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Sky Castle》:狗血背後的無盡真實,從韓劇思索台灣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自己韓劇其實看得非常少。會看這齣的原因是有人跟我推薦《頂樓》,但遺憾的是Netflix並沒有上架。在搜尋的過程中看到《Sky Castle》這個2018年的作品,查了一下發現很多人也很推,便抱著好奇的心態一看。

劇情是在Sky Castle這個高級社區所展開。情節環繞於住在這裡的四個家庭身上,並以四個媽媽,瑞珍、秀林、勝惠與珍熙為主秀,談述四個家為了兒女教育而衍伸出的糾葛情仇。

主旋律是落在瑞珍一家身上,為了讓大女兒藝瑞可以當上第三代醫生,瑞珍處心積慮的要讓她考上首爾醫學院。甚至聘請了號稱入學率百分之百的教育指導員:金老師。然而金老師的背後目的似乎不那麼單純……

整部劇的平衡感算滿好的,四個家庭線輪流共奏,可謂過癮。雖然情節複雜,但流轉順暢。而劇中探討的議題也讓我滿有共鳴的,雖然有些地方實在過於狗血,但還在能接受範圍內。某種程度來說,這些浮誇的情節,也算是稍稍沖淡了劇中較為黑暗的情緒,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不致於那麼痛苦。

接下來,我想從幾個面向談談我對這部劇的一些想法。

【謊言包裹出的假象】

劇中可說是充滿了謊言,而這些謊言又塑造出了各種看似美好卻又脆弱的假象。

明著上,大家都光鮮彩亮,但暗地裡卻是腐敗不堪。而這脆弱的外殼,在明珠因為承受不了英才的復仇,飲槍自盡後而鬆動了,每個家裡的黑幕都逐漸被剝開。

韓瑞珍表面上是醫生娘,出身名門,但其實本名是郭美香,家裡是賣牛血的,有個不負責任的糟糕爸爸;車希睿表面上是哈佛高材生,甚至還和歐巴馬女兒一起做過志工,但真相是她從未上過哈佛,只是假裝自己是哈佛學生招搖撞騙。

而這些謊言都是為了滿足一種想像:階級。

【Castle與金字塔的階級意象】

自己在搜尋時發現《Sky Castle》有翻作天空之城,也有翻作天空城堡,客人是覺得城堡更貼合一些。城堡給人一種的高高在上的貴族感,帶有古老、封建、專制的色彩。而Sky Castle這社區恰恰也符合這樣的想像。

像是劇中Sky Castle社區的出入大門必須要人手工開關。每當有人開車出社區,都要勞師動眾得開關門,與這種古老的階級意識不謀而合。

由此,裡面住的都要是社會上認知的菁英,不是醫生就是教授。而且也不是想住就能住,要符合資格。就像是秀林一家是因為黃治英當上到株南大學醫院任才能入住。而瑞珍一家因為俊尚辭職便必須搬離。因此能入住這裡似乎就意味著獲得通往上流的門票。

所以這裡的住戶似乎是要有某種血統證明的,只有出身高貴的人才有資格入住。瑞珍為此必須隱瞞身分,捨棄美香這名字,假裝出身名門,而非賣牛血家庭。而車教授即便已是體面的大學教授,仍為出身感到自卑,需要透過洗腦讀書會炫耀自己的才識。

但住在城堡中獲得的也就僅僅是門票而已,雖然大家都擁有好經歷好地位,但離真正的最上流階級還是有差距,充其量還只是中產頂端。比方說,劇中大家都開著好車,但還是得自己來駕駛,沒司機能代勞。於是乎,大家都還想再往上爬,就像俊尚一心想當上院長般。

而不單是大人要往上爬,孩子們也是。這裡的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龍成鳳。於是乎,瑞珍拚了命的要讓藝瑞考上首爾大學醫學系,成為姜家第三代醫生。當然這不單只是為了女兒好,也是為了藉此獲得婆婆的認可,彌補自己的出身低落。

同樣的,車教授為出身感到自卑、為無法的政治路無法再往上爬感到遺憾,因此把希望放在的自己的女兒和雙胞胎兒子身上。這裡就必須來談談劇中一直出現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車教授的珍視的人生準則,時時拿來要提醒自己與孩子,要努力地爬上頂端。甚至在小金字塔模型被小兒子摔壞時,又不知悔改的搬了一個更大的金字塔模型到家中,還洋洋得意地說這打不壞。

說來,其實車教授只是比較明白地展現出這種往上爬的渴望。但其實每個家庭,不管是想讓藝瑞成為第三代醫生的姜家,或是想讓秀韓考上好私立高中的楊家,思維上都是很類似的,期望自己的下一帶能繼承甚至超越自己所處的階級。

