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多少有認識或遇到本地的華人,他們可能是你的同事或朋友,可能是店家的老闆,可能是純正的“南郎”或是混血的“出西啊”,但我相信一定會碰到。我們部門現在就有華裔的同事,他前一分鐘還在和菲律賓人同事用流利的菲語交流,下一分鐘他可以轉頭切換成國語和你聊天。但並不是大部分菲律賓本地的華人都有這樣子的語言程度,更多的是只會講菲語和英語,閩南話一點點,國語完全一竅不通。語言的背後代表的是文化和思維,語言的使用背後可能代表著對這個文化的認同度。我在菲國十年中接觸了許多不同語言情況的本地華人,從他們的中文程度間接可以了解到他們對於華語(包括國語和閩南語)的認同情況。我沒有做過什麼實際的調查或研究,純粹就個人這十年中接觸到的華人情況和個人經驗來分享本地華人的中文情況與文化認同。
第一次碰到多種語言都流利的華人
這篇文章我會用“本地華人”這個詞來泛指菲國的華僑和華裔。這邊要解釋一下華僑和華裔有什麼差別,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兩者的不同,其實我之前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在
中華百科全書的說明是:華僑,是指保有中國國籍的海外中國人。華人,是指取得外國國籍的海外中國人;華裔,是指華僑與華人在外國所生子女。所以也就是說,國藉已經是其他國家(非中國或台灣)的華人就叫華裔。而是國籍仍是中國或台灣的則是華僑。我就用“菲國本地華人”一詞代表了菲國的華僑和華裔。
之前有分享過,我一來菲律賓時是在華校教書,所以第一次碰到本地華人的地方就是在華校。老師同事們有不少是本地土生土長的華裔,有一部分則是來菲律賓幾十年的華僑。當時的我是個剛出社會的小菜雞,什麼都菜。剛踏入職場、剛入菲國、第一次當教師,一切都很菜,當然我也吃菜不吃肉。當時認識的第一個本地華人老師姓莊,人很好,知道我們是小菜雞(當時還有兩個個台灣人和一個大陸人也是剛到菲律賓教書),所以特別關照我們。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我看到她用中文教課,然後用菲語管教學生時,內心還是蠻震撼的(沒辦法,小菜雞沒見過世面)。因為我當時對學生只能用中文(偶爾用英文)交流,在管教和教導上效果就差了一大截。除了那位莊老師,其他還有一些本地華裔老師也是如此。那時我就特別羨慕,如果自己也能流利的說著兩種語言該有多好。
後來有和那些老師們聊到為什麼你們中文可以講那麼好,大部分的回答都差不多 – 家裡有在說華語。有一次和我同梯的大陸女老師問莊老師,這些學生都不喜歡學華語,未來怎麼了解中華文化,怎麼和中國人交流?莊老師回答:我們在菲律賓長大的華人,基本上對中國是沒有什麼情感和嚮往的,反正在菲律賓出社會華語也不太用得到,所以學不學對生活影響不大。我那時才了解到原來在那些土生土長的華裔心中,中國或中華文化是個很遙遠的東西。當然這只是那位莊老師的看法,並不是說所有華裔的想法都是這樣子,但我相信絕大部分是的。照莊老師的說法,本地華人學華語或中華文化的原因或目的大概只有兩個:工作需要、家庭需要。換句話說,如果今天我的工作完全不需要用到中文,學不學中文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如果今天我在家裡不用說華語,那會不會說或聽華語對我也沒什麼差別。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這裡華裔的中文水準一代不如一代(普遍上來說),而當一個本地的華人完全不了解中華文化、完全不會說華語,只剩下姓氏和長相是華人,其他食衣住行都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他到底還算不算華人?
