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親職考古題】14:一不小心生太多,兄弟姊妹鬩牆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一次活動裡,一位三寶媽剛處理完最小那個孩子的生理需求,目送小孩的小屁股離開,隨即眼神黯淡下來,癱瘓在椅子上。我拍拍她的肩膀問她:「妳一天裡有多少自己的時間?」她還沒回神,我自己就猜了答案:「45秒嗎?」我們就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照顧幾個小孩的生理需求雖然很辛苦,但在工作坊裡最常被提到的「多寶媽困境」,還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吵架,該怎麼辦?」
圖庫裡當然沒有那種真實場景,只有美好的假象(?)

做父母,不要做法官

「爸爸唱黑臉,媽媽唱白臉」的黑百兩道教養術對於「讀過書的家長」來說,已經顯得有點老套,於是一個比較新潮(其實也沒有多新)一點的說法,是將父母比喻為法官,類似「媽媽要會做律師,爸爸要會做法官」這種說法。
這個比喻除了充滿性別刻板印象之外,將父母跟法官擺在一起談,也恰恰好顯示該文作者既不懂教育也不懂法治。這兩件事情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別,在於法官(司法)是根據法律來執行權力,而立法是立法機構的權限;父母則是根據自己設定的規則,然後自己去強制執行法律。
這樣的父母不但是法官、律師,甚至還是立法委員跟警察。
所以這樣的說法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缺點,一是它「假裝」跟法治很像,但本質上很接近獨裁,二是父母要身兼多職非常忙碌。
相對於「媽媽做律師,爸爸做法官」這種說法,我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時學到「做父母,不要做法官」這個概念。剛入行的時候,我自己還沒有孩子,也是這樣建議家長們面對手足糾紛。「做父母,不做法官」的建議,強調大人要試著走下「自以為理性客觀的獨裁者」位置,回到父母的角色,才能給孩子較為平等的建議與滋養,在維護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提供孩子們協助。
然而,這些年跟父母的合作經驗增加,加上我自己在教育現場處理衝突的經驗累積,我發現有許多追求民主教育的父母,雖然積極接納了這個建議,但卻發現在實作上實在很難辦到。因為小孩們常常蠻橫激動不可理喻,互相指控是家常便飯,更為難的是把媽媽或爸爸的懷抱或四肢當成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寸土必爭,哭喊著: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拿!」「媽媽,一點都不能少!」
當這個小孩正在啜泣黏著自己、不讓自己去抱另外一個,另外那個搶輸的小孩跪在旁邊大哭大喊:「媽媽都不抱我!」媽媽心裡很可能會像「孔劉跟彭于晏都哭著要我抱他」那樣深深感到選擇障礙。
我完全理解。當孔劉跟彭于晏都要妳抱他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要求妳理性做媽媽,畢竟這種要求跟這種想像一樣,都是非理性的。

做情人,不要做父母

有一次,有個媽媽問我手足糾紛的問題,大致上的談話如下:
:哥哥說我都不愛他,每次吵架我都幫弟弟。天地良心啊,我都很努力不偏袒啊。

:那哥哥說「妳不愛他」的時候,妳怎麼回答?

:我當然說怎麼可能,我很愛他啊。

:嗯,後來?

:後來弟弟就哭了,弟弟說其實我才不愛他。

:那妳怎麼說?

