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歲之前,對於30這個分水嶺很擔憂,30歲之前,似乎都算是妙齡單身,不知道為什麼,過了30歲就會變成大齡剩女,同學一個個結婚,越來越討厭婚禮上抽捧花,cue未婚女子上台的橋段,那時候只要去喝喜酒,總會先發制人的告知不參與玩任何遊戲,也告訴自己自己的婚禮絕對要快狠準,不玩遊戲,只要求東西喜餅好吃,和準時開桌。(事實上我的婚禮頂多讓很照顧我的長官上台講講話,剩下的就是把酒言歡,新娘本人還一直把大家趕走去別的地方續攤。)
從自我成就的搭建
現在回頭看,29到30其實沒有甚麼改變,但工作有了一定的資歷後,挑戰也會隨之而來,第一次的出差,第一次的參展,第一次參與大型專案,職場上的權力鬥爭,公司內的黨派紛爭,緊迫盯人的上司,幾乎沒有一個工作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回家累到痛哭失聲,有時加班加到天昏地暗,假日還去公司報到。但每完成一件事,都會有種瞬間補滿血的感覺,打怪又打進了下一個關卡,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很累,很傷身,很市儈,也很有成就。
到人與人關係的建立
我是29歲結婚的,看似順利的在30歲以前把自己嫁掉,但光南部的飲食習慣,我這死台北人就適應了好一陣子,為什麼羹湯是甜的,為什麼牛肉麵是甜的,為什麼煮菜要加糖!更遑論彼此習慣的磨合,兩個家庭各式各樣習俗的衝突,訂婚結婚這些傳統儀式,繁文縟節,三姑六婆的搗亂都硬生生地撐過來了,現在回高雄吃到甜甜的肉也覺得好滋味!
但爸媽也是在這個時候相繼生病,尤其是母親,接連的病情打擊,讓我一度想要暫緩婚事,先等媽媽撐過這一段。但爸媽堅持家裡要有喜事才能沖掉壞事,所以所有的婚禮照片,媽媽都是一臉愁雲慘霧,臉上沒有一點辦喜事的光彩。但也因為這樣,我從專心一意過著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路,變得多回頭看著自己的父母。看著他們面對疾病的無助和慌張,覺得他們已不再是我記憶中巨大堅強的背影,而是頭髮已漸漸斑白,需要支撐與關懷的雙親。面對死亡的恐慌占據著他們的心,就在這些每日的陪伴中,除了自己的成就,也開始思考家庭的意義。
以前對於每一個重大選擇很焦慮,深怕我選了什麼就失去了什麼,但30歲之後的這些年,體會到就算選了也不會怎麼樣,失去了就失去了,得到了就好好看著。在之前的
想成為一個媽媽嗎?提到了生孩子這件事,生兒育女對女性來說,跟30歲相比,或許是更大的轉折。
還沒成為媽媽之前,其實很難胸有成竹的說,我想要有個孩子,直到孩子出生,再到升級為二寶媽,依然有時會對這個身分感到厭倦,但從沒後悔,也深深覺得這或許是我做過最棒的決定。人生如果再從頭一次,我可能還是會糾結於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放棄現在的一切,而踏進下一個階段。但如果妳永遠不往前,妳永遠看不見下個階段的風景,現在想想,我當時就是這麼告訴我自己的,我可能失去了很多,卻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愛。
30歲後,我依然不知道下一個選擇的終點是不是我要的,但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停下腳步,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