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烏俄戰爭,是近期最受到矚目的議題,隨著中國與美國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打破了以往世界供應鏈的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和諧環境,過去,中國擔起了世界工廠的角色,全世界二十幾年來,組裝、製造、加工等商品大部分都是Made in China,買十樣商品有八樣來自中國製造,之所以過去貿易貨物如此低廉,毫無感受到通膨的威力,關鍵在於有廉價的勞工、和諧的國與國貿易互惠政策,與中國擁有爆發性的人口紅利等等...
但隨著烏俄戰爭的崛起、中美競爭的角力,打亂了貿易互惠,以及資源分配的平衡,例如:俄羅斯停止對歐洲供氣、歐洲反對向俄羅斯進口能源及商品、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關稅課徵、去中國化以及禁止美國半導體設備輸出中國、俄羅斯數家銀行踢出SWIFT、俄羅斯去美元化與中國作能源交易...
一系列的大國博弈,商業與軍事競爭,使供應鏈逐漸破碎,產業一條龍的貿易軌跡切成一段一段,在過去兩年的量化寬鬆、2022年的戰爭和氣候異常等因素,讓糧食價格飆升,能源價格哄抬。顯而易見的是,令全球頭疼的問題,全出自於供給端無法正常運作,而推升了商品、大宗物資的成本,另外,供應面因為過於錯綜複雜,短期間內無法解決,也無法迅速增產恢復,所以FED方面先行使用貨幣緊縮,用以打擊需求面的熱絡。
個人判斷,由於需求面受市場緊縮的效果影響,使需求端的消費、投資轉向為保守。雖說全球供應方面尚未解決,但確信緊縮政策,遏止過多的投資及消費需求,讓景氣下行用來下降通膨,是美國必實施的手段,也是除供應面以外,最後的手段。
所以本人在上篇預測亞幣會相互競貶,並資金大量流回美國,美通膨下降,及他國消費者需求力道冷卻,判斷升息會延續到明年第一季的看法,並不僅保持不變,且越來越偏向2023全年。
從點陣圖的投票來看2023年利率不降反升,可見明年全球緊縮程度會更加劇,而是否造成經濟衰退呢? 如同鮑爾所說目標通膨不到2%誓不罷休的話,衰退就成了必然的結果,而非軟著陸這般輕鬆。
升息縮表循環才剛進入初升,各國製造業對景氣的看法已經開始進行下調,進入趨緩或已經衰退
PMI以50作為分界點
50以上趨向繁榮50以下趨向衰退
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