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思:兩代人的消費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代溝」這個詞,似乎更多是在說兩代人的觀念或者認知上有所不同,但如果是「「代溝」與「金錢觀」與這兩個詞被放在一起的時候,各位會想起什麼樣的故事呢?

我的故事:送一台平板給爸媽後......

會有這篇文章,是某天,我、我媽和一個阿姨在聊天的時候發生的事,簡單說就是我幫爸媽買了一台平板,然後因為爸媽不熟悉操作,所以我一邊幫他們安裝一些他們常用的應用程式,並處理相關設定的時候,就被媽媽碎念浪費錢,說他們就是看看影片、拍拍照,不需要一台新的!如果有舊平板直接給他們用,沒有就算了!

當時我就說:如果是我沒在用的平板,要嘛是不能用,要嘛是不好用,放很久了,還會有版本太舊的問題,幹嘛要撿人家都不要的東西!到時候不會用,怎麼知道是東西放太久出問題,還是是自己不會用的問題!都買了,你們就用吧!

這時,在旁邊聽著的阿姨就對我媽說:也沒讓你花到錢,你還嫌!這就是兩代人的消費觀的不同啦!我們老一輩人都覺得不是必須就不要買,現在年輕人是要用就買!

而也就是這句話,我開始想:兩代人的消費觀真的有這麼不同嗎?

以世代來看

就旁觀阿姨的說法,說是現在的小孩從小物質不缺,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總覺得只要有需求就買回來,反正我是用我自己的錢買的,誰能管我怎麼花?而老一輩的觀念總覺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知道,所以有錢是要存起來,為未來做好準備的。我們這種花錢方式,在爸媽和阿姨看來,就是年輕人不會想!

所以我稍微找了點資料,想看看不同世代之間的消費觀念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大,當時看到一篇2017年的文章,裡面作者提到一句話:「如果從某個人口中聽到經濟不景氣五個字,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個人有90%以上,超過45歲。」2017年距今6-7年前,作者筆下超過45歲的人,就包括我爸媽!

該篇文章指出,45歲以上的人,常常會說:「不要指責別人沒有給資源,應該要自己去創造。」因為他們正好是這樣走來的,而我出生的年代,大概算是作者筆下的千禧世代,是個經歷科技大幅度進步的世代,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遠大於其他世代,也喜歡追求立即滿足。

消費觀念來自於習慣?

照這個內容來看,似乎很符合爸媽和我的消費觀的差異,但我又想到很久以前看過的書:《習慣決定一切消費行為》,裡面提到一個概念:傳統的行銷學,都以為顧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消費行為,來自於習慣!而所謂行銷,就是讓人養成習慣的方法。

類似的概念,在另外一本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也有出現,這本書中用腦科學的方式,進一步說:不只是消費,人每天的活動中,有很大一部份都是由習慣做決定的,這本書討論的範圍就更廣泛了,書中提到:「我們這輩子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習慣之總和罷了。」所以這本書不只討論行銷,更討論了習慣對於我們生活各方面的影響。

如果所有都來自習慣……

從代溝的角度來看,金錢觀的不同可以追溯到過去的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不管是爸媽那個世代,習慣把錢先存起來的金錢觀,還是千禧世代因為成長於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習慣注重當下的享受與體驗,把錢花在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事物上。如果這些都是源自於習慣,那.....似乎不一樣也沒什麼?

反思

會寫這一篇文章,除了是發現自己和爸媽在消費方式上有「代溝」,另外也是因為文中提到的「旁觀阿姨」,除了點出我和爸媽消費觀念上的差異之外,也花了不少篇幅分享了他家小孩因為「浪費錢亂買東西」被他罵的故事。

看來,因為對金錢的不同看法,常常導致兩代人在金錢問題上產生矛盾,但不同的應對方式,或許是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

在我家這種「先斬後奏」「浪費錢亂買東西」的故事,當然也不是第一次,但每次爸媽也只是碎念,但對於我們的行為也是無奈大於生氣,該用的還是繼續用,所以才導致我們家總是「變本加厲」的「浪費錢亂買東西」!

