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但是當我們去體會彼此的立場、感受與需要就會需要時間去沉澱,這是需要「覺察」的。
若發覺自己或在關係裡,延續了過去不想再重蹈覆轍的教養方式,或是演變成另一種彼此不喜歡的互動,不妨可以停下來思索是否是過去的隱性創傷在作祟。
隱性創傷...
可能來自於照顧者或生命中重要的人,你知曉他是為你好,卻因此更難去訴說表達,甚至覺察,只能被隱藏。
包裹在「為你好」內的懲罰、羞辱和比較,通常是為了讓你深刻記起你犯的錯,但很多孩子都只記得被羞辱的那一刻,只知道從那時起,心中有些什麼破掉了。
為了不再遭受這樣的受傷感受,有些孩子把嚴厲、擔憂的話語內化,極度害怕犯錯、努力討好,也有些孩子關掉自己的感覺,並暗自決定了自己的人生劇本,遠離了父母,也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孩子變成大人後,原以為都過去了。
卻可能在平常生活的互動,因著某一句話、某一個情境,心中突然升起那種混合了羞恥、罪惡、生氣、焦慮等難受。
那種因受挫沒來由的痛楚與不安,不知不覺好像有某種慣性,羞辱被延續下去,對自己,抑或是對別人,特別是重要的人。
原來,過往的傷痕,並沒有因此消失,好像還成為前進的阻礙。
當手中只有一把錘子時,很容易將所有的事物都視為釘子。
有人可能會問,回頭檢視心中的傷痕,是被哪把錘子所傷,是否值得?
有沒有一種可能,接受自己身上也有那把錘子,但同時相信手中握有不同工具的可能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學習找到適合的時機與步調來回看過往,練習找到善待自己,也善待珍愛的人的互動方式。
覺察自己的生命狀態如何很重要。先成長自己,才能去成長他人。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和需要成熟、真心誠意對待他的父母,陪伴他的生命茁壯🌱
外部環境可以剝奪掉任何事物,唯獨拿不走你選擇如何回應環境的自由。—奧地利神經學家 Viktor Fran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