:手心手臂都是肉啊,我兩個一樣愛啊!
想像一下,如果你有兩個或三個伴侶,要平安地度過情人節,最明智的作法是什麼?你會約一約一起吃晚餐,湊一桌嗎?然後在飯桌上伴侶A問你:「你愛不愛我?」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其實不用認真想啦,因為當你決定要湊這麼一桌的時候,你的回答已經不太重要了。
「有兩個小孩」很像「有兩個伴侶」,比方說他們都是你很愛很重要的人,也是你想要討好的人,你大概也會希望不要讓他們太過傷心。
要面對有兩個(或以上)伴侶的情人節,最明智的方法,大概是不要讓他們知道彼此的存在,分別約早午晚餐分開解決。但有兩個(或以上)小孩的每一天,雖然已經沒辦法不讓他們知道彼此的存在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將他們分開解決,也就是最古老的、傳說中的招數:個別陪伴。
在一些我接觸到的例子裡,我們發現好好陪伴大小孩迎接小弟妹誕生的過程,可以協助大小孩和緩地理解即將誕生的弟妹「是什麼東西」,像是仔細解釋生產過程、說明嬰兒出生後可能會造成的作息改變,以及預告父母的關注可能會轉移到嬰兒身上(但會盡力維持並滿足大孩子的需求)等等。
假如沒有協助大孩子進行這些準備,那麼對大孩子來說,因為小弟妹的出現所造成的各種激烈變化,都可能像是掉落懸崖一般的墜落。作息的改變、父母關注的轉移、物質的分配(玩具、空間、食物)雖然都很令人困擾,但最令人心碎的,可能是「本來只屬於我一個人的爸爸媽媽再也不只屬於我一個了」的挫敗感。
本來左擁右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會漸漸理解到這個嬰兒不是借住幾天的客人,而是不會消失的家庭成員。這是無可挽回的挫敗,除了哭鬧之外他別無他法,但哭鬧卻往往會帶來更冷落的對待。而可能更令他矛盾而難受的,是他也很喜愛這個嬰兒的那份感受。
也許用戀愛關係來比喻,有些人會比較能想像。這就像是你的伴侶突然從某天開始一直說要再交一個伴侶,你雖然有點擔心,但也沒那麼當真。直到某天一覺醒來你發現身邊真的多躺了一個人,而且你的伴侶從那天開始就把大多數的時間分配給他。你試著抱怨,他說「因為他比你更需要我」。
你終於哭鬧,他說「你先來的你要比較理性不要無理取鬧」。因為你的日常生活十分依賴你的伴侶,以致於你無法跟你的伴侶分開;這樣雖然已經夠慘了,但更慘的是,你也根本不想跟你的伴侶分開:因為你無可救藥地、無條件地愛他。
面對這樣心碎而挫敗的孩子,不要去當什麼法官,也不要想著當什麼父母了,可能的話,請你盡可能跟他談戀愛。為你的每一個孩子設定一個只有你們的約會時間,教育教養什麼的,在其他時間裡再說再煩惱。
試著像孩子那樣認真期待那段時間,試著期待你們的約會。在那個時間裡,不要去管世界上其他的任何事情,就只看著他,對他好,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那麼他也許就能慢慢接受,他愛的你有很多愛的人,但你仍然是那麼愛他。

