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文章介紹台灣歷年重大地震,本篇文章開始介紹全球規模前十的巨大地震。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中文文獻中常稱為1950年墨脫-察隅地震、1950年墨脫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英文文獻中又稱阿薩姆地震或1950年印度-中國地震,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東側東喜馬拉雅構造結雅魯藏布江斷層帶的墨脫斷裂上,是中國有儀器紀錄以來所紀錄到的規模最大的地震,也是已知由聚合板塊邊緣碰撞所引起的地震規模最大的地震、20世紀世界第六大的地震和有觀測紀錄以來全球地震規模第九大的地震。
該次地震發生於1950年8月15日,震央位於中國與印度阿薩姆邦交界的西藏墨脫縣。此次地震的地震矩規模達8.6,最大地震震度則可能達到12度。地震波及整個西藏及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附近的西藏墨脫縣、察隅縣和印度阿薩姆邦都受到了嚴重破壞,在中國造成了約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1526人。該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2005年蘇門答臘大地震發生在2005年3月28日UTC時間16:09:37(當地時間23:09:37),震央位於2°04′35″N 97°00′58″E,離印度洋海面30公里深的海床。震央距離北蘇門答臘首府實武牙市以西約200公里,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西北1400公里,強度為芮氏規模8.2。美國地質調查局採用地震矩規模算法推出此次地震為8.7後來下修至8.6。地震亦影響到距離震央1000公里的泰國首都曼谷。這次地震可能是2004年平安夜印度洋大地震的餘震,持續了兩分鐘。地震已造成印尼12人喪生,數百家房屋倒塌。
震感在全蘇門答臘島都可感覺到,班達亞齊省現在普遍缺少電力,經過2004年海嘯的經歷,成千的人群逃離他們的住所湧上高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也有很多人逃離高樓。
在印尼尼亞斯島,遠離蘇門答臘海岸的區域,成百座建築物據報在地震中受損,多人被困碎石之下。印尼副總統尤淑夫·卡拉(Jusuf Kalla)一度表示在尼爾斯島恐怕有多達2000人遇難,但他稱此乃根據建築物受損情況估計,而非從點算屍體數目得出。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簡稱里斯本大地震,在1755年11月1日,發生於當地時間在上午9點40分。這場天災造成的破壞和罹難人數在人類史上約排在第11位,罹難人數達到了約10萬人。大地震之後,伴隨而來的火災和巨大海嘯幾乎將整個里斯本摧毀,同時也令葡萄牙殖民帝國的國力嚴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現在的地震學家估計這場地震的地震矩規模為8.5至9.0,震央位於在聖維森特角之西南偏西方約200公里的大西洋海域中。它造成的影響首次被擴大範圍地進行科學化的研究,標誌著現代地震學的誕生。這次事件也被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廣泛討論,啟發了神義論哲學的發展。
2010年智利大地震發生在智利中南部馬烏萊大區當地時間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UTC 6時34分),規模最初報導為地震矩規模(Mw)8.3至8.5,後修正為8.8,是當地自1960年智利9.5大地震後規模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5公里,震央位於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賽普西翁東北偏北方向115公里、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西南方向325公里處。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和阿根廷部分城市有震感。地震持續了約10至90秒。
智利西部沿海處於納斯卡板塊(Nasca Plate)和南美板塊(South American Plate)之間的破壞性板塊邊界(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之上。相對於穩定的南美版塊,納斯卡板塊每年向東移動約8公分左右。其中超過一半左右的板塊位移集中累積於板塊交界淺部,使該區的板塊邊界發生緩慢於持續的地殼彈性變形。當所累積的地殼彈性變形超過岩石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南美版塊即會沿板塊交界面產生回彈作用,並引發地震。事實上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地震便是在這板塊邊界上發生。
這場強震造成的海嘯,導致遠在數千公里外夏威夷都受到不少損害,財物損失估計達百萬美元。
有些媒體報導提到,在夏威夷歐胡島的某個海角,海嘯超過了九公尺高,所幸沒有人據報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