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博的天鵝之歌?台北當代2024的美麗與哀愁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充斥的去年,還惹得我為了這短視的歪風為文譏刺。連我上週開直播訪問到見多識廣的The ArtNewspaper中國區主編Lisa Movius也提到非常不喜歡此間甜膩張揚的「可愛美學」。但今年這種一窩蜂顯著消散了。

時值市場不景氣,所以展商帶來的作品相對保守。整場以繪畫佔絕對比例,展出裝置與雕塑的似不到十家,而攝影、錄像尤其稀少。所謂Ultra Contemporary 與Emerging artist幾至銷聲匿跡。但披沙煉金下,我還是發現了意外的驚喜:例如來自伊斯坦堡Zilberman 展出的AZADE KÖKER與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Issac Chong-Wei 的具備強烈政治反諷的作品;另一間土耳其畫廊Dirimart展出了2014年坎城金棕櫚獎得主Nuri Bilge Ceylan的攝影;韓國畫廊Lee & Bae的錄像裝置;尊彩畫廊的于彭個展;不惜騰出大牆面給新興藝術家的大未來林舍畫廊的佛心價作品--既不萌且微糖;而卓納畫廊把展間內分割成三大區塊展陳李希特、南瓜阿嬤、Wolfgang Tillmans 是迥異於香港巴賽爾的攤位設計。尤其Wolfgang Tillmans 區的個展,連同Culturi展出的Israfil Ridhwan,呼應了本屆威雙的對邊緣與酷兒藝術的重視。這些有觀點的策展,已經突破了純商業交易的考量。哪怕暫時不能激起個人藏家的購買慾,我覺得美術館、基金會等機構典藏單位應該有所會心。

Zilberman Gallery Issax Chong-Wei 作品

Zilberman Gallery Issax Chong-Wei 作品


台北當代本屆辦理了深度論壇。我參加的是邀請到藝術銀行、北美館、新北美術館、桃美館關於公共機構典藏的座談。各機構的館長與核心決策者親自出席報告,內容豐富,且拉高了收藏的戰略格局。另外,會場也劃出專區交文化部展出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尋求在地連結與互動,是此間各界對台北當代藝博的殷望。如今走出第一步,雖然慢了點,還是值得嘉許。

台北當代藝博深度論壇

台北當代藝博深度論壇


本屆展會的日韓展商一如去年積極,且帶來的作品面貌較為多元。像去年那種網紅、明星麕集的場面,今年絕無僅見。但今年國外訪客、業者竟也少於往昔。從Google Trends 來比較:非但台北當代藝博的全球搜尋熱度落後五年前仍然不少,最匪夷所思的:是一年以來的熱度還輸給咸認冷清的新加坡藝博Art SG! 而這兩個藝博竟還是同一個主辦人與贊助者呢!

台北當代藝博五年來谷歌搜尋熱度

台北當代藝博五年來谷歌搜尋熱度


台北當代藝博與新加坡藝博近一年谷歌搜尋熱度比較

台北當代藝博與新加坡藝博近一年谷歌搜尋熱度比較


藝術市場不景氣導致業者、藏家撙節開支是想當然耳。但如果各國業者與藏家在預算運用取捨之下,是優先捨棄來台參展觀展,顯然不妙!本屆台北當代藝博從開幕到閉幕,懷疑本屆就要高唱驪歌的傳言甚囂塵上,甚至不少是出自屆屆參展不輟的業者之口。一個展會辦了五屆,竟還會引起存續與否的哀愁,那不能不說:主辦單位總有該檢討改進之處。我也將打頭陣野人獻曝一番。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3f8f9c6a-4113-4441-bada-9df6090d9c17




18會員
76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與「UBS瑞銀集團」共同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串流出藝術的思想先鋒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銜接上都市的藝術風範,以5月11日下午14:00正式開啟藝術家的使命,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正式尋找藝術家的夢想作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90個展示區和30個新生首展,牽引出藝壇界的精神領域點開不同面向的藝術環節,鼓舞藝術家對社會文獻的回響力,藝術家.柯尼以擠壓、敲擊
Thumbnail
avatar
Fish fish
2023-05-14
台北當代藝術館【超出建築】展覽中地景張力的體現【超出建築】展覽裡,建築作為地景的一個部分,不再只是被觀看的、被評論的、被分析的、被估價的物件,而是介於 觀看/棲居 的地景張力之間,交替作用、相互拉扯的持續辯證。
Thumbnail
avatar
王琇賢
2023-02-27
台北當代藝術展覽[宇宙多重&過站不停]觀後感:想像與實踐〈宇宙多重〉和〈過站不停〉如何運用「想像和實踐」讓藝術品和主題連結在一起,成功傳遞作品的意義;在藝術、影像、觀看之間,在這個想像與實踐的過程當中,觀眾如何詮釋、如何解構又重組的結果,所獲得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珍寶。
Thumbnail
avatar
Pulse
2022-09-05
[台北美食]台北當代藝術館附設餐廳MOJO1921,邪惡起司加上半熟蛋的迷人燒咖哩飯​ 如果你是日本美食迷,邪惡起司加上半熟蛋的迷人燒咖哩飯,讓人念念不忘的滋味。小編這次來介紹MOJO 1921,這一家開業近一年的咖啡廳,店內菜單的咖哩料理與茶飲是店內的招牌菜色。尤其燒咖哩飯更是簡約中的幸福美味。 MOJO1921店家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39號 ​ 02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0-07-31
遊記---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前身是建成中小學, 算是古蹟之ㄧ.......     現在轉型成藝術館, 主要展示前衛藝術為主.....    這前衛藝術看起來很另類, 相信采潔一定很喜歡......     我最近也受她影響, 開始喜歡另類的東西, 所以就跑來看了.....    喜歡另類文化的
Thumbnail
avatar
郭彬漢
2020-05-27
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20 Taipei Dangdai).觀後筆記今年二度強勢回歸登場,短短四天(2020.1.16~1.19)的展期中,以五大展區規畫及呈現,並輔以多場藝術家與資深產業人主講的座談、以及安排14場長度40分鐘的中/英文公眾導覽;讓這場藝術盛宴的參與者得以更聚焦、深入地充實並汲取當代藝術的潮流及養分。
Thumbnail
avatar
Diane Yang
2020-01-22
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19 Taipei Dangdai).觀後筆記 第一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這個為期四天 (1月17日為VIP日、18~20日則開放一般民眾入場) 的藝術博覽會,共計有來自歐美與亞洲多國等90家頂級畫廊聚集,攜來不少可能唯有在各大國際藝術拍賣會上才能親睹的殿堂級藝術家大作...
Thumbnail
avatar
Diane Yang
2019-01-23
台北當代藝術館一日遊 在李的鼓勵之下,整理好畏畏縮縮的心態,邁開沉重的步伐,搭車前往台北當代藝術館,一路上懶洋洋的,本來沒什麼特別的期望,沒想到這次的檔期超級吸引我,是史帝夫‧麥柯里的個展《晃│影》。
Thumbnail
avatar
番茄
2018-04-05