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我遇過一些經營寫作上面臨困境的寫作者,他們的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內容好不好」、「寫得對不對」──對我來說內容的好壞與價值存在與否,是要由作者去定義的──問題核心反而是在「有沒有堅持寫下去」。
簡單來講,他們正處在需要寫作者保持堅定、持續書寫的時期。這段時期會是最難熬、也最辛苦的時刻,卻也是必經之路。
然而寫作者可能會想進一步知道:難道除了一直寫、一直寫以外,就沒別的事好做了嗎?
我的答案是:怎麼可能呢?所謂堅持寫作,不是叫你盲目書寫!
我曾經說過,在教導大家尋找寫作者定位、掌握經營寫作的主軸時,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沒有一個更深入、可以一次性解答所有人疑惑的公式;主因就在於,寫作者的自我發展,大多時候需要的是靠自我發掘、自我意識,然後透過嘗試與學習,拓寬我們的賽道。整個過程,與自我相處的比例極高,外人難以介入,而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各位必須不斷對自己提出疑問與省思,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這種自我探究的過程,其實就是為何需要堅持寫作的原因。如此大家也就能明白,堅持寫作,不是你寫完一篇文章,好,沒事幹了;這樣你是不會成長的。
真正的堅持寫作,是要你在持續產出、持續書寫之餘,也應當反覆思考:
當前我們的內容寫得如何?有沒有確實表達我們的思想核心?讀者能不能藉由文字理解我的意圖,或是被我影響?我有沒有維持好內容與文字品牌的連結性?我的品牌明確、是有識別性的嗎?如果我想經營專欄,我接下來該以甚麼主題為主,又該如何以一致有序、讓讀者印象深刻的文章體例呈現?我想要甚麼樣的讀者?我的市場在哪?我的文字如果未來要變現,接下來該走訂閱制、出實體書、電子書,還是數位商品?屆時該寫什麼樣的內容?我能不能在文字中提出獨特的價值?我的文字有沒有從別人身上「擷取」的痕跡?
我隨隨便便就列出了一大堆問題,而我必須跟各位講,這只是我們在堅持寫作所會面臨的「冰山一角」;實際上如果你有徹底融入到「為寫作而煩惱」的地步,你在一年中要思考的問題絕對不下於數千道。
思考問題、煩惱問題,就是我們透過堅持寫作極為重要的學習契機。當我們每思考一則問題,它就會連帶出盤根錯節的問題組織,迫使我們去面臨更複雜麻煩、需要透過學習知識或培養、精進技術,才能解決或融入的問題脈絡;在這段過程中,寫作者會在無形中充實內涵、拓展眼界;即使進步微小,甚至我們獲取的知識在短期內無法應用,但只要一年內以同樣模式持續累積、自我充實,一年後你將會成為與過往不可同日而語的寫作者。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堅持寫作時總是窒礙難行,那或許你遇上的是非常根本的煩惱:面對問題。
是說昨日我在創巢書店分享了〈現行創作者變現模式〉的貼文,有找David來簡單聊一下他看到的面向。如果你好奇的話,可以來這裡看看:
https://vocus.cc/post/6804545afd8978000170f3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