所以對於這個故事,我會覺得,與其去討論各個世代的人有多麼不同的消費觀念,或是去爭論誰的消費觀念更正確,不如接受「原來你是這樣的」這個事實。

最後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讓我知道你喜歡我的文章。
按下【追蹤】或【贊助】,讓我知道你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37會員
69Content count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awen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聊聊我的名字Yawen,這其實就是我的中文名字直接音譯過來,我的中文名,算是公認的菜市場名之一,大家認識多少個叫做一ㄚˇ ㄨㄣˊ的人呢? 來聊聊,為什麼我明明有英文名字,為什麼我明明知道我的名字就是菜市場名,我還是更喜歡這個名字呢?
身為一位畢業多年的過來人,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的三句話。 1. 別管正業不正業,你想做的就是你的正業! 2. 長輩們只在乎你能不能養活自己 3. 就算長輩在乎,也別理他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除了是為了參與方格子的徵文之外,也單純為了我一個文科生一路走來的想法,能不能幫助大家成為全職創作者我不知道,因為在寫文章的路上,我也才剛剛開始,離全職創作者還非常遙遠,這也與我寫方格子的文章不一樣,所以這篇,僅僅是作為一個純文科生,在這個看似對文科生沒有那麼友善的社會,分享我的想法,提供一點指引。
看到一份報導:學生用Chat GPT寫學習歷程報告,教育部將找各校討論因應辦法。 除了這個報導,Chat GPT在教育上的運用一直都是各方討論的焦點,從2022年末到現在,熱度依然不減,甚至有越來越熱烈的趨勢。 我做為教育相關產業的一員,就拿這個例子來說說我對Chat GPT 的想法吧!
這篇文章,聊聊我的名字Yawen,這其實就是我的中文名字直接音譯過來,我的中文名,算是公認的菜市場名之一,大家認識多少個叫做一ㄚˇ ㄨㄣˊ的人呢? 來聊聊,為什麼我明明有英文名字,為什麼我明明知道我的名字就是菜市場名,我還是更喜歡這個名字呢?
身為一位畢業多年的過來人,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的三句話。 1. 別管正業不正業,你想做的就是你的正業! 2. 長輩們只在乎你能不能養活自己 3. 就算長輩在乎,也別理他
這又是一篇徵文的文章,聊聊所謂的不務正業。 我在上一篇文章「文科生的職涯路」中,聊到文科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專業,並不單單是知識,也包括了技能,雖然那一篇文章中有包含這個題目的部分內容,但這一篇文章中,我想更進一步的聊聊,我自己對於所謂的「不務正業」的想法。
除了是為了參與方格子的徵文之外,也單純為了我一個文科生一路走來的想法,能不能幫助大家成為全職創作者我不知道,因為在寫文章的路上,我也才剛剛開始,離全職創作者還非常遙遠,這也與我寫方格子的文章不一樣,所以這篇,僅僅是作為一個純文科生,在這個看似對文科生沒有那麼友善的社會,分享我的想法,提供一點指引。
看到一份報導:學生用Chat GPT寫學習歷程報告,教育部將找各校討論因應辦法。 除了這個報導,Chat GPT在教育上的運用一直都是各方討論的焦點,從2022年末到現在,熱度依然不減,甚至有越來越熱烈的趨勢。 我做為教育相關產業的一員,就拿這個例子來說說我對Chat GPT 的想法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我叫李明,75歲那年我決定入住養老院。當時我獨居,認為這樣的生活選擇可以讓我享受平靜的晚年。搬進養老院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期待。這裡的一切都很完善:舒適的房間、可口的三餐、全方位的照顧,似乎一切都為我精心安排好了。 最初的幾年,我的生活確實充滿了安逸。我喜歡每天在花園裡散步,和新朋友們聊聊天。養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衡量個人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分別是對他人的幫助,重要的人際關係,以及終生學習的態度。作者透過個人經歷,談及瞭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實現這些價值。
Thumbnail
“走開,讓專業的來“這句話是個梗,也常被日常中看到或用到。 讓專業的來是一個做法或選擇。舉例而言,換洗臉盆的水管,若是選擇讓專業的來,成果通常是漂亮的、乾淨的(因為你花了錢了,會有要求),而且自己不用動手,但可能要價2000。而自己來DIY,可能只要花200塊成本,但是要如果你不是本科的,通常
Thumbnail
最近這一兩個月來,我完全沉浸在 coding 的世界中。每一天,從早到晚,我的腦海中充滿了code、data、model 和各種開發的挑戰。白天我的工作桌前總是亮著螢幕的光,顯示著那些我正在開發的專案。而當下班後的生活,我仍舊專心在開發額外接的案子,以及最近參與的技術競賽燒腦。 這樣的生活模式已經
Thumbnail
