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八月,台灣多半都是晴空萬里,台南也是預期內的炎熱,研究所的課程還在悠閒的暑假中、又剛好離開上一份工作的我,接到了前輩兼好友的提供的工作機會,三天的拍攝工作,以「壞鞋子」舞團為拍攝對象,在曾文溪流域的上中下游分別尋找一個地點拍攝,製作台南麻豆大地藝術季的宣傳片。
三天的拍攝地點分別在曾文水庫、曾文溪支流的惡地形、下游的扇形鹽田。為了要拍到導演想要的光影、天空與水面的顏色、風吹草動所形成的線條、以及舞團與這些場域的互動效果,都得在天微亮的狀態下就得出門,跟隨港口一號影像工作室的兩位導演以及其他的工作夥伴上山下海,進行越野挑戰賽後到達拍攝地點,為的就是要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完成拍攝作業,結果遇到了在這個夏季較為罕見的「暴雨週」,間歇性的大雨讓水庫快速的解渴了,卻也讓拍攝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所幸最後受到創作之神的眷顧,在夾縫中緊張卻也很愉快的完成了拍攝工作。
過去五六年我都在人文歷史的領域探索與紀錄,甚至在去年參與了社會運動的影像紀錄,以紀實性質的影像與記錄居多,這些經歷都是我重要的養分,更是形塑出我現在狀態的主要原因。雖然人文歷史與自然、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但卻是我一直以來都忽略的一部分,以至於在這個工作中顯得陌生且格格不入。
而這次的工作,僅僅兩次的場地勘查與三天的拍攝,卻是讓我獲益良多的一段經歷,除了協助流程的進行、並捕捉到導演想要的畫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觀察自然環境中的光影變化,透過風與雲霧的流動、山與土讓的狀態判斷天氣和氣候的變化,這些變化又牽引著動植物的生態。感受與觀察,大概是我這次學到最重要的一課了,我們的生活與自然空間是連結在一起的,放下手機、眼睛離開相機觀景窗,稍稍留神就能注意到周遭環境的變化,多留點心思看看這片土地,或許會慢個幾分鐘看到社群網路的新資訊,但能獲得的可能是過去從未留意過的有趣事物。
最後推薦一首歌,雷光夏《寫給雨天的歌》,有一種愛,不會直接說出口,可能會是凝視、也可能是陪伴、亦或者有著無可取代的默契,對象可能是人、動植物或是自然界的一切,放慢腳步留心觀察,會發現一切都是這麼自然,卻又如此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