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模式是一種溝通模式,這一本書用了大量的對話,來告訴我們如何運用薩提爾的溝通模式。薩提爾的冰山可視為一種和自己的溝通,也可以是一種了解他人的方法。
在冰山上面的是我們所看見的事件、環境或行為,而從水平面開始則是我們的應對姿態,有太多甚至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的,隱含在水底下的冰山裡,在我們真正要進入冰山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必須抱持著好奇的心態。
好奇是溝通的動力,我們以前常常對孩子說,發生問題了,只有哭或者生氣沒有用,要解決方法。
但讀完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之後,我才發現我們這樣做連冰山的第一層都還沒有進入,薩提爾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只有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去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
一旦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那剩下來該如何解決就更容易得多,未來也更不容易再發生同樣的狀況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是這個根本就要透過我們不斷一層一層向下剝開,才會了解。
當我們只想著解決問題,就沒有機會去了解孩子心理到底在想什麼,孩子沒有被同理,可能就此關閉了彼此溝通的橋樑。我們好心想要趕快幫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孩子卻感覺我們總是下指導棋、對他們說教、指責,我們沒有好奇心去深入問題的根源是什麼,這樣一來反而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可以善用你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我很好奇…?那怎麼辦呢?等問句來取代為什麼。冰山不只是一種工具,他更是一種探索的方式,他進入我們自己的內心,來覺察我們的狀態。冰山探索就是在幫助自己和他人,重新發掘自己,重新為自己找到解答。
冰山下的第一層是身體的感覺,當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可以先重複我們看到的,再詢問:我剛才看到你再摔玩具,你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讓對方講出自己的感覺
再下一層是感受的感受,譬如你感覺生氣,是對誰生氣呢?為什麼對自己生氣呢?
再下一層是觀點,也就是想法,有時這些想法會受到過往經驗或者家庭觀念所影響,如果人們願意去深入探索他的觀點,也許就能發現很多自己情緒的來源。
譬如,喔!因為積木拚不好所以對自己生氣,你以前拚不好的時候也會生氣嗎?那麼做其他事情做不好的時候也會生氣嗎?我很好奇是不是有什麼原因讓你覺得事情一定要做好呢?
接下去的一層是期待,有些未被完成的期待,來自自己或者他人的期待,會默默在觀念中影響著我們,我們其實可以選擇不去內化它,不讓它影響到我們的生命。
譬如:你之所以覺得積木要拚好,是因為東西沒有做好的話會因為想要表現給爸爸媽媽看是嗎?很棒呀!但是沒有拚好的話,會有什麼關係嗎?
下一層是渴望,有些父母會將期待和可望混淆,若是孩子沒有達到他們的渴望,他們便不會去滿足孩子的期待,因此渴望與期待變成了一個造成問題的因果關係。孩子感受不到愛 ,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和歸屬感,就會感受不到自己身而為人的價值與意義。
譬如:你怕積木做不好,不能拿給爸爸媽媽看,爸爸媽媽就不會注意到你了嗎?
最後一層是自我,再冰山的最底層,也就是最難發現但是卻最根源存在的核心本質,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發現孩子其實是希望引起爸媽的注意,重點其實並不在積木拚不好這件事情上面,所以如果我們只求解決問題,教他拚積木或者乾脆讓他放棄拚積木,那麼問題實際上並沒有解決,真正需要解決的父母是否沒有足夠滿足對他的關注。
孩子的反映大部分都與家庭應對關係有關,同一件事情,孩子的反應會有所不同,那是因為在冰山底下,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和遭遇不同,大腦記憶可能遺忘,但是身體記憶卻遺留下來,尤其是受過創傷的記憶。
所以薩提爾的冰山練習,就是為了可以發覺心底深處的冰山,讓我們一層一層透過與自己或者他人的對話,往下挖掘,發現自己內心深處最隱藏的記憶和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