這一篇是對於金錢觀的「代溝」的反思。 故事發生在我送一台平板給爸媽後......爸媽開始碎唸,連旁觀的阿姨都訓我幾句。 所以寫了這篇文章,除了反思自己和爸媽的消費觀念的差異,以及可能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在討論面對這些「代溝」的不同反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電動車的趨勢已成潮流,移動不再是難事,重點是要去哪個地方做什麼?如果同時有一千輛車要往某個觀光景點,那還是一樣會塞車的吧?沒有停車位,電動車是不是會自己找更遠的停車場把自己停好,等待主人的召喚?其實有很多想像的可能性有可能會發生,像是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也可能會變得更普及吧?雖然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逐年增加,人們開始思考老後的生活要如何度過。成為人瑞可能不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會有更多人可以做到的程度。當然,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下定論。但不管是好是壞,既然有可能成為當事者,就不能不來思考這樣的可能性。或許人體當初的設計,比較少用來對抗高齡,想想原始人存活的
Thumbnail
果然,我這個睡眠就是不能有高興的一天,昨天剛高興完,今天直接睡超過十二個小時,害我活動還小小遲到了下 ……我思考下等等要不要去看書好了嗚嗚嗚,有效再回來分享~ 今天因為傍晚有活動,但地點在偏遠郊區(好拉我形容有點誇張),反正就是我過去要超級久的那種,我原本預估兩個小時多會到,結果光公車我就坐了兩個半
Thumbnail
兩個枕頭,另一個是買給我爸 身在一個客家家庭 我似乎習慣了"對別人好,但不會對自己好"的生活方式 我們家不是很有錢,但也沒有到三餐不濟的地步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爸媽自己買的衣服應該少於 10 件 大部分都是其他人送的,或是直接穿紀念服 還有很大部分是我和哥哥的衣服 也是幾乎不太買東西給自己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我叫李明,75歲那年我決定入住養老院。當時我獨居,認為這樣的生活選擇可以讓我享受平靜的晚年。搬進養老院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期待。這裡的一切都很完善:舒適的房間、可口的三餐、全方位的照顧,似乎一切都為我精心安排好了。 最初的幾年,我的生活確實充滿了安逸。我喜歡每天在花園裡散步,和新朋友們聊聊天。養
Thumbnail
本文提出了衡量個人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分別是對他人的幫助,重要的人際關係,以及終生學習的態度。作者透過個人經歷,談及瞭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實現這些價值。
Thumbnail
“走開,讓專業的來“這句話是個梗,也常被日常中看到或用到。 讓專業的來是一個做法或選擇。舉例而言,換洗臉盆的水管,若是選擇讓專業的來,成果通常是漂亮的、乾淨的(因為你花了錢了,會有要求),而且自己不用動手,但可能要價2000。而自己來DIY,可能只要花200塊成本,但是要如果你不是本科的,通常
Thumbnail
最近這一兩個月來,我完全沉浸在 coding 的世界中。每一天,從早到晚,我的腦海中充滿了code、data、model 和各種開發的挑戰。白天我的工作桌前總是亮著螢幕的光,顯示著那些我正在開發的專案。而當下班後的生活,我仍舊專心在開發額外接的案子,以及最近參與的技術競賽燒腦。 這樣的生活模式已經
Thumbnail
這一篇是對於金錢觀的「代溝」的反思。 故事發生在我送一台平板給爸媽後......爸媽開始碎唸,連旁觀的阿姨都訓我幾句。 所以寫了這篇文章,除了反思自己和爸媽的消費觀念的差異,以及可能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在討論面對這些「代溝」的不同反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電動車的趨勢已成潮流,移動不再是難事,重點是要去哪個地方做什麼?如果同時有一千輛車要往某個觀光景點,那還是一樣會塞車的吧?沒有停車位,電動車是不是會自己找更遠的停車場把自己停好,等待主人的召喚?其實有很多想像的可能性有可能會發生,像是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也可能會變得更普及吧?雖然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逐年增加,人們開始思考老後的生活要如何度過。成為人瑞可能不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會有更多人可以做到的程度。當然,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下定論。但不管是好是壞,既然有可能成為當事者,就不能不來思考這樣的可能性。或許人體當初的設計,比較少用來對抗高齡,想想原始人存活的
Thumbnail
果然,我這個睡眠就是不能有高興的一天,昨天剛高興完,今天直接睡超過十二個小時,害我活動還小小遲到了下 ……我思考下等等要不要去看書好了嗚嗚嗚,有效再回來分享~ 今天因為傍晚有活動,但地點在偏遠郊區(好拉我形容有點誇張),反正就是我過去要超級久的那種,我原本預估兩個小時多會到,結果光公車我就坐了兩個半
Thumbnail
兩個枕頭,另一個是買給我爸 身在一個客家家庭 我似乎習慣了"對別人好,但不會對自己好"的生活方式 我們家不是很有錢,但也沒有到三餐不濟的地步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爸媽自己買的衣服應該少於 10 件 大部分都是其他人送的,或是直接穿紀念服 還有很大部分是我和哥哥的衣服 也是幾乎不太買東西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