【從韓式教育看台灣】

而想要複製這樣的階級最重要的鑰匙便是「教育」,至少劇中多數人是這麼認為的。於是乎,大家無所不用其極地要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小朋友國中就要上全科補習班,家長還要還要幫孩子組隊去聘僱補習老師,甚至還要找像金老師這種專員帶領團隊來教育孩子。

雖然對韓國教育不熟,但從劇中來看,與台灣似乎有諸多相似出處。或許不像劇中那麼極端,但許多人也是從國小就上補習班,甚至上了國高中後,連學校寒暑假都還要上輔導課。

我的求學經驗裡,國中以後就完全是升學導向的教學,到了國三,音樂、美術、體育課往往都會被借走,拿來上那些所謂的「正科」。不只學生,老師壓力也很大,深怕這屆升學不好看會影響到之後的招生。現在想來,整個系統真的是挺病態的。

另外,韓國似乎也有免試入學的系統,比方說英才就是透過申請進入首爾醫學院,甚至引發的媽媽們想拿到入學檔案的風波。而藝瑞為了獲得證明,甚至有專業團隊安排好每周要去哪家機構當志工,免試入學的原意被扭曲的亂七八糟。當然,聯考制也絕對有不公平之處,什麼教育系統能更好,自己還在思索……

說來,自己的升學路算幸運,爸媽對我的選擇都很尊重。像考高中時第一次基測沒考好要考二基,那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到學校上輔導課,六日也不能倖免。

那時的我,因為厭倦這樣的念書氛圍,便提出要在家念書的要求。即便師長不理解,媽媽還是同意讓我自己在家念。好在後來順利地考上的地方第一志願,算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身邊的很多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比方說,看到劇中英才的復仇,讓我想到了我一個高中同學的故事。

他是一位數理神強的同學,所謂的神指的是能輾壓我們班考上台大醫科同學的那種神(數理only)。但雖然他對數理很有興趣也有天分,他媽媽卻要他考醫學系。最後他順媽媽的意,念了醫學系。

但前幾年聽到他在當兵時把志願役填了,醫生國考也不考,鐵了心當阿兵哥。說來,這可能也是屬於他的復仇吧……

班上的另一位同學,重考N年,為了他爸爸希望他成為第二代醫生。最後仍沒考上,便出國念了波波。劇中這種階級繼承的執著,是真真切切出現在現實中的。

而看到劇中秀韓讀書的痛苦,讓我想到之前在國小當替代役時,曾有小朋友抱著我的大腿說:「大葛格,我不喜歡讀書」。聽來心疼,很想告訴他讀書其實是可以很快樂的,但想到我高中時也常讀到覺得自己根本廢物而痛苦不已,似乎沒辦法安慰他什麼。我想,有問題的應該是這個讓小朋友覺得書讀不好,就沒未來的制度吧?

【關於追尋自我】

劇中描述的種種,其實挺黑暗的,但結局倒是莫名正向。

俊尚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都只是遵循媽媽的意志,沒有自我的餘地,決定辭職重新開始;自白後退學的藝瑞,開始嘗試不再依靠指導員,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甚至開始願意跟他人一同共讀;而宇宙則因為入獄的經驗,決定輟學去國外追尋自我;車教授開始願意接納自己的孩子,不再掌控他們的一切,與希睿的關係也有了改善。

最後的安排,應該就是此劇想傳達的核心概念:要脫離僵化體制,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許有點老掉牙,但由於前面的鋪陳充分,並不會很教條感。當然現實上,我覺得還是很難就是了。

話說,大家都有自己的方向,我想大概只有惠娜沒有。坦白說我對惠娜的死還是有點問號,覺得這謀殺的手法過於粗糙。難道惠娜像是空氣娃娃一樣,輕輕鬆鬆就可以丟下樓?而且金老師為了這樣就殺人,自己著實還是理解不能。不過能明白這安排是為了劇情張力就是了。

【後記】

雜七雜八的寫,總算是完成了這篇追據心得。沒意外的非常難寫(笑),但滿好玩的,剛好趁著過年,寫點不一樣的東西。也順便藉這個機會,回顧一下自己升學的情景。

想到前一陣子,許多台大生輕生的案件。老實說,我多少能理解那樣的無力感。自己在高中時,就常覺得為什麼不管怎麼努力都沒有用;常埋怨為什麼平平都是人,頭腦可以差那麼多。

當然,現在回頭看,知道自己是幸運的。即便頭腦普普,死命地念還是進了宅宅大學,拿到在大部分人眼中還算不錯的文憑。也因為在外商工作,相對我那些輪班救台灣的偉大同學來說有較多餘裕,才有機會在這邊寫些有的沒的。

腦中突然響起之前看劉安婷在成大畢業致詞時,她問的那句:「我拿幸運,做了什麼?」我想在這裡寫東西,應該是個不錯的起點吧?

