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窮但不仇富的Afuheben。據2022年福布斯富豪榜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菲律賓九大富豪比5500萬基層菲人(約為菲律賓總人口的一半)擁有更多財富。菲國朝野很多人就開始說要向富人徵稅。人家還煞有其事的給你分析一通,說什麼徵稅了之後貧富差距縮小了,肚子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一口氣上五樓不喘氣云云。實際上徵稅這一招要是真的好使,甭管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早就全部實現共同富裕了。加徵富人稅可以在短期內對不合理的收入和分配問題起到一定的調配作用,但是時間長了就是在把富人和富人的錢往不屬於自己的地方驅趕,純屬“不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今天這期咱們就好好聊聊菲律賓以及世界範圍內在全球化的上一個紅利期(大約是1991-2019)普遍出現的貧富分化問題。有道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紅利期持續30年,不能什麼好處都被這一屆人撈到了,總有些問題和癥結會被帶到下一個時代中。
疫情時代全球普遍貧富分化加劇
根據2022《福布斯》億萬富翁名單的排行,菲律賓最富有的9個人累計擁有327億美元的財富,他們分別是:
1. 曼尼·比利亞爾(Manny Villar),83億美元,涉及產業為房地產(Vista Land)領域。
2. 恩里克·拉松(Enrique Razon),67億美元,涉及產業為港口(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 Services)領域。
3. 施俊龍(Henry Sy Jr.),28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4. 吳聰滿(Andrew Tan),28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Alliance Global),包括房地產,食品等領域。
5. 施漢生(Hans Sy),26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6. 施漢銘(Herbert Sy),26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和SM Prime。
7. 施俊麟(Harley Sy),24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8. 施蒂絲(Teresita Sy-Coson),24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9. 施美致(Elizabeth Sy),21億美元,涉及多元化產業,包括SM Investments。
菲律賓富豪和窮人差距越來越大,這個新聞看起來挺比熱眼球,實際上如果你看世界經濟兩大龍頭,美麗國和中國,就基本上懂了,其實危機和隱患早就埋藏在高增長、大繁榮之中了。而本身各國都有的如此高的貧富分化當然會造成社會、意識形態和各種團體的分化。這種分化也標誌著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紅利期結束。 “戰爭女神即將登基所取貢品”
根據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美國收入排在中間60%的所謂“中產階級”所擁有的財富,在國家總財富中佔比已經跌至26.6%,創30年來新低,而收入前1%的富人卻擁有27%的國家財富,超過了“中產階級”。菲律賓1%富人佔比是18%,接近50%民眾的財富佔比只有14%。美國前10%的富人人均年收入是後90%人口的9倍多,前1%的富人人均年收入是後90%人口的40倍,而前0.1%富人人均年收入是後90%人口的196倍之多。
中方面也不遑多讓,2018年,搞“共同富裕”、精准扶贫之前中国的的基尼係數(GINI)標高過0.51,現在也有大概0.46(這個數據見仁見智、畢竟是有一定的口徑和要求的)。而菲律賓基尼係數是0.43左右。
收入不均,是一個全球範圍的大問題
這並非是要比爛,而是想表達,貧富差距拉大是我們過去30年經濟大繁榮、社會狀況總體穩定的結果。貧富差距恰恰是證明社會經濟有在發展的一個指標(雖然也不是啥好指標)。疫情之下,尤其是2020市場上FED釋放了天量的流動性刺激的時候,手裡有大量資產的富人,手上財富增值更快。當印鈔的惡果轉換為通膨的時候,中產、窮人的恩格爾係數變得越來越高,富人基本不受什麼影響,自然顯得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咯。
加稅就有用了?
