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教育現場的生存遊戲:好孩子權力故事

121公開內容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小真
你對小孩子的陪伴和努力~怎麼可以那樣堅持和堅定...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聽瀾
我對於那一段: 我建議協力的教育者跟媽媽們不要再去追問理由,也不要再反駁孩子的理由跟決定,以免小孩排擠人排擠得越來越有道理、越來越理直氣壯。 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文中用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第一篇中的觀點:「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來建議教育者不要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去尋找理由,以及反駁孩子的理由,或者試圖用講道理來說服小孩,攻破小孩的防衛。 某部分來說,我認同「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的觀點。但真的在教育現場中,教育者去協助小孩的模式,即便是同樣的問句,也有可能是陪伴,建立連結和陪同梳理的過程,而不是為了千方百計的攻破小孩的防衛。前者可以引導孩子慢慢的情緒緩下來,理智回來,同時練習看到事情的全貌,理解衝突中,另一方的狀態。當然,後者也時常在教育現場出現,結果就是導致小孩逃避討論,也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 但我認為這兩者的區別,關鍵其實在於教育者高度的自我覺察,以及對孩子的了解。而不是單純依靠追問的語句,句式來去判斷。 在親子共學的教育現場裡,孩子多為學齡前的幼兒,衝突發生後,我們會與孩子核對。核對有很多層次,情緒的,事情的。小的孩子,因為對情緒的認知還在建構和發展,所以我們仍然會提供情緒的詞彙,描述,作為拓展的空間,同時一起找尋感受情緒,度過情緒的辦法。也會提供對事情的猜測,給出選項而非開放式問答,具體依據衝突的情景和孩子的能力,有的孩子有辦法講完整的事情,有的孩子是斷續的,當然事情可能會因為核對的方式而走向不同的面向,但只要孩子說出的話,我們都會相信是真的。事情的梳理會一併進行,情緒事情兩者並不會完全分隔。因為衝突之中,這兩者本就是攪在一起的。我們也會問理由,孩子也可能給出千百種理由,我們也會順著孩子給的理由去聊,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建立連結,陪他梳理。身為親職與教育者,也能猜測孩子給出的答案是真實的,還是在逃避,但我認為知道他在逃也沒什麼不好,順著理由去,並不一定會鞏固小孩排擠人,也不一定會造成小孩越來越理直氣壯。 這過程中的大人,遵循的原則是:相信孩子講的每一句話。 以我身邊的例子來說,的確小孩會有不想面對而搪塞理由,我們並不會覺得追問理由是一種鞏固,相反,本著相信孩子的態度,這些慢慢的將事情順下去,也能讓孩子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下來。等待她真的願意面對的時候,我們會再陪同一起。陪了2年多的孩子,如今四歲多,已經能互相講清楚自己的狀態,同時在大人核對給出的選項是錯誤的時候,也會直接的反駁。他們對自己的情緒非常清楚,同時情緒仍然在的時候,也能一併進行討論和梳理,這是我以前也不敢相信的,可是的確孩子們就是這個狀態。 回到強納森.海德特的觀點,作為一個傾向自由主義的人,他的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也並不是讓我們摒棄理性好邏輯,而是讓我們有自省,人幾乎都是先站了某個立場,才開始構思和為自己辯護。那麼就更加應該試著去理解其他人,尤其和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是如何做決定的,並且更加珍惜理性與邏輯的可貴。絕對不是摒棄理性與邏輯。這也是為何,我認為不應該懼怕去與孩子核對和談話。 我認為與其請家長和教育者不要追問理由,以免形成壓迫,不如提供他們可以自我覺察和練習的途徑和方式,比如多紀錄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試著重新建構與人溝通的模式,練習我訊息,練習非暴力溝通,等等。這些資源網絡上也提供的很多。這也是我認為如今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非常需要的,不論我們是不是從事教育,人的自省,自知,破除自戀與盲目,都應該是我們去練習的課題。
生硬的知識對許多孩子來說(其實大人也是),很難提得起興致去瞭解,為了讓孩子有多一個聽下去的理由,我們常使用了一個作法:遊戲化。 但在我看來,太成功的遊戲化設計有時會削弱參與者對議題的瞭解,我會用我們的活動設計來說明,遊戲化可能造成的一種風險。
Thumbnail
我對「高年級」孩子們的期待,是他們要開始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我想要做什麼?」「我想要成為什麼人?」「我想要具有什麼樣的技能?」「我想要跟誰誰誰一樣?」
Thumbnail
看到前中段就覺得,現在好多已經幾十歲的人,都還是低年級呢
低年級的主要目標是人格發展以及探索外在世界。這篇文章要討論我想像中的低年級,以及為了低年級發展所設計的自由日。
Thumbnail
我好喜歡這個實驗性的課程喔
我想試驗的是,一門課如果能夠提供夠多的通道,那人能不能在裡面誠實地面對自我要求,這樣也許對教學者跟學習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
Thumbnail
作為父母和教育者,每當面臨要不要「推一把」的教育抉擇時,一邊是「小孩因此而討厭怎麼辦?」「破壞親子關係怎麼辦?」,另一邊是「小孩養成逃避的習慣怎麼辦?」兩害相權如何取其輕?簡直像是教養上的電車難題。在有如迷宮的諸般可能性裡,父母和教育者到底該怎麼做選擇?
Thumbnail
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裡,被輿論稱為「吹哨者」之一的醫師李文亮於2月6日過世。這篇文章要討論的,著重在中共有關當局當初要求李文亮簽寫的「訓誡書」。雖然是那個國家的事情,但看在我這個教育者的眼裡,卻像是近在咫尺的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胡啟敢
比盧斯達的廢文好看好外,可惜我金錢不多,不能課金給您。
在台灣做教育,時常會聽見父母的許多擔憂,一下子要防堵這個,一下子要禁止那個。除了媒體亂象之外,政治、性教育、社會黑暗、死亡、妖怪、鬼、電玩、手機、電視、漫畫,應有盡有。但是,怕球是接不到球的,當然也沒辦法教孩子接球。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孩子被強力規定的時候可以有很好的「表現」,但在沒有強力規定的時空裡,卻像一攤爛泥或總是做出相反的事情?這並不見得是因為那個小孩需要被規定,反而可能是因為「過多的規定」,讓他失去下決定的經驗,而在日後無法面對複雜的、需要頻繁下決定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裕琪
很好看!但是標題讓我差點錯失看這篇文章的機會。 在信箱看見vocus有一文章取名什麼xx決定力的⋯我直覺是天下雜誌或是親子天下那一類的東東,根本想略過不理了! 看完後,我這兩天有需要使用你全文概念在一個孩子身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