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歷史的二三事:潘英,快被埋沒的台灣平埔族研究者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潘英是誰?

筆者從《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翻拍的照片。照片的人物是潘英。
研究台灣平埔族的人很多,目前已有不少書籍、網文、影片在民間流傳,不過,到目前為止(2022年2月8日),為平埔族書寫歷史的人,仍然不多。在為數不多的著作中,潘英的《臺灣平埔族史》(1996年6月初版,南天書局)是現今我讀過較早,也是比較具有學術價值的一部,其他的論者──尤其是近來台獨人士廣為討論的沈建德、何顯榮、潘智仁、埔農等人,其論點不是需要更多考古、歷史、科學的証據支撐,就是論者腦補過多。
潘英是一個什麼樣的研究者?關於他的生平事跡,除了扉頁上的制式介紹,我用google搜尋,幾乎找不到其他資料。幾天前,我在臉書發文,簡短介紹他另一部作品《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2000年初版二刷,臺原出版社),沒多久一位板友竟回應我說:「潘英原任職我國海關,工作餘暇研究台灣史,獲得很高的評價,以關稅總局會計室主任身分退休。可惜已往生。」啊~~可憐!我只能按那位熱心板友的回應與幾本書上的介紹,勉強拼湊出以下的模糊圖像。
潘英,1941年生。宜蘭市人,是宜蘭市北門口潘姓家族的一員。其族群認同按照《臺灣平埔族史》後記自云:「……我宜蘭市北門口潘氏是從士林遷來的,傳到筆者這一代已是第七代;數年前,北門口潘氏某房尚曾分得士林潘氏祖厝財產。事實上,北門口潘氏亦可謂當地大族,筆者祖父輩及父輩在當地皆有相當聲望,整個宗族亦從來無聞與平埔族有任何瓜葛,似確與平埔族無關。卻是,並不能排除族中曾摻有平埔族血液的可能。」,自認是可能帶有平埔族血統的漢人。
成大會計系畢業。工作方面,目前只能確定他在財政部關稅總局會計室工作,曾當副主任,最後以主任的身份退休。利用工作閒暇研究歷史,是業餘的歷史寫作者。他那些以台灣歷史為題材的著作,據說得到很高的評價,其他作品就不得而知。以下是我所能查到的作品:
《中國上古史新探》、《中國上古同名地名辭彙及索引》、《資治通鑑司馬光史論之研究》、《同宗同鄉關係與台灣人口之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革命與立憲》、《萬馬奔騰的西潮》、《民國史上之非正統政治團體人物》、《惡夢與幻夢交織下之近世中日關係》、《國民黨與共產黨》、《台灣拓殖史與其族氏分佈之研究》、《台灣人的祖籍及姓氏分佈》、《台灣稀姓的祖籍與姓氏分佈》、《台灣平埔族史》、《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
(1986年,民國75年,明文書局出的《中國歷代職官辭典》,編著是潘英,我不確定是否同一人。)
從上述的書名來看,潘英似乎對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台灣原住民、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近代史、中國上古史……這幾個主題懷有高度的興趣。其大部分著作恐怕已經絕版,以販售新書為主的博客來、誠品等書店,應該是買不到他的書,需要到露天拍賣、蝦皮購物,及全台各地的二手書店尋找,或是到有收藏其書的公立圖書館借閱。
潘英的台灣史相關著作,由臺原出版社、南天書局出版。

研究與寫作理念:

對於台灣史,潘英認為,台灣史家過分關注政治層面,尤其是日治時期以後的台灣史,較少關心日治時期以前廣大人民的生活樣貌;真正的台灣史應該是反映各時代廣大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因此他致力於台灣民族史的研究。其研究與寫作理念,在《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的〈作者自序〉交代非常詳盡,他寫道:
筆者研究台灣史,曾經經過幾個「悟」的過程。首先,發現坊間的台灣史論著僅敘述統治者如何統治台灣,這些論著又多充滿了特定意識型態,「悟」到今日台灣本是台灣先民自動拓墾的成果,而這種拓墾實具殖民性質,「拓殖史」才是台灣真正的歷史,所以有《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一書的出版。幾乎在《拓殖史》脫稿同時,筆者又再「悟」到台灣原住民族,尤其平埔族在台灣拓殖史上的獨特地位,所以有《台灣平埔族史》的撰述。但《平埔族史》仍不是以平埔族自我意識為主體撰述的作品,因為筆者「悟」到真正的台灣史應是各時代台灣人民的生活史,已在該書脫稿之後。而要表現各時代台灣廣大人民的生活真相,最重要的,便是要抓住台灣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脈動,所以以台灣原住民為主軸,並以他們的歷史發展為分期標準的「台灣原住民族史」,便成為新近筆者研究台灣史的主題。將來還想在「台灣漢民族史」上追尋台灣史的真相,最後則準備以「台灣民族史」的完成,作為筆者在這一方面的研究總結,替自己在台灣史研究上奠立基點。(《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作者自序〉第2~3頁)
可惜,潘英來不及完成「台灣漢民族史」與「台灣民族史」,只出版《台灣平埔族史》,後面預定的兩部作品就沒下文了。如果老天讓他活到現在,也許《台灣漢民族史》與《台灣民族史》已經出現在誠品書店的展示架吧?

