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本文作者:林柏翰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商學院、明志科技大學商管學院)。
鑑於近期市場高度討論遊戲通路大廠智冠科技(5478)與台鋼集團榮剛材料科技(5009)結盟,也在爭取經營權的網銀集團提出質疑認結盟綜效不足,影響股東權益等報導,因涉及國內少見的異業併購,特此補充實務案例與學理看法,以利增廣我國併購的多元面向。
在企業併購的實務中,其一樣態稱為異業併購(conglomerate merger),乃指兩個「無完全直接關聯」產業共同結盟,甚至邁入併購的模式,此種模式始於1960到1970年代,其實已經是近年商業合作模式之趨勢,如美國工業集團3M收購醫療傷口護理企業Acelity鞏固先進傷口護理領域地位、樂園起家Disney收購純動畫製作公司Pixar 及傳統漫畫公司Marvel 成為世界娛樂巨擘、線上書局起家Amazon收購有機超市wholefood 成為電商巨頭,皆可以證明異業併購反而可能擁有著優越的綜效。
實務上異業併購有幾項優勢:
1. 多樣性:風險控管,兩種不同的商業能彼此支援,若一方歷經市場衰退時,可由另一方撐起營收的關鍵角色。
2. 產品(服務)跨界銷售:此優勢乃實務上之常態,觀諸智冠長年與7-ELEVEN、泰山等食品集團合作,買飲料零食送遊戲點數的活動,可見一斑。
3. 擴展市場:可因此獲得兩企業不同的消費受眾,擴大市場銷量與提高營收。
4. 投資機會:對於股東權益而言,此模式能夠確保經營團隊於投資時不會侷限於單一產業,以活化公司治理與多元化經營之趨勢。
從以上實務案例及學界意見來看,智冠集團本身布局於娛樂遊戲、網路廣告行銷及金融科技事業,而榮剛台鋼集團近年來已多角化跨足於休閒、運動、生活、娛樂、旅遊各事業,尤其榮剛台鋼集團本身開創球隊、併購旅遊餐飲業的歷程,正好證明該集團是採取異業併購策略的能手,二者合作的商業策略實際上符合國際上公司治理之新潮流,也展現不同於國內傳統經營者的作法,非常值得期待後續的發展,特別是目前兩集團都處於事業發展與獲利高峰期,在最好的時間策略合作,應該是可以發揮綜效並促進股東權益。
至於網銀集團宣傳同業併購才是維護股東權益的唯一樣態此種論點,恐怕過於狹隘,也忽略實務上同業間併購失敗案子屢見不鮮,諸如食品飲料產業Quaker and Snapple賤賣收場、百貨零售巨頭Kmart 與Sears破產收場、汽車大廠Benz與Chrysler慘賠火速拆家等,網路與傳統媒體巨頭 AOL與TimeWarner併購案更被列為史上併購最大慘案,同業併購的公司因為企業文化的衝擊,綜效跌至谷底、股東血本無歸的案例甚多。同業併購為何就可以發揮綜效,也尚未見網銀公司提出正面性的說法,若僅以「相同產業才是合適的結盟對象」說詞,論理上過於薄弱,至於有部分媒體報導領導者的說法是為了整合遊戲點數,這部分除了另涉及競爭法問題之外,為何遊戲點數發行公司全部都綁在一起就會有綜效?不免引人質疑,也引發另外的問題,網銀公司作為競爭者之一卻控制了所有的競爭者,網銀公司的利益會不會就凌駕於其他公司股東的利益之上?
圖說:林柏翰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商學院、明志科技大學商管學院)簡介。
*本文作者:林柏翰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商學院、明志科技大學商管學院)
*專欄反映林柏翰助理教授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