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恩符文不僅是美麗的藝術品,滿足人們對美的渴望;透過對盧恩符文的探索,我們可以勾勒千年前人們的生活,藉由鑑古知今,也提供現代人了解自己的另一個視角。
盧恩文、盧恩符文、盧恩符文石,令人們著迷並參與其中,現代的我們,不論是學者專家或是用作術數占卜的魔法用途,我們都在這其中找到了激動和美好的時刻。
瑞典一地保留有最多的盧恩符文石,盧恩符文石是紀念性質,並不是墓塚的石碑。在維京人時代,很多人去了遙遠的地方,這一去可能就是永遠不會回來了。
盧恩符文石往往是在遠離家鄉的人離鄉/死後,家人藉由刻劃美麗的盧恩文在石頭上,並且將它們豎立在道途上顯目之處,通過這塊石頭,家人可以保留他們對逝者的記憶,儘管逝者的遺體並沒有回到家鄉,在祖先的地盤安息。
後來基督教往北擴散,最後在進入北歐的時候,也影響了原來的喪葬文化,盧恩文也逐漸被刻畫在墓碑上,一直等到基督教文化在北歐一地強勢地穩固下來,成為主流之後,墓碑上的刻文才完全地由拉丁字母取代,盧恩文漸漸式微。
烏普薩拉大學斯堪地那維亞語言學教授Henrik Williams形容盧恩符文石是古代的社群媒體(註解 1) 。他認為盧恩符文石的設計和佈局對傳達訊息給人們非常有效果,也是當時基督教會用來建立品牌的一種手段。
Henrik Williams的說法很生動貼切地傳達了盧恩符文石的特點;首先,用來雕刻盧恩文的石頭必須很均勻平坦,還要經得起時間的蹂躪,經過一番特別的挑選後,文本圍繞著符文動物,圍繞著石頭刻畫,文本有時從左到右,有時從右到左,最後擺在聚會場所、重要的道路旁,或是十字路口,讓人們從遠處就能看到。
這個作用好像身處資訊爆炸的現代人我們一樣,無法避免的被很多logo和訊息包圍。想像一下,那些被豎立在醒目道途上的盧恩符文石,是不是好像在對生者說:「嘿!我在這裡,勿忘我!」;另一方面,也是給生者緬懷逝者的憑藉,或是留在故里的人對離鄉之人抒發思念的具象的依靠。
現代城市中無數的霓虹閃爍,或是社群媒體上,運用各種字符、色彩、符號、圖像,或是音樂聲光,無不盡其光彩奪目,只為了吸引人們眼球,攫住群眾的注意力。鑑古知今,即便相隔千年,人性始終是相似的。
註解 1:關於Henrik Williams「社群媒體」的說法,
原文請見:https://www.uu.se/en/support/research-on-runes/
圖片來源:翻攝自Sigtuna Museum的「盧恩文的秘密」手冊。詳細出版資訊如下:
Runornas hemligheter, Sigtuna museum, 2016. (Texterna i denna folder är i huvudsak omarbetade versioner av texterna i Thorgunn Snaedals och Sten Teschs folder "Folj med på en vandring i runornas Sigtuna" fråm 2010, Textbearbetning: Anna Toräng och Anders Söderberg Illustration ich form: Anna Hed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