或許有天,那個說不喜歡讀書的小朋友能看到我的閱讀心得,發現其實讀書也可以很有趣、很快樂?或許看到我寫這篇五四三的追劇心得,也有人願意捧場,發現人生不是只有念書考試?

如果能這樣,那也很不錯。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3會員
256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好久沒做書單特輯了。前些日子,和書友 Nayu 在 Podcast 上聊書時談到了「找自己」這個主題,覺得非常適合做個書單,所以—Here you go! 為什麼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書單呢?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努力念書升學,出社會後又繼續在職場上辛苦奔波;然而,我們似乎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
Thumbnail
2025/03/23
好久沒做書單特輯了。前些日子,和書友 Nayu 在 Podcast 上聊書時談到了「找自己」這個主題,覺得非常適合做個書單,所以—Here you go! 為什麼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書單呢?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努力念書升學,出社會後又繼續在職場上辛苦奔波;然而,我們似乎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
Thumbnail
2025/02/16
上週末再次北上參加一年一度的閱讀盛會——台北國際書展。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女友週六要上班,這次只能安排做禮拜天的一日遊,勉強抓住展覽的尾巴;逛完後依然感到意猶未盡。以下和大家聊聊這次三刷書展的小心得。
Thumbnail
2025/02/16
上週末再次北上參加一年一度的閱讀盛會——台北國際書展。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女友週六要上班,這次只能安排做禮拜天的一日遊,勉強抓住展覽的尾巴;逛完後依然感到意猶未盡。以下和大家聊聊這次三刷書展的小心得。
Thumbnail
2024/12/29
年末將至,又到了例行的盤點時間。2020 年,因為方格子的年末儀式徵文而開始了這樣的覆盤習慣,今年已是第五次,覺得很有成就感!那麼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吧。(首圖為到新加坡出差拍的美美夜景照)
Thumbnail
2024/12/29
年末將至,又到了例行的盤點時間。2020 年,因為方格子的年末儀式徵文而開始了這樣的覆盤習慣,今年已是第五次,覺得很有成就感!那麼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吧。(首圖為到新加坡出差拍的美美夜景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帝王之女守百香》,「真假公主」的戲碼,看人設感覺精采,對吧! 但我怎麼看怎麼怒欸。 無聊或無感的戲我頂多棄了,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心得,但本作不是無聊,是令人很生氣很生氣很生氣! 這樣的劇就值得思考原因了。它的問題出在哪呢?
Thumbnail
《帝王之女守百香》,「真假公主」的戲碼,看人設感覺精采,對吧! 但我怎麼看怎麼怒欸。 無聊或無感的戲我頂多棄了,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心得,但本作不是無聊,是令人很生氣很生氣很生氣! 這樣的劇就值得思考原因了。它的問題出在哪呢?
Thumbnail
浪漫速成班觀後感 個人比較喜歡「頭號緋聞」這個劇名覺得比較符合故事線,我老公用他的理工腦一直追問我,演了16集為什麼還叫速成(翻白眼)
Thumbnail
浪漫速成班觀後感 個人比較喜歡「頭號緋聞」這個劇名覺得比較符合故事線,我老公用他的理工腦一直追問我,演了16集為什麼還叫速成(翻白眼)
Thumbnail
所謂經典電影,我的定義就是時隔多年仍然為人津津樂道的電影。不管是表現方式始無前例而成為經典,還是票房經典、爛到經典還是好看成經典,都值得一看。《寄生上流》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電影,不只值得一看,還值得多刷。
Thumbnail
