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輯壹、刑事法與檢察學/實務問題與改革/刑事政策

4公開內容
15私密內容

《扭曲的正義》第一部〈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續集」收錄於此。本專題包含刑事法與檢察學的我國與外國法比較,實務現狀問題、相關刑事司法時事評論,以及興革芻議。例如刑事司法政策與相關時事根源問題的探究、檢察學理論與檢察體系現實的扞格及批判、「檢察官定位論」與實務問題評論、各類型犯罪問題與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改革芻議。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5月21日.鄭捷案後10周年,發生中捷無差別攻擊案。 在犯罪學中,「模仿犯」(Nachahmungstäter)是指模仿其他犯罪行為人的犯罪類型、行為方式或心理。有認為,這類犯罪行為人模仿他人犯罪是為了找到自己的風格、或者他們缺乏自己的風格。 死刑能否解決此類問題,容有疑問;但媒體渲染卻是模仿因子。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天下雜誌〈「大齡小偷」5年增40% 失智長輩偷竊怎麼辦?會被起訴嗎?〉報導中訪談摘要,以及對於其他領域意見、犯罪統計,關於刑事司法程序的補充: 1.對於警察犯罪統計數據的補充說明;2. 「大齡小偷」不等於人人都有失智症;3.偵查法定原則;4.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而足;5. 司法精神鑑定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司法醜聞「翁茂鍾筆記本」的富商前因佳和公司炒股案遭刑事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當時台南地檢檢察長竟違規「媒合」社會勞動案,導致地檢署「不敢公正執行業務」,該案行刑權罹於時效。 背後問題,涉及「易刑處分」的執行監督與刑罰權的公正行使,以及「檢察長」的定位,攸關刑事司法的制度改革,有深入探究之必要。
Thumbnail
付費限定
2016年底,台灣本島往馬公的班機將一封來自K醫院的信捎往澎湖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信封上沒有寄件人署名,收信地址為「澎湖地檢署」...那是一位受禁戒及監護(併執行)處分人Y的來信。 也許對他而言,這位當初聲押他的檢察官已經不再是原本讓他橫眉豎目恨得牙癢癢的仇人,而是再平凡不過的凡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