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目前為止,比較大條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甄試了研究所~淡江高齡健康管理學研究所智慧經營組,以及提前入學。
意思就是,在二月中去德國道場閉關的同時,我也開始跟著113年入學的學長姐們,一起上課,我的同班其實是我的學長姐們!
上[組織行為]課的時候,提到我們進入組織後,到底是在Group還是在Team?也就是團體與團隊的差別。
我很感恩,我遇到的113學長姐們的那一班,真的是研究所共學的團隊!
上研究所,對報考的學生來說,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就只是想讀要讀,所以甄試上課,進入了一個班。但是智慧經營組的學長姐們,他們為了研讀與推動,已經從他們剛入學時形成的Group,變成了有共同學習目標(大家一起畢業)、活動目標(成立樂齡學苑)的Team!
因為他們只要可以實體上課的,人都會出現。課堂上不懂的下課後會討論,懂得人幫不懂的人。提論文找實習時的障礙會互相協助,釐清狀況找出可行之道。甚至連不上課的時候,住在宿舍的同學會一起烹飪吃飯,還有讀書會時間一起努力研讀。
跟這些已經成Team的學長姐們一起修課,我這跳入Group的游離分子,也被影響了:本來只想一個月上一次實體課其他時間都線上上課的,變得盡量週週報導。本來只想隨便打發午晚餐的,也被好好餵養了許多次。本來只想展現我「孤兒」默默一人埋在教室一角的獨自學習的,也不得不多元連結跟著Team的節奏動起來。
所以,感恩自己做了決定考研入學,感恩這些已經成Team的學長姐!
今年,到目前為止,比較大條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甄試了研究所~淡江高齡健康管理學研究所智慧經營組,以及提前入學。
意思就是,在二月中去德國道場閉關的同時,我也開始跟著113年入學的學長姐們,一起上課,我的同班其實是我的學長姐們!
上[組織行為]課的時候,提到我們進入組織後,到底是在Group還是在Team?也就是團體與團隊的差別。
我很感恩,我遇到的113學長姐們的那一班,真的是研究所共學的團隊!
上研究所,對報考的學生來說,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就只是想讀要讀,所以甄試上課,進入了一個班。但是智慧經營組的學長姐們,他們為了研讀與推動,已經從他們剛入學時形成的Group,變成了有共同學習目標(大家一起畢業)、活動目標(成立樂齡學苑)的Team!
因為他們只要可以實體上課的,人都會出現。課堂上不懂的下課後會討論,懂得人幫不懂的人。提論文找實習時的障礙會互相協助,釐清狀況找出可行之道。甚至連不上課的時候,住在宿舍的同學會一起烹飪吃飯,還有讀書會時間一起努力研讀。
跟這些已經成Team的學長姐們一起修課,我這跳入Group的游離分子,也被影響了:本來只想一個月上一次實體課其他時間都線上上課的,變得盡量週週報導。本來只想隨便打發午晚餐的,也被好好餵養了許多次。本來只想展現我「孤兒」默默一人埋在教室一角的獨自學習的,也不得不多元連結跟著Team的節奏動起來。
所以,感恩自己做了決定考研入學,感恩這些已經成Team的學長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