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台灣教育

19公開內容

這裡聊聊一些和台灣教育相關的議題,如果有想聊的話題,也歡迎留言或告訴我。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這篇文章是關於雙語教育研討會主題論壇的整理,邀請各位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憶起參與討論。 EMI課程的實施,對於專業科目教師和英文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有哪些? EMI教學環境中學生在EMI課堂中的需求、教師的雙重角色該如何調適? 教師在幫助學生語言學習或專業知識理解時,又需要什麼協助呢?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我蠻認同這篇的,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問題是長久以來以應試為主。然後英語編入義務教育其實早已超過半世紀.. 但大部分人還是不太會說。我覺得主要的問題還是政府機關、工作環境完全用不到... 就變成學校教育和職場完全是脫鉤的...拿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高中的時候其實就已具備能聽說英語的能力,但實際開始工作後會發現沒有什麼用..(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我選錯科系:(後來我10幾年來,都到國外工作,因為在台灣幾乎用不到英文。
不同文化下的教育觀念可能會非常的不同,對於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語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藉由在英國時與我同學的對話,不禁讓我反思在台灣所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課內」與「課外」,在語言教學中是否合理?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如何選擇英語檢定是許多準考生可能會有的疑問,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比較了雅思與托福,而這一篇文章,則配合即將畢業的學生,主要提供幾個問題,讓準考生們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在多益和領思這兩個考試間做選擇。
Thumbnail
很實用的資訊
我們在教育上,總習慣用文字與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做過的事情,但我們是否過度依賴文字和書面資料了呢? 我高中時遇到的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出的作業,和大學時期認認真真的寫出來的畢業報告,到底哪一樣才更能代表我的學習經歷呢? 對於學習歷程檔案,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證明自己曾經的學習經歷?
Thumbnail
選擇雅思還是托福,是準留學生們都想詢問的問題。 如果再有人跟你說,去美國加拿大就考托福,去英國歐洲考雅思,請忽略他! 畢竟想念的學校可能遍佈全世界,別讓考試種類限制你想申請的學校! 這篇文章,我用我過去的經驗,總結出五個問題,幫助準考生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去年考完英文之後,我寫了一篇《112學測英文:命題團隊想說什麼》,是以我一個學習語言測驗的人是怎麼解讀那一年的學測英文考題的,而今年113學測的五標也剛剛公告了,趁著個時間,我也來聊聊我對今年113學測英文科的題目的想法,也檢視去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與今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說進心坎裡了。 108課綱後的學測開始在玩不一樣的遊戲;甚至說,命題委員有意識要排除「被多分」教法。很遺憾的是,許多補習班老師用比較偷吃步的方式,告訴學生「充實單字量就能應考。」那麼,具體而言,應該要背多少單字才算「充實單字量?」5500?6000?還是7000單?夠嗎?還是,強迫學生背10,000單,等考出來:成績好,老師居功「是我教得好。」成績不好,「單字背得不夠熟喔。沒關係,離指考還剩6個月,趕快拿7000單出來背。這樣的學習法,本質上,已經背離大考中心強調「透過既有字眼提示去推敲題意」的測驗目的
PISA測試對學生進行全球性調查,但它真的能反映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嗎? 我們需不需要對PISA測驗提出質疑? 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他提出質疑? 又為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經歷。邀請讀者參與討論交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