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正熱,看似與奧運沒有什麼關係的李小龍,其實名字一直出現在相關報導中,因為他的電影作品,啟發很多人踏上選手之路,或者把他的子女送上這條路。
紐約時報記者Hannah Beech在報導中寫著:「For generations raised on the cinematic exploits of Bruce Lee or Jackie Chan, taekwondo became the closest Olympic sport to have the electric energy of kung fu films.」
確實,被李小龍與成龍電影餵養的這一世代人們,跆拳道是最接近他們理想中功夫境界的奧運項目,當然你可能會說,其實差別很大,差別當然很大,但這只是他們練跆拳道的理由。
摩爾多瓦跆拳道好手Aaron Cook,因為崇拜金剛戰士,才去學跆拳道,金剛戰士跟跆拳道也差夠遠了,美國跆拳道選手Terrence Jennings,因為想當忍者龜去學跆拳道,這差更遠吧!因為他應該去學忍術不是。
所以李小龍只是他們接觸跆拳道的動機,事實上,每屆奧運都有拳擊、柔道、跆拳道選手,都會提到自己因為對李小龍或成龍的崇拜,才走上技擊運動的道路。
比起中國網友一天到晚在吹噓,李小龍到MMA實戰功夫多強,跟阿里、泰森打勝算多大,那種自行幫李小龍腦補的意淫式吹捧,其實光是啟發這麼多人踏上選手之路,加上他在格鬥技的觀念,以及電影上的成就,就已足夠偉大。
這其實是一件蠻不容易的事情,當然因為李小龍身為電影明星,傳播的能量本來就比較大,但他又是位截拳道創始人,是一門格鬥技巧開宗立派的祖師爺,但卻影響一堆人去學跆拳道、空手道。
這次東京奧運就有兩位跆拳道獎牌得主,直接或間接受到李小龍影響,才踏上跆拳道之路。
一位是義大利選手Vito Dell'Aquil,男子58公斤級金牌,老爸是李小龍影迷,就因為這樣把他送去學跆拳道
另一位是女子49公斤級銀牌,跆拳道項目最年輕獎牌得主Adriana Cerezo,她想學跆拳道的初衷是來自李小龍與成龍的電影。
但是她的父母一度反對,認為女孩子學武術太暴力,但有祖父撐腰幫她報名,還對她父母說:「不要這麼無聊,讓我孫女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或許這些選手,沒有從李小龍的身上學到什麼武功,但都學到對運動的熱愛與投注在身上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