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在社群媒體上的提問嗎?
「第一次約會,他說了一部片名,然後你們結婚了。」
回首曾經約會過的男人,居然有那麼一位發生了「片名心電感應」。
「我可以擁抱妳嗎?」
從通訊軟體傳來的訊息。
第一次見面看伍迪艾倫電影,第二次看《雲端情人》,在你以為這種極具文青感的約會將永遠持續下去時,喔不,他終於說出口了。
「我可以擁抱妳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這麼熱愛電影,愛到上網約人看電影,看一部、看二部、看三部…一直這樣看下去,除非他是影評人或想要電影院會員集點,或說他想跟影評約會。
「只是一個擁抱,無須如此慎重吧!」才剛這麼想,此刻就發現不就一直十指緊扣地牽著嗎?雖然看電影什麼的都是幌子這點心知肚明,但至少是個願意看電影的男人,還看了兩部超冷門片,接著我從他的眼光裡讀到一種誠實,對肉身的誠實。
「我想抱妳。」快要四十歲的babyface男子請不要用那種小狗眼神看我好嗎我受不了,而且這人語言用得高明,所謂的「擁抱」才不是拍拍抱抱,但不怪他,畢竟同個詞彙在不同語境發揮不同作用,也可以當作他擴大解讀了「擁抱」的定義。
「要不要找一個地方...」悄悄地在耳邊說了。
過了二十五歲,明白這種萍水相逢的認識都是約砲的起手式。然而,數學家漢娜‧弗萊告訴我們,前面37%的會對象都是淘汰期,例如我一生會談十次戀愛,找到最佳伴侶的機率會發生在拒絕四個人之後,如果把對象數目換成時間,假設我的約會年齡是在十七至四十歲之間,前37%的時間是25.51歲
從旅館回家的車上,剛擁抱完的男子想繼續聊電影,他問最近最喜歡看的電影是哪一部,我內心想著剛在家看完的《About Time》,早已下檔的電影,為了某種聊天的禮貌,不刻意舉一步下片的片,我微笑問說「你的是什麼?」
「抱歉,我很少到電影院看電影,我最近自己在家看了一部下片有點久的電影About Time,我忘記中文翻什麼了。」
還記得那個在社群媒體上的提問嗎?
「第一次約會,他說了一部片名,然後你們結婚了。」
男子說出《About Time》的時刻,我告訴自己這只是巧合吧,但還是很震撼的。過了三十歲後回想那個提問與37%法則,相遇的那年我二十六歲,我沒有開口求婚,之後我也沒有跟任何人結婚,或許應該在下一個片名心電感應發生時奮不顧身地和對方求婚。
但再也沒有下次了。
好比遇上把語言用得精巧,又用恰到好處的音量在耳邊進行性愛邀約又不說出一個有關性的字,如此這般故作矜持的男子,也是最後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