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

含有「人文學科」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阿峰老師分享了伊格言老師與曲博士關於AI的深度討論,從文學角度剖析AI對社會、職場和人性的影響。伊格言老師指出,AI可能導致部分人失業,尤其是無法適應新技術的人;他還談到自動駕駛的潛在風險,以及AI雖無意識卻可能影響人類情感。他強調人文學科在預見技術帶來的社會問題上不可或缺。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我簡單隨手提出二個事件,供大家思索:程世嘉(2024)在他的著作《: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AI的人」,強調大家都要善用AI,它是很棒的助手。而且破除大家求新求變的迷失! 他說:「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 。他建議要「加強人文素養,各種知識,有邏輯分析的功夫,能善用語言表達能力,有了素養深度。另外,《反智》這本書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存亡轉折事件,1983年9月26日,彼得羅夫負責莫斯科近效的地下碉堡,內有蘇聯飛彈系統(OKO),那時正逢冷戰高峰期,氣氛很緊繃,正恰巧前幾個星期,蘇聯擊落南韓民航飛機,造成269名全數死亡,美國雷根總統譴責蘇聯是「邪惡帝國」,這時飛彈系統(OKO)一直發生警報聲響,預警美國有五枚飛彈正朝著蘇聯本土過來,依常規是要往上層通報,然後…….核子大戰可能就要開打了,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若你是指揮官,你會怎麼做?還好彼得羅夫開始進行批判性思考。這個判斷決定,不知AI能不能替代人類做出一個決策呢?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avatar
李劍宗
好像有這種傾向
除了是為了參與方格子的徵文之外,也單純為了我一個文科生一路走來的想法,能不能幫助大家成為全職創作者我不知道,因為在寫文章的路上,我也才剛剛開始,離全職創作者還非常遙遠,這也與我寫方格子的文章不一樣,所以這篇,僅僅是作為一個純文科生,在這個看似對文科生沒有那麼友善的社會,分享我的想法,提供一點指引。
Thumbnail
社會tùi台文系ê種種質疑,koh予人號做「跳板系」,這tùi台文系學生來講lóng是誠普遍ê代誌,毋過到底是按怎會有這款質疑leh?阮期望會使藉本期ê文章,「走揣」出其中ê原因,mā 對12个以台文系為起點ê同學做訪談,收集in對台文系ê看法,希望會使對in ê經驗中,搜揣出台文系ê生存之道。
Thumbnail
外界將台文系稱作「跳板系」,這對台文系學生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日常。雖然在面對這些聲音時,我們多少會感到有些氣憤,那麼這些質疑到底是如何形成?我們期望能藉由本期的文章,「走揣」出其中的因素,並與12位以台文系做為起點的同學進行對談,蒐集他們對台文系的看法,試著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出台文系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學習程式設計,可以架網站;學習繪圖軟體,可以設計廣告。而學習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究竟可以做什麼?人文教育強調的是教給學生表達、邏輯、創意、思考等,因為無法在履歷上被呈現、直接對接到市場需求,一直以來都被批「無用」。
Thumbnail
當你在網站上同時看到一門 Python 課跟一門歷史課,兩門課程的價格相同、都是名校名師開課,也都會提供完課證明,而你僅有修習一門課的時間跟金錢,你會選擇哪門課?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選擇 Python 課,因為投資下去的學費與時間換來的技術與完課證明,可能將帶來後續加薪、轉職、升職的機會。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