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房地不同人所有:土地所有權人的優先保障與法律責任
2
都更後移轉房屋所有權,小心喪失房屋稅減半徵收優惠
3
遺囑信託侵害特留分時,如何救濟?
4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後,以新成屋價格計算分屋,對地主不利
5
如何以「收回自住」為由,終止不定期租賃契約呢?!
1
房地不同人所有:土地所有權人的優先保障與法律責任
2
都更後移轉房屋所有權,小心喪失房屋稅減半徵收優惠
3
遺囑信託侵害特留分時,如何救濟?
4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後,以新成屋價格計算分屋,對地主不利
5
如何以「收回自住」為由,終止不定期租賃契約呢?!
資產傳承
都更危老重建下,房產贈與與繼承的節稅策略比較(下)
繼承房產的稅務優勢與策略,包含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稅等相關稅負說明,以及產權移轉時機、買賣方式的考量,並強調尋求專業協助的重要性。
2025/08/11
2
都更危老重建下,房產贈與與繼承的節稅策略比較(上)
在都市更新和危老重建的背景下,考慮將房產移轉給子女,繼承通常比生前贈與更具節稅優勢,但需視個別情況而定。本文分析生前贈與房產可能產生的贈與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及未來高額房地合一稅,並以案例說明重建前後贈與的稅務差異,提醒民眾審慎評估贈與和繼承策略,避免不必要的稅負。
2025/08/11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中)
本文提供關於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和口授遺囑的完整說明,包含民法條文、特性、注意事項及相關案例,協助讀者瞭解不同遺囑類型的適用條件與法律規定,並提醒注意事項以避免遺囑無效。
2025/07/17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下)
遺囑能力、特留分、法定方式等面向,說明立遺囑的條件、限制與效力,並提醒遺囑不僅僅是財產分配,更是情感的表達,建議諮詢法律專業人士以確保遺囑合法有效。
2025/07/17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上)
本文將介紹臺灣民法規定的五種遺囑類型: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和口授遺囑,說明其成立要件、注意事項及相關案例,幫助讀者瞭解如何依法撰寫遺囑,避免財產繼承糾紛。
2025/07/17
生前贈與配偶,其他繼承人無須繳遺產稅(113年憲法判決第11號)
剛出爐了113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就被繼承人生前贈與特定人而將贈與價值加計入遺產總額後核定課徵遺產稅額,在發生致未受贈與的繼承人應負擔的遺產稅稅金大於繼承所取得的遺產,該繼承人將無須繳納因為生前贈與所衍生增加之稅額。
2024/10/30
3
為子女買房後怕敗家,辦理預告登記?小心被撤銷!
預告登記僅適用在對於不動產登記名義人也就是所有權人有請求權的時候,網傳父母為子女買房時,用預告登記以避免子女敗壞家產,但因為父母為子女買房就是贈與給子女了,原則上父母有對子女並沒有請求權的存在,這樣的預告登記恐怕有被法院撤銷的可能,還是要徵詢專業人士意見並搭配合法的法律制度設計,才是可行。
2024/10/30
14
保單被執行!解套看這裡
自從最高法院大法庭認定保單在「必要時」得由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以來,民事法院執行處已經被此類型的保單強執行案件量塞爆,但最高法院的意思是必須由執行法院就個案審酌,判斷是否具有終止保險契約之理由,並非一律可由執行法院代替債務人向保險公司終止保險契約,茲就目前法院實務上相關判斷標準,彙整供作參考。
2024/05/22
9
2
遺囑信託侵害特留分時,如何救濟?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2024/04/07
7
三千萬的分享—不要再借名登記了(累垮了法院、肥了稅捐機關、瘦了自己荷包)
借名登記房產以規避囤房稅,除了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外,實際下卻產生高額的土地增值稅和遺產稅等問題,因小失大,切莫為之。
2024/01/15
7
1
查看更多
都更危老重建下,房產贈與與繼承的節稅策略比較(下)
繼承房產的稅務優勢與策略,包含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稅等相關稅負說明,以及產權移轉時機、買賣方式的考量,並強調尋求專業協助的重要性。
2025/08/11
2
都更危老重建下,房產贈與與繼承的節稅策略比較(上)
在都市更新和危老重建的背景下,考慮將房產移轉給子女,繼承通常比生前贈與更具節稅優勢,但需視個別情況而定。本文分析生前贈與房產可能產生的贈與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及未來高額房地合一稅,並以案例說明重建前後贈與的稅務差異,提醒民眾審慎評估贈與和繼承策略,避免不必要的稅負。
2025/08/11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中)
本文提供關於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和口授遺囑的完整說明,包含民法條文、特性、注意事項及相關案例,協助讀者瞭解不同遺囑類型的適用條件與法律規定,並提醒注意事項以避免遺囑無效。
2025/07/17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下)
遺囑能力、特留分、法定方式等面向,說明立遺囑的條件、限制與效力,並提醒遺囑不僅僅是財產分配,更是情感的表達,建議諮詢法律專業人士以確保遺囑合法有效。
2025/07/17
遺囑的五大類型:生前安排遺產的重要一步!(上)
本文將介紹臺灣民法規定的五種遺囑類型: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和口授遺囑,說明其成立要件、注意事項及相關案例,幫助讀者瞭解如何依法撰寫遺囑,避免財產繼承糾紛。
2025/07/17
生前贈與配偶,其他繼承人無須繳遺產稅(113年憲法判決第11號)
剛出爐了113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就被繼承人生前贈與特定人而將贈與價值加計入遺產總額後核定課徵遺產稅額,在發生致未受贈與的繼承人應負擔的遺產稅稅金大於繼承所取得的遺產,該繼承人將無須繳納因為生前贈與所衍生增加之稅額。
2024/10/30
3
為子女買房後怕敗家,辦理預告登記?小心被撤銷!
預告登記僅適用在對於不動產登記名義人也就是所有權人有請求權的時候,網傳父母為子女買房時,用預告登記以避免子女敗壞家產,但因為父母為子女買房就是贈與給子女了,原則上父母有對子女並沒有請求權的存在,這樣的預告登記恐怕有被法院撤銷的可能,還是要徵詢專業人士意見並搭配合法的法律制度設計,才是可行。
2024/10/30
14
保單被執行!解套看這裡
自從最高法院大法庭認定保單在「必要時」得由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以來,民事法院執行處已經被此類型的保單強執行案件量塞爆,但最高法院的意思是必須由執行法院就個案審酌,判斷是否具有終止保險契約之理由,並非一律可由執行法院代替債務人向保險公司終止保險契約,茲就目前法院實務上相關判斷標準,彙整供作參考。
2024/05/22
9
2
遺囑信託侵害特留分時,如何救濟?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2024/04/07
7
三千萬的分享—不要再借名登記了(累垮了法院、肥了稅捐機關、瘦了自己荷包)
借名登記房產以規避囤房稅,除了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外,實際下卻產生高額的土地增值稅和遺產稅等問題,因小失大,切莫為之。
2024/01/15
7
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