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沒有耐性看書,連去書店都覺得漫無目的。從書店到ig只有一瞬間的事情。一瞬間的事情,書店都變得好ig。我失憶想不起以前泡書店的滋味是什麼,求的是什麼。然後,再往書店內部走一點,來到人生的斷面。我從斷面這邊,看著斷面那邊自己怎樣喜歡的看著書,撫摸書。明明只是在宿舍樓下吃飯,還要多帶個五百塊,就怕自己在茉莉看到什麼喜歡的二手書。
斷面這邊,像是失去方向感的候鳥。空有熟悉感,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再次回去,那一家茉莉也沒了。拿出手機再查一下附近哪裡有,不過在此之前先滑一下臉書、IG。那此之前拍張照哀悼。
在喜歡IG塑膠性美好的同時,我卻也開始厭惡一進書店展開的書牆。我不確定是因為那種熟悉卻不確定的感覺在作祟,還是我是真心討厭那書牆。不過不管是出自於哪一種情感,我還是可以用一套理性的說法表達書那樣的厭惡是怎樣的感覺。說起來矯情,但我就是討厭那勝利者的姿態,等著讀者敬虔朝拜一般。如果真的被吸引了,打開來看,就造成類似精神強暴的二次傷害。所以,一進書店的書牆,我通常匆匆走過。偶爾我還是會留在那片書牆前面,只是因為嘲弄書架上錯誤的分類。像是把星座書或是某位知名人士的心靈雞湯作品放在科普書籍。我猜他們是這樣推論的,這類書都有某種神秘的療癒效果,這與心理諮詢類似。某些分類方法中,心理學被歸類於科學的一部分。所以,這類書應該被歸類於科普。我其實無法苟同卻可以體認書店工作人員的辛苦。畢竟真正的科普書還是太少,而且類型太過相似。差別可能就只是封面跟作者吧。而其實,我自以為是的嘲弄是『該不會書店店員都不看書吧!』。不過這不能怪誰,畢竟我們已經踏入的書皮比書本身還重要的IG世代。
而我,也實在不該抱怨科普書的。事實上,談科普就像是談0050或是0056一樣。這世界上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了。每個人也很討厭自己一樣如此似是而非,卻也討厭被貼標籤。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樣子有一定的想像,如果這個模樣與標籤上的字不同,到底是自己不了解自己呢?還是不了解這個世界呢?我們對於世界的模樣,既明確卻又陌生。明確的是自己的想像,陌生則是與想像之間的距離。
書店是最後的堡壘。書店裡的世界必須要明確。所以我討厭書牆,那華麗卻又錯誤的擺設.而且書店裡所撰述的世界也必須明確。因為沒有一本書可以是像是真實世界一樣含糊不清而且混濁複雜。所以,讀書是一種慰藉。逛書店也是。對於書的情懷,自己活生生就像是個老人家。怪不得逛那種『一本三十、穿著白色吊嘎的老頭在顧店』的那種二手書店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或許自己也只不過是想活在舊時代而已。因為相對新時代,或許就時代自己比較容易建立自己的國度,在裡頭稱王。畢竟那也是練習好幾年的事情。
面對新的事物,改變只是越來越快。選擇不改變或許也是一種方式。也只是一種相對的方式。讓改變的一切看待我的方式,也是一種改變。我想那是一種步調,那種步調可能不適合在IG書店裡,也不適合在分類失敗的書牆前,打卡、拍照。4G、5G,虛擬以及現實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奇怪得,這也導致人與真實之間的距離卻也越來越遠。真實是什麼?不是思辨研究過後的所留下的簡短而且強而有力的語言,卻是關起靜音之後,打開lofi BGM,掛上濾鏡,美好的,人們想要的。想要活在舊時代的自己,或許不是在乎『那個真實』,而是『那一個真實』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