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完諮商
除了第一次對談中看見一些盲點
自己做了深層挖掘
後面兩次談自信談焦慮
著重呼吸練習
喚回一些原本遺忘的智慧
反而諮商完到圖書館走走
對我的啟發比較大
往往會翻到最適合當下困惑的解答
在英文班遇見一位談心的同學
推薦我張德芬的三部曲
(一直知道但都還沒翻閱)
還沒諮商前逛圖書館也有看到
不過諮商完也許是完美時機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整合了多年接觸的身心靈知識
也許也是時機剛好到了
突然覺得伴侶先前向我講得也都懂了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對於他人的行為有強烈情緒的批判
→家裡面誰也曾有這樣的行為
→自己曾經對誰做過
(感受到羞愧或是心痛...?)(也許是反行為)
→對自己做過相同行為嗎
→這樣的行為反應有什麼幫助
(可以感謝它為自己帶來的益處)
→打開心,擁抱陰影,接納自己
當受害者模式沒有被看見被接納
可能導致自身有拯救者或迫害者行為
也許當時還小的自己
面對大人的反應無法理解
甚至導致"報復心"
你要我做這個 我偏叛逆不要
你沒滿足我需求 我以後都不聽你的
我就不喜歡 你為什麼強迫我做
偏差行為也許是這些總總造成的
要拯救的其實也是只有自己
沒有別人需要被拯救
因為所有情境皆是自己的創造
當感覺到一有什麼不對
這件事背後的真相是邀請我們
贖回自身的力量
感謝它讓我們看見
最近做完諮商
除了第一次對談中看見一些盲點
自己做了深層挖掘
後面兩次談自信談焦慮
著重呼吸練習
喚回一些原本遺忘的智慧
反而諮商完到圖書館走走
對我的啟發比較大
往往會翻到最適合當下困惑的解答
在英文班遇見一位談心的同學
推薦我張德芬的三部曲
(一直知道但都還沒翻閱)
還沒諮商前逛圖書館也有看到
不過諮商完也許是完美時機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整合了多年接觸的身心靈知識
也許也是時機剛好到了
突然覺得伴侶先前向我講得也都懂了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對於他人的行為有強烈情緒的批判
→家裡面誰也曾有這樣的行為
→自己曾經對誰做過
(感受到羞愧或是心痛...?)(也許是反行為)
→對自己做過相同行為嗎
→這樣的行為反應有什麼幫助
(可以感謝它為自己帶來的益處)
→打開心,擁抱陰影,接納自己
當受害者模式沒有被看見被接納
可能導致自身有拯救者或迫害者行為
也許當時還小的自己
面對大人的反應無法理解
甚至導致"報復心"
你要我做這個 我偏叛逆不要
你沒滿足我需求 我以後都不聽你的
我就不喜歡 你為什麼強迫我做
偏差行為也許是這些總總造成的
要拯救的其實也是只有自己
沒有別人需要被拯救
因為所有情境皆是自己的創造
當感覺到一有什麼不對
這件事背後的真相是邀請我們
贖回自身的力量
感謝它讓我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