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閱讀繼程法師關於《禪的美學》一文,感受法師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禪意,生活禪裡充滿美的境界。禪的美學來自生活的智慧,得之對於自然,成就在個人的修行。而禪意之美在書法`繪畫`文學等藝術領域裡有著具體的呈現。對於禪畫的意境之美。想起在多年前研修「美學」的課程,在教授指導下参考美學理論,寫了ㄧ篇關於中國禪畫的論述。藉此中的ㄧ段與繼程法師《禪的美學》一文相應。

中國禪畫的意境之美在於「質感、肌理與氣韻」。「質感」是畫面所呈現的「人生的德行經驗」與「生命力度」及「生活沉澱之後的純粹度」表現在畫面元素的線條、用色等。所以「質感」則是指生命的內在品質和德性。

「質感」之間的變化構成了「肌理」。「肌理」是透筆法和筆意及材質的自然來呈顯。因而「肌理」更深ㄧ層表現是生命在風霜歲月所刻下的年輪。因而肌理與質感的呈顯在藝術表現中,是優先於畫筆的技法「肌理」之的靈動性則是「氣韻」,因「氣韻」發散在人文與天道性命氣場。是以不具象的呈現了心源和宇宙整體,超越線條和形式的精神意境。

其內涵是純粹不可化約的內在的「道德」,這與繼程法師在《生活美學》ㄧ文中,「當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背後有道德觀念或佛法的理念做為基礎,展現出來的美,就會是大眾普遍認同的真善美。」同樣是道德與美靈動連繫。如此畫中的氣韻,將強烈的感染人心,意向美好,生起生命崇美的意象。「美」被拉到道德的高度,就絕非是牽強附會了。

因此禪畫的意與境是渾然整體,可向上啟悟生命存在的本體實相,如從畫中墨色空白裡,由「虛」中透出虛寂幻化的生命力,令禪意行在虛實交錯的氣韻中,禪意向上至精神領悟,觀者能有忘我出神的體驗,更可能獲得悟道的禪悅。禪來自於生活,而藝術生活能帶來更高的禪美。賞畫就是禪意的生活的ㄧ種方式,畫家與賞畫的人在境與識的時空中心靈交流,豐富了人的美感經驗,昇華了精神生活層次,故這種領略生發禪境,圓融了生命,脫離了ㄧ切境相,得到離諸雜趣清淨圓德的大圓鏡智。

 

 

 