菲律賓非政府組織樂施會的主席Geronimo提議徵收一種財富稅,每年可籌到38億美元,增加國家的衛生預算40%。
他的理由是:“許多人因缺乏醫療服務而死,或在高食物價格中挨餓,而有錢人在大流行時增加他們的財富,頗令人沮喪。對超級富豪和大公司課稅是走出今日多重危機之門,是廢除所謂‘財富涓滴效應’的時候了。對超級富豪四十年的減稅顯示,漲潮並沒有托起所有的船,只托起了超級遊艇。”他們應對這個問題的做法是開徵財稅和暴利稅,永久性地對最富有的1%的人增稅。聲明稱:“對最富有的1%課稅,以重新分配資源。這包括執行遺產稅、房地產稅以及淨值稅。”你菲日常拍腦袋勝地——眾議院
財政部(DOF)部長本傑明·迪奧克諾(Benjamin Diokno)去年曾表示,他不反對被建議的財富稅,但該措施得先由國會通過。菲律賓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喬伊·薩爾塞達(Joey Salceda)表示,該委員會正在研究對幾個系列的奢侈品徵收非必需品稅或“奢侈稅”。該委員會正在特別研究對超過5萬菲律賓披索的腕錶、箱包和其他皮革製品、私人飛機、超過500萬披索的豪華汽車、超過1億披索的住宅物業銷售、每瓶超過2萬披索的飲料/飲品、以及超過10萬披索的交易畫作等項目徵稅。
政客拍腦袋的這些“騷想法”總是在討論階段給人以很可靠的感覺。加稅、或者說簡單的均貧富並不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反而會進一步造成資本和人才離開此地。財富、資本、人都會在有“無形盤剝”的時候離開過去舒適的區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潤了”。其實從這兩年美國富人、中產大規模搬離苛捐雜稅多的加州、紐約,搬去德州、亞利桑那州就可以看出點什麼。就連特斯拉老闆馬斯克都選擇搬到德州去,把公司也遷往德州。特斯拉就是因為加州稅高直接跑路,富人又不是傻X……
加稅其實上減弱經濟活力的,富人就好像大鯨魚,一個鯨魚構成了一整套的生態系統。加稅類似於專門拿一把刀每天割一點都去餵養生態環境裡面的其他生物;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類似於直接把肉當場分了。正所謂“肥豬賽大象,殺一口可以吃一年”那麼問題來了,吃了這一年以後也沒肉吃了。
事實上富人又不是傻X,他們通常在知識和各種渠道方面比普通人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論避稅,人家肯定比普通人牛,這些種種稅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底層來承擔。對所謂富人加稅目前看來只會增加製度性腐敗、制度性成本。
無代表不納稅的現代叙事
現代民主制度是所謂一人一票。在英國歷史上,“無代表,不納稅”是一個古老原則,意味著所有稅收需要由國會通過。問題是沒有可以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大家付的稅不一樣但是又是一人一票(如果有的話)。
這也是西方所謂大眾民主不會出現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的根本原因。因為這種財產上不平均,承擔義務上不平均,但是代表權上的平均會引起社會兩極的嚴重對立。為日後的繁榮期結束的戰爭買下最顯而易見然而又無法革除的種子。
歷史的終結?那是不可能滴!
很多政客拍拍腦袋的加稅舉動實際上加了半天,政府收入逐年攀升,但是貧民窟老百姓的生活卻並沒有太大改變,於是大家都想問句“錢去哪裡了”再來一句就是“你還要收多少?”這些都是試圖徵稅的人無法迴避的巨大問題。而且到最後沒人給你解釋收來的錢究竟去哪裡了。規模如同利維坦的龐然大物,似乎是不斷的在扼殺、並且最終導向一條奴役的道路。它不斷張開血盆大口,以正義的名義,但是你要他把肉餵給你,他卻說因為種種原因,骨頭也被他磨成粉泡水喝了,下次他一定給你肉吃。利維坦會放過誰呢?人家不吐骨頭的
所以永遠不要太天真爛漫了。尤其在面對好像看起來和我們也沒啥關係的富人稅身上。
歷史的周期
古人的智慧是:有豐年存在就有大災年存在。很多人與社會的矛盾,問題在蛋糕足夠大,資源足夠充裕的時代就沒啥,灑灑水啦。然而一旦資源不夠,勢必互相指責、撻伐,彼此認為對方是吸血鬼。富人認為下層階級通過代表徵稅來掏空自己錢包;下層窮人則認為富人是通過他們的既有資源對普通普通百姓進行超經濟剝削。這個問題最後一定演變成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直到一個舊的經濟體系、秩序宣告結束為止,結束通常是戰爭的開始,戰爭的開始通常是一切爭吵的終結。很遺憾、我們的時代正在向這個關口進發。就像《阿爾巴特街的兒女》中最後的那一句台詞:無論即將發生什麼,薩沙。我只能肯定一點,黑暗時代就要來臨。
我幾乎可以肯定,不論是在菲律賓還是什麼別的地方,這種富人稅的搞法一定玩不下去。這個世界財富、興衰、運勢其實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上帝之手在調節。繁榮退場,動盪返來,誰又能保證之前吃到飽的人不會全把利潤吐了還倒貼三倍本金呢?
願上帝保佑菲律賓群島。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告訴我!
感謝訂閱菲律賓全視角,這裡有最遠最全的深度視角,帶你理解不同的菲律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