菲化的本地華人
這裡要先說一下,菲化這個詞本來應該是指加入菲律賓國籍(
菲律賓華人維基百科),不過這邊我用的菲化主要是指一個在菲律賓的華人,他的生活、思想、行為、語言都已經和菲律賓人一樣了。菲化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事,而是幾年或幾十年下來,受到菲律賓大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思想、生活、行為、語言漸漸被影響而改變。雖然菲化這個詞原本沒有什麼貶義,但當我們說到一個華人已經菲化了,其實背後的含意是貶低的。這主要是來自華人對自己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和優越感,所以當一個身上流著華人血液、本該擁有中華文化的華人卻變成從裡到外都是菲律賓人一些負面而令人厭惡的習性時,我們就會說他菲化了。當我看到一個本地的華人全身上下除了長相和姓氏和華人有關,其他和菲律賓人沒什麼差別時,我可能就會把他當成菲律賓人來看了。而這樣子的華人,在馬尼拉和其他主要城市並不在少數。
其實這種華人受大環境影響而漸漸融入了本地文化不只在菲律賓,其他國家都一樣。我有個印尼的華人朋友,她也跟我分享過,很多印尼的華人是很排斥學華語的。而被“印尼化”的印尼華人不勝枚舉,我朋友因為家庭的關係,還保留著完整的中華文化,沒有被印尼化,但她說她很多朋友都和印尼人沒什麼兩樣了。由此可知,這種情況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各國的華人應該都會碰到這個問題,而影響海外華人華文程度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呢,我想你應該發現了些什麼。
現在又回到上一段最後一行的問題:當一個菲律賓的華人菲化後,他到底還算不算是華人?這個問題的答案很主觀,所以我也無法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
馬尼拉華人大本營:Binondo。圖片來源:科一文
馬尼拉無所不在的本地華人
其實在馬尼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本地華人的身影,如果你說沒有,那大概是你沒有注意觀察,或是人家沒跟你說而已。我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我碰到過華人的地方有:銀行行員、密室逃脫負責人(這個超瞎)、學校同學、店家老闆、工作同事、房地產中介、修車行老闆、銷售員、醫院和診所醫生、護士…太多了列不完。重點就是,幾乎各行各業都有本地華人。以我的經驗他們大部分不會主動說自己是華人,不過你可以從姓氏、長相和談吐得知他們其實是華人。不只在大都市,外圍郊區地方偶爾也會碰到華人,很多工廠或五金行的老闆也是華人。所以其實華人已經融入在菲律賓社會的各個角落了。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大部分本地華人不願意透露自己是華人的身份呢?他們對自己是華人這件事沒有認同感嗎?還是對於自己不像華人而覺得不好意思?
決定本地華人華文程度高低的因素
我有一個好朋友姓楊,他是本地出生長大的華人,在之前當客服的時候認識的朋友。他的中文程度應該是我目前在菲律賓認識的華裔中最好的。聽、說、讀、寫完全沒問題,說起國語來一點口音也沒有,開頭的語助詞“他媽的”聽起來感覺又更道地了。中文是他的母語嗎,No No No,是菲語。國語和閩南語大概是他的第二或和三語言。除了他以外還有遇過幾個也是中、菲、英三種語言切換自如的華人。在教書時還認識一個老師可以口說流利的5種語言:國語、菲語、英語、閩南語和粵語,語言能力強到爆炸!但相比起這些華文程度極高的本地華人,其實你碰到更多的本地華人是只會說菲語、英語和一點點閩南話而已。一樣是在菲律賓這塊土地長大的本地華人,為什麼在華文程度上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上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這裡先聲明一下,以下的看法純粹個人以自己在菲10年的觀察和經驗所得出來的個人想法而已。在之前幾段中其實已經有暗示,所有我認識華語水準很好的本地華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家裡有在說華語。而那些完全不會華語,只會一點點閩南話或已經完全菲化的華人,也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家裡沒在講華語。因此我可以大膽的做個小結:決定菲律賓本地華人華語程度的關鍵因素是家庭環境。在家裡父母親有要求小孩子講華語的華人,長大後華語都有一定的程度。我忘了聽哪個華人朋友說過,小時候在家裡爸媽只准他講華語,只要他一講菲語或英語,爸媽就不理他,直到他用華語才回他。有了父母親這種嚴格的要求和文化認同(通常會堅持要小孩講華語的絕大多數都是出於文化認同),即使在菲律賓這種菲式文化的影響之下長大的華人,內心對自己是華人的認同感會更加強烈。而當爸媽在家裡不要求小孩子講華語、甚至只用菲語交流,這樣長大的華人就會漸漸認同菲律賓的文化和生活,思想、習性也會和菲律賓人一樣。我想大多數本地華人的成長背景屬於後者的人應該比較多。
除了家庭環境,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是否有在台灣或中國待過一段時間。以我的經驗來看,因為某些原因而有在台灣或中國大陸待過一段時間的本地華人,國語程度都很好,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度也普遍較高。這就很好理解了,把你丟到美國一段時間,每天跟歪果仁一起生活,英文不好都難。大環境的影響力量絕對是最大也最快的。
其他也會影響本地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或華語的程度的因素還有像是學校教育、同儕朋友、工作環境(跟一堆中國人一起工作中文也會越來越好)等等,但我覺得都沒有上面說的那兩個影響力來得大。
結論
在菲律賓生活了10年的我,可以漸漸了解到為什麼很多本地第一代的華人要禁止自己的下一代和菲律賓人通婚(尤其是女生),還有為什麼會這麼看不起菲律賓人。當你常常和菲律賓人打交道時,你會看到或體驗到他們那些不好的習性或毛病,正是這些習性造就了大部分菲律賓人的樣子。而那些瞧不起菲律賓人的華人就是只看到這種樣子的菲律賓人,進而排斥或討厭整個族群。但其實在金字塔上層或那些教育水準極高又優秀的菲律賓人,他們的氣質和談吐是會令人讚嘆和敬佩的。
觀察本地華人的文化認同我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從他們的行為舉止中,也可以間接了解他們父母親對自己文化的認同程度。有時候文化認同會形塑一個人的思想,思想則塑造了行為和習慣,最後影響了散發出來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