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婚平議題

15公開內容

1.轉貼、介紹、評論別人的著作。2.我的見聞與評論。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2016年到2019年之間,作為路人甲或參加者,我拍了幾張照片,雖然無法忠實呈現當時的原貌,也不可能沒有任何我個人主觀的喜好厭惡摻雜其中,但是想為自己的活動與當時的遊行做個紀念。現在,拿出來,實在是想告訴大家「同志大遊行」並不是只有當初反同婚、反同團體及個別人士呈現的那樣──詭異、奇怪,也有平凡…
Thumbnail
台灣安親班的狹隘空間、偏向靜態的「教養方式」,以及女性教師佔大多數的情況,對男童較為不利……
清末民初,一些中國女性是「自由戀愛」運動的受害者,也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與「傳統一夫多妻」兩種價值觀與制度衝突下的受害者……
Thumbnail
以下內容與其說是某人的工作回憶,不如說是簡要描述一家教科書出版社在性平、婚平爭議的衝擊之下,教材編輯自主權受到威脅,並且逐漸削弱的過程。用最白、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性平教育被「黑」的故事……
2016年12月4日早上,雀榕吃力地從床上爬起來,儘管睡了七個多小時,依然無法完全掃除昨天下午久立在凱達格蘭大道所累積的疲憊。 據說下一代幸福聯盟、拯救台灣聯盟、守護家庭聯盟等團體將號召幾十萬人上街,反對民進黨政府推行同婚合法化政策,於是好奇心重的雀榕便從桃園北上一探究竟。果不其然,有不少身著白衣
Thumbnail
男人有眾多逃避現實問題及排遣苦悶的管道、方法,可是女性若是採用這些方法澆愁,產生健康及心理問題,「我們的社會」會有同樣的包容度嗎?
什麼時候我們社會「才會」用「人權」與「世代正義」來看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的問題?否則,一昧地以「維持社會秩序的難易」當作真理,來看那些「多出來的男性」,這好像是把「那些過剩的男人」當作是「社會的未爆彈」……
如果「香火」觀念不變,生肖之類的迷信繼續作祟,台灣社會的人口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而且我們還會持續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台灣許多家庭重男輕女,父母寵愛兒子、冷落女兒,結果真心換絕情!被冷落的女兒,獨立或嫁人以後還會關心父母;一向飽受疼愛的兒子反而不成材,缺少責任心、榮譽感,甚至非常不孝。
有些T (作者恐怕也有)對「P的第一次」竟然跟一堆異性戀男人一樣----有強烈的著迷,也就是以「得到一堆P的處女之身」為榮為傲。除了這點,他們竟然也對自己「到處留情上床,卻能得到一堆P的處女之身」感到洋洋得意,跟一堆男人(不論同、異、雙)的品味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