代表作品: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台灣平埔族史

2000年5月第一版第2刷,臺原出版社。
潘英雖然沒有提出什麼不同於前人的論點,卻細心整理、敘述、評論日治時期以來重要的原住民研究,也努力梳理漢文文獻、日本官方文書,以及戰後至今國民政府與民眾使用的族稱涵義,與這些名詞的演變過程。
他不像現今幾位大談平埔族歷史的論者,後者談論平埔族、平埔族歷史,竟然不去引用、議論學院的研究成果,也不太關心解嚴以後快速發展的原住民研究及田野調查,更有甚者,還以「那些學者從小受國民黨洗腦教育影響,所以……」、「他們的老師那麼親中國,徒子徒孫做出來的研究能看嗎?」、「研究者所參考的漢文文獻,不少在戰後遭有心人竄改、曲解」諸如此類的理由,直接斷言人家的研究不可靠,謝絕參考。
或許就歷史、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社會學……系所的專業標準而言,潘英的論述還不夠完美,但與現今那些業餘「平埔磚家」相比,我認為不錯了。
1996年6月初版,南天書局出版。
這本書應該是平埔族研究較具有開創性的著作。因為從伊能嘉矩到1996年作者出書當時,大多數研究者著力在研究自己當時所見的平埔族祭典、風俗、器物、生活習慣、思考方式……等,已經有一些學者、業餘人士編撰的民俗誌、田野調查、論文集等著作問世,但是以整個平埔族為單位的歷史著作還沒出現。
早期的學者受到許多條件限制,難以為個別平埔族群或整個平埔族建構歷史,之後因學術研究與田野調查成果積累、政治風氣漸趨開放、網路興起以後促成的資訊交流……等因素,建構(要說「再現」也可以)個別還是整個平埔族的歷史,變的相對容易,只是目前為止,市面上雖有個別平埔族群史,如:去年11月出版的《道卡斯族新港社部落史》;以整個平埔族為單位的歷史,就只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邀集學者撰寫的「台灣原住民史」系列的「平埔族史篇」!而且號稱要出4冊,結果二十年過去,迄今只見到北部、中部2本,南部、東部2本不見蹤影!
如果把書還沒出齊的「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系列算進去,依然無法掩蓋潘英這本書的風采!因為潘英這本書的出版年代比《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早,前者1996年6月出版,後者2001年後出版,而且潘英的書涵蓋全台灣的平埔族群,後者只有寫到半個台灣。

整體評價:

潘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相當謹慎,不因自己姓潘,就在沒有証據証明自己是平埔族的情況,就接受「過去,許多平埔人以潘為姓,所以台灣那些姓潘的,就是平埔族後代」諸如此類的說詞,認為自己是平埔族,然後立刻以債權人向債務人討債的心態書寫歷史。
對於前輩與同行學者的學說,作者不盲從,也不斷章取義,雖然沒有提出新的觀點,卻直率指出他們觀點哪些地方有盲點,尤其是對於「南島民族起源論」、台灣原住民分類與族群遷徒、明清時期台灣原住民的名稱演變……這幾個議題。對於意識型態、民族主義干擾學者客觀研究,潘英有所警覺,在我上文介紹的兩本書裡,作者除了批判學者刻意迴護鄭氏政權對平埔族的剝削壓迫,也批評官方與學界的漠視,致使不少原住民遺址在還沒有被研究之前,就遭到破壞、摧殘。
在《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台灣平埔族史》兩本書中,潘英展現高度的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其嚴謹的論述風格,以及大量彙集、整理的前人說法與相關書目,使這兩本書能夠作為我們快速了解「平埔族」與「台灣原住民」的入門書。
(全文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1會員
236Content count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的作法,值得有心寫作歷史普及讀物的人考慮,不過書中某些段落,作者高度模擬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到近乎抄襲的地步,以及幾則故事「情節不太合乎常理」或「缺乏歷史根據」等問題,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引用或是模擬太多別人的東西,不只會降低自己著作的品質
為了讓台灣留日學生與日本民眾瞭解真正的台灣歷史,王育德用日文書寫《台灣:苦悶的歷史》。這本書最初由日本著名的出版社「弘文堂」出版,之後由留日學生黃國彥翻成中文,1979年由日本東京的台灣青年社出版。解嚴以後,中譯本由台灣的「前衛出版社」發行。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坊間有許多台灣歷史的入門書,有綜合性質的台灣歷史,也有針對文學、文化、教育、音樂、宗教、醫療.....某個領域而寫的台灣歷史,這些都是我們學者、業餘愛好者投入大量時間研究與寫作的心血結晶,也是不少出版社不計盈虧予以支持的成果。在此,我感謝他們!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的作法,值得有心寫作歷史普及讀物的人考慮,不過書中某些段落,作者高度模擬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到近乎抄襲的地步,以及幾則故事「情節不太合乎常理」或「缺乏歷史根據」等問題,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引用或是模擬太多別人的東西,不只會降低自己著作的品質
為了讓台灣留日學生與日本民眾瞭解真正的台灣歷史,王育德用日文書寫《台灣:苦悶的歷史》。這本書最初由日本著名的出版社「弘文堂」出版,之後由留日學生黃國彥翻成中文,1979年由日本東京的台灣青年社出版。解嚴以後,中譯本由台灣的「前衛出版社」發行。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1990年代,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作者多是學術體制外的業餘人士,學識與論述能力良莠不齊。許多人熱切書寫台灣歷史,等不及台灣歷史系所設立,也不太敢指望體制內學者的良心與熱忱,為的是:想儘快將戒嚴時期黨國體制隱瞞的歷史,揭露給更多人知道,楊碧川的台灣歷史書寫就是這股潮流的產物。
坊間有許多台灣歷史的入門書,有綜合性質的台灣歷史,也有針對文學、文化、教育、音樂、宗教、醫療.....某個領域而寫的台灣歷史,這些都是我們學者、業餘愛好者投入大量時間研究與寫作的心血結晶,也是不少出版社不計盈虧予以支持的成果。在此,我感謝他們!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Thumbnail
前面提到台灣文學作品其實不少,有日治時期的累積,1970年代之後也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這些作品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文本。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這幾天課綱又被翻出來講,順勢提一下統編本後第一次大規模課綱更動「95暫綱」與其主持者柯慶明。
Thumbnail
你是獨派嗎? 我是獨派嗎? 我「算」獨派嗎? 這類問題其實還常被拿出來丟的,說丟是因為好像真的只是用丟的,至於更深入的討論雖說不是沒有,但某方面來講比較像自言自語,大家都有自己的說法,當然這也不奇怪,我從不認為人類有可能統整出單一意識,也不該如此,所以這樣就好。 但我還是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
Thumbnail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1895.5.25 #台灣民主國 成立。 台灣民主國並不是台灣獨立的先聲,台灣民主國的年號叫「永清」:永遠歸順大清的意思。台灣民主國本身成立當初的理由,他的目的,其實是要拖時間,希望國際間其他的國家會介入,然後讓日本把台灣跟澎湖歸還給大清帝國。為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有個前例, 在馬關條約裡面割讓出去
你的「台灣共識」跟我的共識不同,你的台灣包含中國領土金馬東沙。 你想的「務實」跟我的務實不同,你希望國際規則可以為台灣開先例讓中華民國政權發生質變:讓中華民國政權大便煮成咖喱飯好入口、讓中華民國政權寄生蟲有一天轉生成益生菌。 說到底,困難正確的路的確不好走,我可以理解「以為輕鬆改名就好了」的僥倖心態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怎麼看台灣問題~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Thumbnail
前面提到台灣文學作品其實不少,有日治時期的累積,1970年代之後也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這些作品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文本。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這幾天課綱又被翻出來講,順勢提一下統編本後第一次大規模課綱更動「95暫綱」與其主持者柯慶明。
Thumbnail
你是獨派嗎? 我是獨派嗎? 我「算」獨派嗎? 這類問題其實還常被拿出來丟的,說丟是因為好像真的只是用丟的,至於更深入的討論雖說不是沒有,但某方面來講比較像自言自語,大家都有自己的說法,當然這也不奇怪,我從不認為人類有可能統整出單一意識,也不該如此,所以這樣就好。 但我還是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
Thumbnail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1895.5.25 #台灣民主國 成立。 台灣民主國並不是台灣獨立的先聲,台灣民主國的年號叫「永清」:永遠歸順大清的意思。台灣民主國本身成立當初的理由,他的目的,其實是要拖時間,希望國際間其他的國家會介入,然後讓日本把台灣跟澎湖歸還給大清帝國。為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有個前例, 在馬關條約裡面割讓出去
你的「台灣共識」跟我的共識不同,你的台灣包含中國領土金馬東沙。 你想的「務實」跟我的務實不同,你希望國際規則可以為台灣開先例讓中華民國政權發生質變:讓中華民國政權大便煮成咖喱飯好入口、讓中華民國政權寄生蟲有一天轉生成益生菌。 說到底,困難正確的路的確不好走,我可以理解「以為輕鬆改名就好了」的僥倖心態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怎麼看台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