所謂經典電影,我的定義就是時隔多年仍然為人津津樂道的電影。不管是表現方式始無前例而成為經典,還是票房經典、爛到經典還是好看成經典,都值得一看。《寄生上流》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電影,不只值得一看,還值得多刷。
Thumbnail
奉俊昊導演教科書等級的說故事功力在此片顯露無遺,不論是角色塑造、情節佈局、鏡頭語言、對白與配樂,全片幾乎沒什麼多餘的存在,每一個畫面的精心設計、情節的連貫起承、與對白的明褒暗諷。
Thumbnail
奉俊昊導演教科書等級的說故事功力在此片顯露無遺,不論是角色塑造、情節佈局、鏡頭語言、對白與配樂,全片幾乎沒什麼多餘的存在,每一個畫面的精心設計、情節的連貫起承、與對白的明褒暗諷。
Thumbnail
整部劇的平衡感算滿好的,四個家庭線輪流共奏,可謂過癮。雖然情節複雜,但流轉順暢。而劇中探討的議題也讓我滿有共鳴的,雖然有些地方實在過於狗血,但還在能接受範圍內。某種程度來說,這些浮誇的情節,也算是稍稍沖淡了劇中較為黑暗的情緒,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不致於那麼痛苦。
Thumbnail
整部劇的平衡感算滿好的,四個家庭線輪流共奏,可謂過癮。雖然情節複雜,但流轉順暢。而劇中探討的議題也讓我滿有共鳴的,雖然有些地方實在過於狗血,但還在能接受範圍內。某種程度來說,這些浮誇的情節,也算是稍稍沖淡了劇中較為黑暗的情緒,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不致於那麼痛苦。
Thumbnail
​ ●2018韓劇Jtbc【SKY Castle天空之城 SKY 캐슬 天空城堡】你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嗎?(廉晶雅 李泰蘭 尹世雅 吳娜拉 金瑞亨 金炳哲 崔元英) 近日在NETFLIX上看見這部韓劇【天空城堡】上線,忍不住補文介紹。
Thumbnail
​ ●2018韓劇Jtbc【SKY Castle天空之城 SKY 캐슬 天空城堡】你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嗎?(廉晶雅 李泰蘭 尹世雅 吳娜拉 金瑞亨 金炳哲 崔元英) 近日在NETFLIX上看見這部韓劇【天空城堡】上線,忍不住補文介紹。
Thumbnail
從兩部電影來看,權力,階級,控制,反噬。 血觀音裡控場的是棠夫人, 以愛之名操控女兒,以將軍遺孀的身份靠近,掌控周遭官夫人們的心態,從議長特助,議員夫人,縣長夫人再到院長夫人。洞悉人性的棠夫人深知官夫人們明面上與其交好,私底下卻各有盤算。然,權力讓階級一目瞭然。
Thumbnail
從兩部電影來看,權力,階級,控制,反噬。 血觀音裡控場的是棠夫人, 以愛之名操控女兒,以將軍遺孀的身份靠近,掌控周遭官夫人們的心態,從議長特助,議員夫人,縣長夫人再到院長夫人。洞悉人性的棠夫人深知官夫人們明面上與其交好,私底下卻各有盤算。然,權力讓階級一目瞭然。
Thumbnail
(本文嚴重劇透)(劇照均取於網路,僅供閱讀影評時參考使用) 這部作品探討了一段財運,是如何在所有人的行為與意外中,轉變成驚悚的開端,透過三個家庭的行為交錯,展現出不同類型的惡行惡狀,而完全蛻變寄生蟲的選擇,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自我厭惡在錯誤中不斷累積,演變成沒有辦法求助也沒有辦法改善的結局。
Thumbnail
(本文嚴重劇透)(劇照均取於網路,僅供閱讀影評時參考使用) 這部作品探討了一段財運,是如何在所有人的行為與意外中,轉變成驚悚的開端,透過三個家庭的行為交錯,展現出不同類型的惡行惡狀,而完全蛻變寄生蟲的選擇,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自我厭惡在錯誤中不斷累積,演變成沒有辦法求助也沒有辦法改善的結局。
Thumbnail
《寄生上流》是一部黑色幽默驚悚劇情片,描述著韓國貧富差距,一場寄生蟲與宿主的故事,原本居住在半地下的金氏一家因為基宇的學長介紹,得到了進入朴家的門票,開始了一連串寄生宿主的故事。
Thumbnail
《寄生上流》是一部黑色幽默驚悚劇情片,描述著韓國貧富差距,一場寄生蟲與宿主的故事,原本居住在半地下的金氏一家因為基宇的學長介紹,得到了進入朴家的門票,開始了一連串寄生宿主的故事。
Thumbnail
對我個人而言,寄生上流出乎意料地好看,一些電影會好看的元素都非常到位。劇本很工整,而且角色設計並不會太矯揉造作(除了硬要選基婷女神當悲劇主角這點我不接受,其他都滿說服我。)角色對白相當精采,雖然主宣傳是階級對立,可是我感覺應該是各五十大板的兩邊都打了...
Thumbnail
對我個人而言,寄生上流出乎意料地好看,一些電影會好看的元素都非常到位。劇本很工整,而且角色設計並不會太矯揉造作(除了硬要選基婷女神當悲劇主角這點我不接受,其他都滿說服我。)角色對白相當精采,雖然主宣傳是階級對立,可是我感覺應該是各五十大板的兩邊都打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