avatar-img
4會員
108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浩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追憶 父親是隨國民黨來台的林務局公務員,兵荒馬亂的時代,妻兒都在大陸,與母親結緣是在來台多年以後,當時兩人是老少配,年齡差距二十餘歲,外省與本省的結合。這在當時相當普遍,而因父親當時已轉職外商公司,收入較佳,家庭經濟小康。給了母親安全感及如父女般的呵護,幸福的小女人,在父親未得肺癌之前,是這樣
佛說「空」,道云「無」,「空」與「無」千年來,始終難為世人所辨明,佛法剛引入中土,為使佛法利於傳播,常以道家的義理來釋譯佛法,稱為「格義佛教」,時間在漢末魏晉之時,當時即是以道家「無」來說明佛法的「空」,然而這完全是錯誤的釋義。那「空」與「無」要怎樣來理解才能正確的了義呢? 首先我們來析解佛法的「
老菩薩 昨天去参加供佛齋僧法會,在遊覽車上聽聞ㄧ位老菩薩念佛聲不斷,並聽她說起曾於寺中参加念佛共修不可思議的經驗,她說曾在ㄧ心專注念佛時,眼前忽見無量無光壽阿彌陀佛,趺坐在蓮花寶座上,身旁漂著七彩祥雲,佛光吉祥光明遍照,見佛身百丈幢高,面好莊嚴慈眉善目,意示她將念佛功德回向累劫冤親債主,這些冤親
懺ㄧ年ㄧ次的梁皇寶懺,又將開始為其一周的懺儀,循著儀軌誦讀懺本,頂禮拜懺,專一心思,於法會中靜心見到種種諸相。如菩薩戒中有云:「若懺十重,要須見好相,乃滅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瑞相己,罪即得滅。」所以懺本中有1275尊諸佛名號,在懺儀中諸佛的種種瑞相,必臨顯在拜懺菩薩心中,此時諸佛呈現了虛空無邊
追憶 父親是隨國民黨來台的林務局公務員,兵荒馬亂的時代,妻兒都在大陸,與母親結緣是在來台多年以後,當時兩人是老少配,年齡差距二十餘歲,外省與本省的結合。這在當時相當普遍,而因父親當時已轉職外商公司,收入較佳,家庭經濟小康。給了母親安全感及如父女般的呵護,幸福的小女人,在父親未得肺癌之前,是這樣
佛說「空」,道云「無」,「空」與「無」千年來,始終難為世人所辨明,佛法剛引入中土,為使佛法利於傳播,常以道家的義理來釋譯佛法,稱為「格義佛教」,時間在漢末魏晉之時,當時即是以道家「無」來說明佛法的「空」,然而這完全是錯誤的釋義。那「空」與「無」要怎樣來理解才能正確的了義呢? 首先我們來析解佛法的「
老菩薩 昨天去参加供佛齋僧法會,在遊覽車上聽聞ㄧ位老菩薩念佛聲不斷,並聽她說起曾於寺中参加念佛共修不可思議的經驗,她說曾在ㄧ心專注念佛時,眼前忽見無量無光壽阿彌陀佛,趺坐在蓮花寶座上,身旁漂著七彩祥雲,佛光吉祥光明遍照,見佛身百丈幢高,面好莊嚴慈眉善目,意示她將念佛功德回向累劫冤親債主,這些冤親
懺ㄧ年ㄧ次的梁皇寶懺,又將開始為其一周的懺儀,循著儀軌誦讀懺本,頂禮拜懺,專一心思,於法會中靜心見到種種諸相。如菩薩戒中有云:「若懺十重,要須見好相,乃滅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瑞相己,罪即得滅。」所以懺本中有1275尊諸佛名號,在懺儀中諸佛的種種瑞相,必臨顯在拜懺菩薩心中,此時諸佛呈現了虛空無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禪繞畫的魅力,強調在創作過程中如何透過專注與心靜來表達自我。透過筆尖的感受與呼吸,創作者能回到當下,並建構出獨特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禪繞畫與禪坐的精髓都在於「禪」,不僅是畫畫或坐著,而是透過安靜專注,從「戒」到「定」自然生發「慧」。嘗試各種心流工具,輕鬆累積內在經驗,探索真實的自我覺知。
Thumbnail
近期,迷上了禪繞畫,一種透過簡單線條和留白表達美感的藝術形式。這種畫法不僅需要精準的技巧,更能促進個人的內心安寧與專注。透過禪繞畫的過程,學會了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靜謐,學會接納當下的不完美。這是一種練心的過程,體會到生活的品質不在於行程的滿載,而是在於每一刻的專注與放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創作禪繞藝術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從最初的單一色彩到後來的多彩變化,體現了創意的迸發與內心的釋放。透過對自我的思索,作者揭示了生活中的種種可能性以及珍惜當下的生活哲學。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人生的旅程,值得每個人深思與體驗。
Thumbnail
▪︎咒語描述: 繪製一張一個油畫的材質表面,沒有明顯的物體、角色或可辨識的特徵,是一張材料的特寫照片,紙張或布料,顏色從淺米色到棕色不等的修補紋理或是筆觸。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靜觀禪繞畫作為一種結合禪修和藝術創作的練習方法,有助於放鬆身心、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激發創造力。本文將探討靜觀禪繞畫的好處,並解釋為什麼它可以成為提升內在平靜和創造力的有效工具。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禪繞畫的魅力,強調在創作過程中如何透過專注與心靜來表達自我。透過筆尖的感受與呼吸,創作者能回到當下,並建構出獨特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禪繞畫與禪坐的精髓都在於「禪」,不僅是畫畫或坐著,而是透過安靜專注,從「戒」到「定」自然生發「慧」。嘗試各種心流工具,輕鬆累積內在經驗,探索真實的自我覺知。
Thumbnail
近期,迷上了禪繞畫,一種透過簡單線條和留白表達美感的藝術形式。這種畫法不僅需要精準的技巧,更能促進個人的內心安寧與專注。透過禪繞畫的過程,學會了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靜謐,學會接納當下的不完美。這是一種練心的過程,體會到生活的品質不在於行程的滿載,而是在於每一刻的專注與放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創作禪繞藝術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從最初的單一色彩到後來的多彩變化,體現了創意的迸發與內心的釋放。透過對自我的思索,作者揭示了生活中的種種可能性以及珍惜當下的生活哲學。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人生的旅程,值得每個人深思與體驗。
Thumbnail
▪︎咒語描述: 繪製一張一個油畫的材質表面,沒有明顯的物體、角色或可辨識的特徵,是一張材料的特寫照片,紙張或布料,顏色從淺米色到棕色不等的修補紋理或是筆觸。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靜觀禪繞畫作為一種結合禪修和藝術創作的練習方法,有助於放鬆身心、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激發創造力。本文將探討靜觀禪繞畫的好處,並解釋為什麼它可以成為提升內在平靜和創造力的有效工具。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