小孩是我老婆最愛的伴侶,而我是老婆的大孩子

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個小孩,所以我曾經一度以為,我沒有辦法瞭解有兩個以上小孩的困境。但我有一天突然想通了上面那些事情,才發現其實我早就在同樣的困境裡了。
我其實有兩個伴侶啊啊啊!!!
原來我早就是「開放性關係」了呢。只是在我們的三角關係裡,他們兩個比較相愛而已。QQ
關於異性戀關係裡男方的「墜落」,我已經在上面這篇文章裡提過。假如你覺得我的推論跟你家裡的狀況有87分像的話,和伴侶一起打造一個固定的個別約會時間,可能會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喔。
不過呢,雖然這個方法可能會蠻有用的,但也有其侷限。終究一個禮拜只有七天,請盡量不要超過六個小孩加一個伴侶;俗話說貪多嚼不爛(?),請謹慎使用。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59會員
121Content count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駿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達給父母或照顧者們的,並不是我們多會教,反而是「像我們這麼誇張都沒什麼教,你們也許不用這麼焦慮。」像我們這樣,努力對抗教養焦慮,把教東教西的力氣省下來,用在惜惜小孩上,最後長出來的阿果,就是一個值得我們無條件去愛的人,而他也是那麼無條件地愛我們。也許你也可以試試。
我不打算跟讀者或焦慮的父母說「你教錯了,應該照我的方法教」,而是想要跟父母說:「別擔心,像我們這樣教得那麼少,小孩其實也長得還不錯」。假如我們可以放下更多焦慮,而不要把力氣花在太多「教小孩」的方向上,也許我們就可以有更多力氣拿來好好愛小孩、惜(sioh)小孩。
我發現教養書往往不能讓父母們更加穩定,反而讓他們更加焦慮,所以我建議大家把教養書都燒掉,包括我即將要出的那本。燒掉教養書之後,我建議大家讀一些其他領域的,有趣的書。如果你讀《照護的邏輯》,你也許會跟我一樣覺得,生小孩跟得糖尿病其實很像。
最近我被問到一個問題:「小孩打電動看影片都不會自己停下來,要怎麼訓練小孩的自制力?」在更早之前,大約五六年前吧,那時我合作的家庭則比較會問:「小孩都不會自己去寫作業,寫一寫就跑去玩,都沒有自制力,要怎麼訓練他們的自制力?」自制力到底有什麼難的?
這篇文章不是要說「大家都不要管小孩就對了」,也不是要說「像我這樣教小孩,小孩就會乖」,反而是想要透過這樣「積極不教」的教育實驗,來緩解大家「忙著教」的教養焦慮。我們是這樣想的:我們也許是因為總是太想要教了,而看不見孩子當下的狀況,也看不見被妨礙的親子關係。
我打算在這兩三個月內,用幾篇文章來說明我想像中的自主學習模型,也是一種盡可能趨近學習者中心的教育模式。首先要談的是,怎麼樣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習得在社會中生活的「基本能力」最有助益?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達給父母或照顧者們的,並不是我們多會教,反而是「像我們這麼誇張都沒什麼教,你們也許不用這麼焦慮。」像我們這樣,努力對抗教養焦慮,把教東教西的力氣省下來,用在惜惜小孩上,最後長出來的阿果,就是一個值得我們無條件去愛的人,而他也是那麼無條件地愛我們。也許你也可以試試。
我不打算跟讀者或焦慮的父母說「你教錯了,應該照我的方法教」,而是想要跟父母說:「別擔心,像我們這樣教得那麼少,小孩其實也長得還不錯」。假如我們可以放下更多焦慮,而不要把力氣花在太多「教小孩」的方向上,也許我們就可以有更多力氣拿來好好愛小孩、惜(sioh)小孩。
我發現教養書往往不能讓父母們更加穩定,反而讓他們更加焦慮,所以我建議大家把教養書都燒掉,包括我即將要出的那本。燒掉教養書之後,我建議大家讀一些其他領域的,有趣的書。如果你讀《照護的邏輯》,你也許會跟我一樣覺得,生小孩跟得糖尿病其實很像。
最近我被問到一個問題:「小孩打電動看影片都不會自己停下來,要怎麼訓練小孩的自制力?」在更早之前,大約五六年前吧,那時我合作的家庭則比較會問:「小孩都不會自己去寫作業,寫一寫就跑去玩,都沒有自制力,要怎麼訓練他們的自制力?」自制力到底有什麼難的?
這篇文章不是要說「大家都不要管小孩就對了」,也不是要說「像我這樣教小孩,小孩就會乖」,反而是想要透過這樣「積極不教」的教育實驗,來緩解大家「忙著教」的教養焦慮。我們是這樣想的:我們也許是因為總是太想要教了,而看不見孩子當下的狀況,也看不見被妨礙的親子關係。
我打算在這兩三個月內,用幾篇文章來說明我想像中的自主學習模型,也是一種盡可能趨近學習者中心的教育模式。首先要談的是,怎麼樣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習得在社會中生活的「基本能力」最有助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從很小的時候大概國小吧,媽媽就開始教我煮飯,一開始從煎蛋開始,慢慢的從水餃、泡麵、煎蛋餅到了可以煮一整桌四菜一湯的菜餚(這時大概國高中了),小時候跟媽媽在廚房裡有說有笑開心的煮飯有時發出較大的笑聲或吵鬧聲,此時在客廳的爸爸就會發出很大聲的「嘖」或是深吸吐氣的聲音,皺緊眉頭用極為嚴厲羞辱責備的語氣制止
Thumbnail
治療室裡看過許多迷惘徬徨的大人,他們從來都沒有被問過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決定,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的需求從未想過,因此往往困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謎團中。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想要孩子可以成為能理解和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在可以說話的年紀就讓她們學習選擇。
Thumbnail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Thumbnail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在鄧惠文醫生的節目中聽到一個名詞:兒童親職化, 就是我知道的小大人, 就是我的童年寫照; 在節目中我才發現自己的很多特質來自童年, 那個超自律與沒有彈性的我, 那個無法好好向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我, 那個總是焦慮總是想很多試圖體貼懂事的我, 那個看似八面玲瓏的我還有會看臉色的我, 關於我的童年經驗,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從很小的時候大概國小吧,媽媽就開始教我煮飯,一開始從煎蛋開始,慢慢的從水餃、泡麵、煎蛋餅到了可以煮一整桌四菜一湯的菜餚(這時大概國高中了),小時候跟媽媽在廚房裡有說有笑開心的煮飯有時發出較大的笑聲或吵鬧聲,此時在客廳的爸爸就會發出很大聲的「嘖」或是深吸吐氣的聲音,皺緊眉頭用極為嚴厲羞辱責備的語氣制止
Thumbnail
治療室裡看過許多迷惘徬徨的大人,他們從來都沒有被問過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決定,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的需求從未想過,因此往往困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謎團中。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想要孩子可以成為能理解和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在可以說話的年紀就讓她們學習選擇。
Thumbnail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Thumbnail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在鄧惠文醫生的節目中聽到一個名詞:兒童親職化, 就是我知道的小大人, 就是我的童年寫照; 在節目中我才發現自己的很多特質來自童年, 那個超自律與沒有彈性的我, 那個無法好好向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我, 那個總是焦慮總是想很多試圖體貼懂事的我, 那個看似八面玲瓏的我還有會看臉色的我, 關於我的童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