了不閱讀什麼,相反地,我們選擇不閱讀什麼,也選擇閱讀什麼。人生不過幾十年的光陰,自從印刷術普及、思想與自由的解放之後以及最具關鍵性的是網路科技的爆發性發展,使得整個人類社會中材料俯拾皆是,然而當我們閱讀到不好的東西時,我們不僅耗去了(可能是一本好)書的時間,更且因其之有害,損害我們的心靈。
此外,閱讀也不需要快或是完成很多本書(爛書就不用說了),比如說曾經有段時間過風靡速讀, Joseph 在文章中就提到:
閱讀的活動— 除了辦公室備忘錄、貿易財政政策的報章以及官僚宣傳之外—若可能應從不離於樂趣。
Joseph 甚至諷刺地問了,如果要速讀,那是不是也要那是不是也要速吃(speed-eating)以及速做愛(speed-lovemaking)?常常「A real page turner」是被當作對一本書是優良的評價,然而 Joseph 說他反而喜歡的閱讀的是「page-stoppers」,是那種能讓人停下來思考的驚人想法、偉大句段或令人讚賞的建構性句子。
閱讀時,我們只是在重複作者的心智過程,叔本華這麼說,所以使得讀一大堆東西的人,即讀整天且把間歇都用在無思考性消遣中,漸漸地失去思考能力,這就是許多人在學習上把自己讀笨了(they have read themselves stupid. )。而且在騰餘的每個時刻,持續性的閱讀,是比體力活更使心靈癱瘓的,就像彈簧持續地被外力施壓,最後會失去彈性一般,心靈如果一直被其他人的思想持續地施壓於其上,也會產生癱瘓。就像吃太多會弄壞身體,給心靈太多的養分會使其噎死。此時,就不可能反思(reflect)了,而只有反思,人才能吸收所閱讀的:
From all thi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oughts put down on paper are nothing more than footprints in the sand: one sees the road the man has taken, but in order to know what he saw on the way, one requires his eyes.
就此可知,並不是書看得越多就獲得越多(爛書就不用提了),也不需要閱讀得多,更不用閱讀的快,無論我們閱讀是為了什麼,重要的是在於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多大程度的思考,也就是反思。
然而,叔本華於該文之批判性極為強烈(且該文主題也不僅限於本文所論者),所以立場相對而言極端一些,而我們可以不用那麼的悲觀,而或可從較樂觀的面向來看待閱讀與書這件事。就像 Joseph 在文章中提到愛書人生是沒有終點(goal)的,如蒙田說:「我或許是個廣泛閱讀的人,但我沒留下任何東西。」、「我會非常想去抓住事物完整的理解...但我無法使我付出那麼高的代價...我從書所找尋的是給我自身在可敬的娛樂中之快樂;或如我讀時,我僅尋那學習中能認識自身以及教導我如何活的好與死的好的分枝。」也就是說,找尋如何變得更有智慧。或許就像Joseph,我們可以就因為樂趣而閱讀,而或許在某個幸運的日子在這路途上能拾起一點智慧。
或許我們可以參照 Joseph 的建議,對於一個愛書人生來說,一個重要的幫助在於認知到身為一個閱讀者,或許可以是什麼都讀的(omnivorous),但永不可能接近全知的(omniscient),這個認知會移除掉很大部分的的壓力。進而在閱讀好書以及反思的前提下,僅因為樂趣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